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哲學審視

2019-09-10 07:13徐沁沫?楊光昀
大眾科學·上旬 2019年4期
關鍵詞:創新性發展傳統文化

徐沁沫?楊光昀

摘要:關于傳統文化的轉變,一直有著對其從哲學層面上的審視,更是對其創造性向創新性發展方面的轉變,提出了諸多理解。在中華傳統文化從創造性向創新性轉變的過程中,要始終堅持基本原則,通過家庭、學校和社會對中華傳統文化進行深入學習,不斷努力推廣創新,積極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向好發展。

關鍵詞:傳統文化;創新性發展;哲學審視

引言:

基于中華傳統文化的悠久歷史,大眾對于中華傳統文化都有著較為固定地認識,一定程度上也會不利于傳統文化適應新時代的發展,因此,需要積極對傳統文化做出觀念上的轉變,才會更有利于中華傳統文化由創造性積極轉變到創新性的發展,也由此需要對其從哲學層面上進行全面且深入地認識。

一、從哲學蘊涵角度分析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向創新性發展的轉化

從哲學層面上審視中華傳統文化的轉化,就是要準確把握其創造性和創新性。而中華文化創新性和創造性都要求對傳統文化有著內在屬性的認知,在轉變的整個過程都要求能夠彰顯人本特點[1],積極創造轉變的環境和內在動力。

創造性是指對于從文化自身出發,進行深入研究,特別是第一次創造;轉變是一種矛盾兩方面的轉變,更傾向于與性質地干煸,一般情況下包括相反和對立兩種情況。而創造性地轉變主要指新事物能夠替換舊事物,并且能夠以一種穩定的形式而存在,不過轉變通常情況下都是指事物可以以動態的狀態展示出來。創新性更多地傾向于對于事物內在屬性地把握,并且能夠以一種全新地形式而存在。中華傳統文化從創造性轉向創新性也是給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并且在不斷充實文化本身的內涵,這將更有利于中華傳統文化地廣泛傳播,向更多人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從基本原則角度解析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向創新性發展的轉化

要想深入了解中華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以及中華傳統文化從創造性如何轉向創新性發展,就必須能夠把握其中的基本原則,而基本原則主要包括三方面,分別是傳統和現代相結合、主導與多樣相結合、主導與多樣相結合,并且需要對這三個原則進行了解分析。

(一)傳統和現代相結合

傳統文化出現飛速發展的現代社會,就不能只是關注自身,而要將其與現代文明進行有機的結合,因地制宜,取長補短,更好地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發展。隨著現代社會的不斷發展,傳統文化絕對不可以固步自封[2],將眼光僅僅放在自身已有的東西,要試著有的放矢地接觸現代文明。要想更好地傳承中華傳統文化,也是需要與現代文明進行一定程度上地結合,實現優勢互補,也是一種文化雙贏的過程。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度,不能照抄照搬,更不可以完全摒棄中華文化的精華,要以科學地方式來積極推進中華傳統文化不斷發展,進一步實現傳統文化現代化。

(二)主導與多樣相結合

中華傳統文化的長久存在,必然是因為依托于國家與民族,因此必須堅持文化的主導地位。在實現中華傳統文化從創造性向創新性轉變的過程中,更是要把握好這種主導作用,并且在堅持傳統文化主導的原則時,更是要能夠集合文化的多樣性,積極吸收多種文化,更有利于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快速轉變,積極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向好發展。

(三)民族與世界相結合

文化是屬于民族的,也是世界性的,地方的文化可以自給自足,但也需要各個民族之間進行相互交流學習,使文化由民族走向世界,充分展示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把握度,不能照抄照搬,更不可以完全摒棄中華文化的精華,要以科學地方式來積極推進中華傳統文化不斷發展,進一步實現傳統文化民族性和世界化。

三、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向創新性發展的轉化

要想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由創造性向創新性發展轉變,更是要注重理論方法上的準確把握,才能使轉變過程更為順利。

(一)注重認知層面上的理性與感性相結合

在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向創新性發展轉化的過程中,要注重認知層面上的理性與感性相結合[3]。從對文化的認識上,要有感性的理解,也要有理性的客觀判斷,不能完全跟著感覺走,更不能只是憑借理性判斷,需要將感性與理性進行有機的結合。

(二)注重外部宣傳和內在融入的互補聯系

在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向創新性發展轉化的重要環節,要注重外部宣傳和內在融入的互補聯系。要想讓更多人了解傳統文化的創新轉變,必然離不開外部宣傳,更需要從文化內部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融入。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創新性轉變,同樣離不開外部宣傳與內部融入之間的密切聯系。

(三)注重生活世界與具體實踐之間的關系

在促進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向創新性發展轉化的重要環節,要注重生活世界與具體實踐之間的關系。文化的發展是離不開現實的生活世界的,更需要在具體的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進一步豐富中華傳統文化的內涵,通過二者的相互轉換,更加可以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進一步發展。從客觀角度看,中華傳統文化是兩千年文化的濃縮[4],更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不斷影響著人們的生活習慣,不斷豐富著普通大眾的生活內容。從實際行動上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向創新性發展的轉化,在促進中華傳統文化的轉變過程中,必須學會融會貫通,實際的探索行動能夠要就現有的知識體系,能夠積極加大這種轉變力度,不斷進行發展創新,要通過不懈地努力來持續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讓更多人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轉變過程,需要更多人在實際地探索行動中,學會融會貫通,能夠就現有的知識體系,不斷發展創新。與此同時,還要積極加大這種轉變力度,通過多種努力來不斷弘揚我國的傳統文化,也相信在大眾也會在此過程中更深刻地感受中華傳統文化的魅力。

參考文獻

[1]李建嶸.關于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探討[J].文化哲學,2015(15):27-29.

[2]畢國帥.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6.8.

[3]萬光俠.建筑工程施工技術管理探討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哲學審視[J].東岳論叢,2017(9):27-34.

[4]伊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文學審視—基于兒童文學的視角[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19(2):135-138.

作者簡介:徐沁沫(1998-),男,漢族,籍貫:上海,學歷:本科,單位:武警警官學院哲學系,研究方向:哲學;楊光昀(1997-),男,侗族,籍貫:貴州,學歷:本科,單位:武警警官學院哲學系,研究方向:哲學。

猜你喜歡
創新性發展傳統文化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探析
就陜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創意設計談幾點看法
淺析日本“世襲政治”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大學生國學教育中相關概念辨析
中國影視劇美學建構
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社會主義的和諧思想融合
以人為本的小學教學管理模式分析
傳承·揚棄·創新
社會轉型期中國傳統誠信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