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創空間建設現狀及促進措施研究

2019-09-10 04:55畢曉峰郭順美
錦繡·中旬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促進措施眾創空間建設現狀

畢曉峰 郭順美

摘 要:隨著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展,傳統的經濟發展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當前的社會需求,世界各國都在不斷探索新的經濟增長點,相繼構建出以科技為核心、以創新為框架、以創業方向的新型經濟發展規劃,比較著名的案例有美國的工業互聯網、德國的工業4.0以及日本的機器人新戰略等。文章結合過往經驗及實際情況,對我國的眾創空間建設及促進措施進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眾創空間;建設現狀;促進措施

創新創業如今已經成為世界各國發展本國經濟、吸收先進人才的根本源泉。在這方面,我國同時承受著發達國家及發展中國家的雙向壓力,其中發達國的壓力來自于科技優勢,發展中國家的壓力來自于成本優勢,為此,國家提出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新概念,以“雙創”作為世界產業重組背景下新經濟的突破點,實現在新領域的跨越式追趕,提升我國在全球價值鏈中的位置,將要素驅動全面轉型為創新驅動。

一、眾創空間簡介

眾創空間又叫創新性孵化器,作為李克強總理與2015年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的全新名詞,該詞入選了2016年中國語言生活報告中的十大新詞以及2017年的民生熱詞榜。眾創空間中的“眾”是主體,“創”是內容,而“空間”則肩負著載體的任務。眾創空間的出現是為了順應創新2.0背景下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協同創新以及大眾創新的新趨勢,幫助我國的創業人士把握住全球經濟發展中創客浪潮的機遇,以現代信息技術為發展前提,根據相新背景下創新創業的特點和需求,構建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新型創業公共服務平臺,全面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提高國內中小型企業與國際同步接軌的機會,使我國能夠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背景下占據主導優勢。

眾創空間的發展不是一個人或是一個企業就能完成的,需要充分結合社會力量,合理利用國家的相關政策,搭乘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高新區、應用創新園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及高校、研究院等順風車,將創新和創業進行有效結合,打造全新的O2O商業模式,提高投資與孵化的轉化率,為社會經濟提供良性的發展環境,為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實現創業資源共享,幫助國家實現經濟轉型。2016年2月5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對眾創空間的含義進行了解析,并規劃了眾創空間未來的發展方向,其主要目的在于促進眾創空間向著專業化、大眾化的方向發展,為“雙創”提供成本低、業務精的全方位服務[1]。

二、眾創空間建設現狀

1、總體數量不斷上升但服務大致相同

李克強總理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提出了眾創空間這一概念,同時制定了支持眾創空間發展的相關政策,為我國的創新型創業提供了發展平臺。自此之后眾創空間的總體數量不斷上升,但實際上的項目類別卻沒有多大變化,基本維持在固定的幾項服務內容中,導致這些眾創空間不僅在區域劃分方面十分接近,并且運營模式及管理體制也大致類似,沒有實現“創新”的目的,因此在建設數量不斷上升的同時,倒閉數量也在不斷增加。我國現有的眾創空間在營業模式上比較單一,基本靠政府資助,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并為社會經濟做出貢獻的,少之又少。

2、特色優勢不夠明顯

眾創空間的建設基本條件之一就是具有不同于其它空間的特色的服務或優勢,以專業化的創業服務獲得經濟上的發展。近年來眾創空間從表面上看發展勢頭火熱,但實際上缺乏應有的特色,大多數眾創空間在經營模式方面是相似的。特色優勢的匱乏導致創客空間容易受到資金鏈斷裂的影響,使得許多資本家難以放手投資,這也是制約眾創空間發展的一大要素。近年來隨著國家的大力發展,部分眾創空間已經初具特色雛形,但總體來講仍是模仿居多。另外,因為我國經濟總體發展南優北劣的情況,絕大多數眾創空間都集中在上海、廣東、深圳等發達省市,尚未實現全國范圍內的推進,其規模效應尚未凸顯出來[2]。

三、眾創空間促進措施

1、打造具有特色的眾創空間

想要眾創空間得到有效的發展,數量上的優勢并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必須對現有的社會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加快對于創新模式的設計和研究,打造一批類似于科技金融這樣的的低成本、高效率且特色明顯的眾創空間,通過差異化的特色服務,來提高相應的經濟收入。合理利用現有資源對沒有特色的空間進行優化,避免資源浪費,通過不斷的探索和研究,打破現有格局的束縛,實現眾創空間跨越式的發展[3]。

2、對眾創空間現有的盈利模式進行創新和優化

眾創空間的性質具有多元化特性,既屬于公益項目,也具有了一定的商業元素,因此眾創空間想要發展壯大,必須在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打造全新的盈利模式,以市場化的經濟作為發展基石實現經濟效益的提升。在現有盈利模式的基礎上,要進一步加強項目孵化服務,幫助創業者減輕短期投資的資金壓力,最大化提升長期投資的回報與收益。另外,還可以對辦公場地的提供方展開游說,使其入股眾創空間,減輕物業支出的壓力,使眾創空間有的更多的資金和精力投入項目的研究中。盈利模式類似的眾創空間也可以展開合并,提升空間的綜合實力,加快空間形象的樹立以及品牌效應的輻射。

3、提高現有運營隊伍的工作效率

企業能否壯大發展與企業的管理層及工作人員有很大關系,管理層決定方向并制定策略,工作人員負責對相應的策略進行落實,無論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都會導致企業發展停滯不前,眾創空間也是如此。因此眾創空間應當經濟需求和社會發展為導向,通過完善的制度和優渥的福利吸引高端人才、創業導師以及成功人士等各種人力資源的加入,建立創業輔導模式,培養出一批綜合素質高、競爭能力強的創業輔導師,為空間的發展提供更穩定的人力支撐[4]。

結束語

眾創空間作為新型的企業孵化器,既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也是市場經濟變革的標志。眾創空間的出現對于披穿的市場經濟來講無疑像是注入了一針強心劑,我們應當客觀對待當前眾創空間的發展現狀,通過不斷的創新和優化,發揮眾創空間應有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建設經濟強國做出實質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都三強,李娟,陳艷梅.河北省高校創業孵化平臺建設現狀及促進措施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8,390(48):37-38.

[2]宋延東,李燕玲,張麗娜.大眾創業孵化平臺建設現狀及促進措施研究——以秦皇島創業孵化平臺為例[J].法制與社會,2018(29):187-189.

[3]許四清.福建省眾創空間發展現狀與對策研究[J].福建商學院學報(原福建商業高等??茖W校學報),2018,No.118(2):61-66.

[4]林聰伶,臺新民.溫州市眾創空間發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7(2):46-50.

猜你喜歡
促進措施眾創空間建設現狀
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影響因素及促進措施
基于房地產市場供求視角下促進房地產經濟發展
城市經濟增長與基礎設施建設的關系
控制科學與工程學科建設的實踐應用探析
高校藝術專業打造“眾創空間”模式研究
經管類優質實踐教學資源建設現狀與共享探索
眾創空間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當前普通高中體育師資隊伍狀況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