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束化護理在重癥中暑患者急救中的護理價值分析

2019-09-10 09:26寧靜
醫學食療與健康 2019年4期
關鍵詞:急救護理集束化護理

寧靜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集束化護理在重癥中暑患者急救中的臨床護理方法與護理價值。方法:選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急救治療的重癥中暑患者共50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實驗組(n=25)和對照組(n=25),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則采用集束化護理。結果:實驗組患者的體溫恢復率和意識清醒率分別為76.00%和68.00%均遠高于對照組的36.00%和28.00%,P<0.05.結論:集束化護理在重癥中暑患者急救中的護理價值比較顯著,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的體溫恢復和意識清醒,防止患者出現神經損傷或死亡情況。

關鍵詞:集束化護理;重癥中暑患者;急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6-5249(2019)04-163-001

中暑是指受長時間高溫環境影響,人體體溫調節中樞出現紊亂并導致高熱、無汗等癥狀的一種常見綜合癥,而重癥中暑是中暑中的一種最嚴重類型,具有并發癥多和死亡率高的特點,因此針對重癥中暑患者的急救護理服務也面臨更高的挑戰。本文通過對照性實驗分析研究了集束化護理在重癥中暑患者急救中的臨床護理方法與護理價值,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經醫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選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期間在我院進行急救治療的重癥中暑患者共50例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重癥中暑的臨床診斷標準且入院時體溫均在39℃以上,同時排除一般中暑的患者、被診斷為腦死亡的患者以及有溝通障礙和意識障礙的患者。在患者家屬自愿簽署實驗知情意見書后,將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n=25)和對照組(n=25)兩個小組。實驗組中有男性17例,女性8例;患者年齡在19-47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3±3.1)歲;病程在1-4天之間,平均病程為(1.3±0.4)天。對照組中有男性19例,女性6例;患者年齡在20-4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9.7±3.7)歲;病程在1-4天之間,平均病程為(1.6±0.2)天。兩組患者的各項一般資料經統計學處理后顯示結果P>0.05,差異不顯著,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實驗組患者則采用集束化護理,主要方法如下:①建立集束化護理小組。選拔經驗豐富的護理人員組成集束化護理小組,對其進行相關培訓將常規護理整合集中,建立重癥中暑的搶救應急預案,并采取12h輪班制度,提升責任護士對患者的病情知曉程度;在接診時詳細詢問家屬有關患者的疾病情況并為患者測量體溫,迅速判斷患者病情,使患者能夠盡快進入搶救室;經初步急救處理后對患者病情進行評估,做好各項轉運準備,將患者轉送到相應科室并加強監護;同時采取各項物理降溫措施,將病房溫度控制在20-24℃,濕度控制在40%-60%,根據患者情況使用亞低溫治療儀進行治療并保護患者腎臟等部位,使用溫水或酒精對患者進行擦浴和按摩,增強患者的血液循環,減少外部熱量以幫助患者降低體溫。②用藥護理。為患者注射2毫升的復方氨林巴比妥液,靜脈滴注1000毫升4-10℃的葡萄糖鹽水并對患者進行灌腸,其目的是糾正患者的體內失水情況,防止患者出現虛脫現象。③氧療護理。對患者以4-6L/min的速度持續供氧并保證患者的呼吸道通暢,其目的是保護患者的腦細胞和其他臟器功能。④中醫護理。使用合適比例的生石膏和白醋調制成石膏膏藥并將其貼敷在患者的曲池穴部位,貼敷時間保持在2.5小時左右,調整患者的陰陽平衡,增強患者的機體免疫力;同時對患者的大椎穴部位進行針刺,首先強刺激捏插6-8次,接著對準穴位進行拔火罐操作,其目的是增強患者體溫調節中樞的應激性,加快降溫速度。

1.3觀察指標統計分析兩組患者的體溫恢復率和意識清醒率,體溫恢復表示患者體溫在24小時內下降到38℃以下,意識清醒表示患者意識在24小時內基本恢復正常,可以回答簡短問題。

1.4統計學分析 將各項結果數據輸入SPSS24.0軟件,對計數資料采用%格式表述并通過X2值檢驗,P<0.05則說明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經過護理后實驗組中體溫恢復和意識清醒的患者例數均遠多于對照組,體溫恢復率和意識清醒率也明顯更高,兩組數據對比結果為P<0.05,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數據見表1內容。

3討論

中暑現象在夏季高溫天氣中比較常見,對于一般性的中暑通過對癥治療和常規護理即可痊愈,而重癥中暑常常伴有熱衰竭、熱射病、腦水腫等嚴重癥狀,常規護理往往無法滿足患者的臨床急救需要。集束化護理是由被動護理轉為主動護理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其強調在循證基礎上對患者采取有針對性和有目的性的護理措施,通過集束化護理小組可以快速為患者建立綠色通道,減少接診時間和等待時間,在早期通過物理和藥物降溫可以對患者的流失體液進行補充,糾正患者的電解質紊亂現象,使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保持在穩定狀態,后續通過氧療等護理措施可以有效減少患者的腦部損傷,促進患者的整體復蘇。在本次研究中,實驗組患者的體溫恢復率和意識清醒率均遠高于對照組,這說明集束化護理對重癥中暑患者的急救護理效果比較顯著,可以有效縮短患者的體溫恢復時間和意識清醒時間,并減少中暑癥狀對患者的損害,降低病死率。這一結果與國內其他專家的研究也是一致的。

綜上所述,集束化護理在重癥中暑患者急救中的護理價值比較顯著,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的健康恢復,值得在臨床進一步推廣。

猜你喜歡
急救護理集束化護理
集束化護理減少靜脈留置針患兒并發癥的作用
集束化護理在卒中相關性肺炎預防中的應用
研究四肢骨干開放性骨折患者急救護理的臨床效果
顱腦外傷合并復合傷的急救護理體會
急救護理路徑在搶救院前創傷性休克患者中的效果
集束化護理干預對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便秘的影響
小兒熱性驚厥的急救與護理
急性腦梗死患者的臨床急救護理
集束化護理在重癥肺炎患者中的應用
突發群體混合性氣體中毒的院內組織搶救與應急管理措施實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