?

關注閱讀需求 促進閱讀教學

2019-09-10 01:55歐國強
讀與寫·教師版 2019年7期
關鍵詞:交流閱讀教學語文

歐國強

摘要: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閱讀教學并不滿意。個性差異的客觀存在,使每個人的閱讀取向必然帶有一定的傾向性,形成有個性的閱讀需求,而教師卻漠視了他們的閱讀需求。我們要了解學生閱讀需求的變化發展,尊重學生的不同需求,滿足學生合理的閱讀需求,讓學生在閱讀交流活動中體驗成就,閱讀教學的課堂才能充滿活力。

關鍵詞:閱讀需求;閱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07-0159-02

閱讀是閱讀者的一種精神享受,但在中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對閱讀教學并不滿意。究其原因,教學過程中統一的要求和整齊劃一的訓練制約了學生個性的發展,漠視了他們的閱讀需求,使得原本靈動的教學缺乏激情和生氣。而中學生又正處于身心發展逐漸成熟的時期,獨立思考能力和自我認識能力有了很大的發展,個性日趨鮮明,閱讀需求日漸多樣。所以,教師要關注和支持學生的閱讀需求,促進閱讀教學。

1.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了解學生閱讀需求的變化發展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我們要尊重學生作為閱讀主體的閱讀期待。常聽到同行抱怨,自己說得口干舌燥,結果學生不愿意聽。其原因就是教師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一味地把自己對閱讀材料的認識、感悟、理解灌輸給學生,而不管學生喜歡不喜歡。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都有自己獨有的個性。個性差異的客觀存在,使每個人的閱讀取向必然帶有一定的傾向性,形成有個性的閱讀需求。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生的閱讀需求。

了解學生的閱讀需求,可以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但是調查了解到的結果只是一個時間段里的情況,要了解變化發展,須每隔一段時間進行一次調查,并將前后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比較。還有一種更為直接的方法是為學生提供一個民主的閱讀環境,讓他們在自由的閱讀和交流的過程中,展現出閱讀需求,教師通過觀察和閱讀作業的評析來了解和跟蹤他們的需求以及變化發展情況。

我在教學中把這兩種方法結合起來,每個月調查一次,調查內容大體相同,學生要完成這一個月來的閱讀內容和閱讀量的統計和小結,對本月閱讀情況的評價,下個月的閱讀計劃,預見可能遇到的困難的解決辦法等。為了使學生能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閱讀,每周安排一個課時的時間讓學生到閱覽室。閱覽室則根據學生要求調配圖書。學生閱讀后完成一份閱讀摘要,作為閱讀課的作業。通過對學生的前后調查結果和閱讀摘要的分析比較,能夠比較清楚地了解到學生的閱讀需求和為滿足需求而進行的閱讀情況,為教師的有效指導提供了依據。

2.張揚學生的個性,尊重學生的不同需求

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應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就不得不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閱讀所帶來的差異?!耙磺€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萊特”,“一部《紅樓夢》,經學家看到了《易》,道學家看到了淫,才子看到纏綿,革命家看到了排滿,流言家看到了宮闈秘事”(魯迅語),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自我體驗,不應以自己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獨立閱讀,不能把個人的理解和體驗強加給學生。只有在大力張揚學生個性的基礎上,才能充分挖掘閱讀主體的閱讀潛能。閱讀心理獨特性的產生和個人見解的形成,不僅受個性心理特征的影響,更主要受個體文化積累的影響。文化積累越深厚,對一部作品的見解也就越深入和獨到。我們鼓勵有文化基礎的不同觀點,但不能放任隨心所欲地解讀文本。我認為對同一種文本的不同需求確實需要得到尊重。在閱讀這種獨立性極強的精神活動中,如果不尊重學生的需求,就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其結果只能是一種無用功。

