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業教學設計

2019-09-10 17:31明星
學業 2019年6期
關鍵詞:鄉土地理真實情境農業

摘要:隨著高中地理課程改革的深入,真實情境、鄉土地理等詞匯逐漸被教師們認可,初中地理課堂中也應注重真實情境的創設以及挖掘身邊地理知識習慣的培養,本節課從學生已有經驗入手,通過案例探究與鄉土地理的引入,貫穿農業章節的學習,最后讓學生遷移應用于真實情境,意在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關鍵詞:真實情境;鄉土地理;農業

一、課標解讀

運用資料說出我國農業分布特點,舉例說明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必要性和科學技術在發展農業中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

本節隸屬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四章第四節,即中國的經濟發展。本章知識是基于前三章知識的進一步遞進。從了解中國的位置人口出發,到自然環境中的地形氣候要素,進一步學習中國自然資源的基本特征,最后綜合分析中國的經濟發展,培養學生空間認知能力與綜合思考問題的能力。

三、學情分析

進入八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閱讀材料歸納總結的能力,本節進一步聚焦農業的合理發展。認知障礙為學生多生活在城市,對于農業部門以及加工過程理解模糊,本節課意在從學生熟悉的農產品引入,吸引興趣的同時展開教學。

四、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通過閱讀教材文字資料和圖,了解主要農業部門。

2.能夠運用圖文資料,歸納我國農業地區分布的差異,并簡要分析其原因。

(二)過程與方法

1.學會用圖文比較的方法說明農業在地區分布上的差異。

2.新舊知識聯動,明確地形、降水等因素對農業部門地區分布的影響。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樹立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意識和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樹立科技興農的意識。

五、教學重難點和教學方法

(一)教學重點

1.認識農業的主要部門2.我國農業的地區分布特點

(二)教學難點

理解形成農業分布差異的原因

(三)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情境教學法

(四)教具:多媒體課件、視頻

六、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師】昨晚大家晚飯都吃了什么?

【生】回答問題。

【師】大家吃的這些食材都是由農民伯伯種植再經過運輸送到我們的餐桌上的。知道所吃的菜都是屬于農產品中的哪種分類嗎?

【生】在教師引導下說出種植業、林業、畜牧業和漁業,在書上相應位置劃線,增強記憶。

(二)過渡

【師】大家知道這些農產品都是從哪里來的嗎?

【生】思并回答問題。

(三)重難點突破:讀教材“我國主要畜牧業區和種植業區分布圖”師生共同總結表格,請同學到黑板上畫出東西部地區分界線。如表1

【師】西部能不能發展種植業?如果要發展受到什么因素影響?

【生】可以發展,受地形和降水影響分布比較分散,分布于有 灌溉水源的平原、綠洲和河谷地區。

(四)過渡

【師】播放舌尖上的中國不同地區主食的差異,思考其主要農作物與地理環境的關系。

【生】觀看視頻,思考問題

【師】與學生一起總結“南米北面”飲食文化,并思考原因。

【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師】你知道我國南北分界線在哪里嗎?請一位同學到黑板上畫出,其他同學在下面畫出。

【生】畫線。

【師】讀教材94頁中國主要農產品產區建設規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對照中國地形圖,說出我國農產品主要產區的地形特征。

2.說出我國西部地區的農產品主要產區的分布狀況。這些地區發展種植業最主要的自然策件是什么?

3.我國東部地區南北方的主要農產品有哪些不同?試舉例說明這樣規劃所依據的自然條件。

【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五)案例分析

【師】這個季節大家都在吃什么水果?老師最近買了許多枇杷,老師來自北方,沒見過這種水果,覺得它很好吃,想帶回家種植,大家幫老師分析一下,在北方可以種植枇杷嗎?

【生】根據老師展示的材料思考回答問題。

枇杷喜光,稍耐陰,喜溫暖氣候和肥水濕潤、排水良好的土壤,稍耐寒,不耐嚴寒,生長緩慢,平均溫度12~15以上,冬季不低-5℃,花期、幼果期不低于0℃的地區。

枇杷原產亞熱帶,要求較高的溫度,年平均氣溫12℃以上即能正常生長,但進行經濟栽培的年平均氣溫應在15~17℃,且無嚴寒天氣。氣溫-6℃時對開花、-3℃時對幼果即產生凍害;10℃以上花粉開始發芽,20℃左右花粉萌發最合適。但氣溫或地溫達30℃以上時,枝葉和根生長滯緩而不良,果實在采摘前7~15天遇上35℃的高溫,很容易灼傷。

【師】根據以上提供的材料,你能推測出枇杷的分布范圍嗎?

【生】思考并回答問題。

(六)總結

【師】今天學習了我國傳統農業的分布,我國地域遼闊,自然環境復雜多樣。長期以來,各地充分利用自然條件,因地制宜,形成了比較穩定的農業部門和農業生產對象。

【生】與教師一起總結并記錄板書。

【師】介紹我國農產品主要產區的建設規劃地理詩。

玉米汾渭棉新甘,都有小麥河套灌。

水產甘稻在華南,畜稻玉豆東北占。

豆棉麥玉淮海原,全靠畜產賺金山。

長江流域規劃看,稻麥棉油畜水產。

【生】熟讀,記憶。

(七)拓展延伸

師生共同觀看袁隆平團隊研發耐鹽海水稻視頻,理解科技興農?!編煛拷Y合所學知識,繪制一張福建省農作物簡要分布圖。

七、教學反思

本節課運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參與度從而提高學習興趣,在加深理解的基礎上分析我國農業地區分布差異的原因。課后繪制福建省農作物簡要分布圖,意在讓學生關心家鄉地理,通過介紹科技興農相關視頻,培養學生愛國主義情懷與積極奮斗精神。

參考文獻:

[1]中華人名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作者簡介:明星(1994.10~),女,黑龍江哈爾濱,福建師范大學地理科學學院,2018級碩士,研究方向:學科教學(地理)。

猜你喜歡
鄉土地理真實情境農業
數據分析挖掘在農業統計分析中的應用
中國農業2017年與未來十年展望
流通領域重要農業產品價格(2016年10月)
依托鄉土地理課程資源開展地理研究性學習的探究
鄉土地理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運用初探
鄉土地理課程資源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利用
鄉土地理在高中地理三維目標教學中的應用
基于TBM情境下的人力資源管理教學模式探究
初中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培養策略探究
農業科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