我們還要尊重學生對不同文本的不同需求,也就是對不同種類的知識或作品的不同需求。在語文課本中,雖然所選文章是精挑細選的名篇佳作,但由于個性差異的影響,要所有學生對每一種文體和每一篇文章都感興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就像是備足了山珍海味,卻不尊重客人的需求,時間一長縱使是美味佳肴,也難免令人生厭。所以,我們要尊重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閱讀的自由,以前我們按統一的標準給學生配好飯萊,現在要放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飯量、口味配飯菜,只要學生能夠吃飽,能夠得到健康成長所需的營養,就不必非得吃蘿卜而不許吃白菜了。大人欣賞的,未必是孩子喜歡的,讓學生自由選擇,選擇自己認為有價值的閱讀內容,在選擇中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的興趣和需求。

3.樹立大語文觀,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

眾所周知,單憑語文教科書是學不好語文的?!暗梅ㄓ谡n內,得益于課外”是我們所熟知的語文教學的一條規律。

正如前文提到,由于閱讀需求的作用,學生課內和課外的閱讀興趣存在非常強烈的反差。一直以來,雖然有很多教師在課堂上通過各種方法去“激發”,但大多只是激起學生的短暫興趣而已,難以對持續學習起到多大的作用。事實上,要“激發”人對本來沒興趣的事物產生興趣是很困難的。要學生對課內閱讀也產生濃厚興趣,關鍵不在于教師在課堂上講解如何精彩,或怎樣引導,而在于如何把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移植到課內。所以,閱讀課堂的改革還需教師樹立大語文觀念,尤其是在教材方面,要樹立“大教材”觀,打破課內與課外的界限,將一切適合閱讀的學生具有濃厚興趣的文字材料當作教材,引入課堂教學中來,讓學生有選擇、有重點、有目的地去閱讀?!按蠼滩摹笨梢允菆罂s志,可以是古今中外的不朽篇章,也可以是名不見經傳的精品雅文。學語文不但要從課本中學,還要從報刊雜志中學,從影視中學,讓學生的生活和知識豐富起來。我多次鼓勵我的學生利用假期多看點優秀的電影電視劇和娛樂節目,優秀的影音材料的確可以起到促進語文學習的積極作用。

在不關注學生的閱讀需求的背景下,閱讀教學好比是“園內草木稀疏,園外百花爭春”。樹立大語文觀念,就是要把圍墻推倒,讓園內園外成為一體,讓學生在廣闊的天地中,根據自己的閱讀需求,獲取成長的養分。

4.開展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閱讀成就

在學生的閱讀需求獲得滿足的情況下,必須使他們取得閱讀成就。心理學認為,成就是興趣的重要來源之一。閱讀教學如果不能促使學生獲得成就,就很難使學生保持穩定的興趣。而且教育的競爭很重要的方面是考試成績的競爭。因此,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效果和教師的傳授就受到高度的重視。這時課堂也就理應成為一個展示、交流的平臺。我采取了多種交流方式,學生可以和老師交流,也可以找同桌交流,更提倡在小組內交流。學生在不同的交流方式中,把不同的看法、獨特的見解都表述出來。不同的觀點相互碰撞,使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更為深入。在這個過程中,我觀察學生的動態,或旁敲側擊,或適時指點,對學生的閱讀進行指導。這樣的交流,起到“評價”“促進”和“互補”的作用。我感受最深的一點就是學生的能力是不可低估的,你給予他們自由閱讀的空間,他們會還給你一個充滿閱讀個性的課堂。盡管有的同學發言內容還有些稚嫩,但我看到的是學生的潛能如花綻放,同學之間的智慧互相交融,每個人都獲得最大限度的發展。

此外,還可以組織閱讀專題報告會、作品討論會等交流活動,也可以指導學生把讀后感、書評、隨筆匯編成冊等。我們要把課堂和各種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交流中充分體驗和積累閱讀成就。

總之,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每位教師要充分重視和支持學生的閱讀需求,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教學的課堂才能充滿活力,閱讀教學才能取得更大的成效。

參考文獻:

[1]劉珺.高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J].中學語文,2015年09期.

[2]張麗.高效閱讀課堂教學策略分析[J].語文天地,2018年32期.

猜你喜歡
交流閱讀教學語文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認知-遷移”教學模式在高年級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交流平臺
交流平臺
我的語文書
語文知識連連看
語文妙脆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