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讀”解千愁

2019-09-10 07:22何少森
廣東教學報·教育綜合 2019年4期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何少森

【摘要】朗讀對發展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情感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一篇課文如果學生能夠聲情并茂、恰如其分地運用感情朗讀,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由發揮;花樣朗讀;領悟拓展

一節優秀語文課的標準,首要的條件應該是“書聲瑯瑯”,引導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朗讀,感悟文本的美?!白x書讀書”,首先是“讀”,以“讀”來解決學習中所碰到的各種問題。

一、課前:自由朗讀,自由發揮

每講授一篇新課文前,筆者習慣讓學生把課文反復自由朗讀。讀熟讀透為止。這個時候,最不提倡的是集體朗讀、齊讀。因為學生的水平參差不齊,很容易出現渾水摸魚,濫竽充數的現象。讓學生自由朗讀,自由發揮,方便學生因人而異來解決在課前讀的過程中出現的疑難雜癥,如生字詞,寫作方法等等。所以,初讀課文的時候,筆者也一定要求學生把《新華字典》等學習用具放在身邊,養成隨時隨地查字典,隨時隨地通過學習用具解決學習難題的好習慣。書,讀得是否深透,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在這個環節上,筆者很舍得花時間,少則20分鐘,多則一節課,40分鐘的時間。多年來所執教的班級,學生已形成良好的“三讀”讀書習慣。一讀,通課文;二讀,明內容;三讀,寫收獲。

一讀時,學生借助學習工具,掃清生字詞的障礙,把課文讀得通順流暢,遇到不懂的問題要問個為什么,并做好標記;二讀時,筆者要求學生做的事情比較多,要在原文找出修辭手法、寫作方法、各自然段的意思、文章主要內容等等;三讀時,學生就能在篇旁或篇末寫寫簡單的感受或收獲之類的,多少不限。三讀下來,你會發現學生的書本寫得滿滿的整整齊齊的,相互交換一下,滿足感溢于言表。日積月累,學生的閱讀能力明顯提高,教學效果顯著,分析課文時將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在教人教版四年級下冊《觸摸春天》一文。學生一接到這篇文章,一看題目,肯定會懵了,會冒出一連串的疑問,春天,看得見,摸不著,怎么去觸摸???這時候,筆者不會急著講解課文,也不會馬上告訴孩子們答案。讓學生讀,反反復復地讀課文,這個時候一定要舍得花時間。

首先課前的讀,筆者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培養學生良好的自學習慣?!耙蛔x”掃清生字障礙,重點解決了“翹”“暢”“裊”等9個生字,理解了“花繁葉茂”“磕磕絆絆”“靈性”等詞語,掃清了生字詞障礙,文章讀起來就順多了?!岸x”就要能說出文章的主要內容,所謂“觸摸春天”是說名叫安靜的盲女孩,心地純潔善良,在花叢尋找春天的過程中,意外地捕捉到花蝴蝶的事。文章內容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叭x”時,我對學生的要求更高,既要初步體會感受深刻的句子,又要寫寫自己的感受,實在完成不了的,允許給課堂留下懸念,這樣的好處是,老師分析課文時,學生會更用心去聽課,懷揣懸念,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而所有的這些,都是在課前讀來完成的,一開始會覺得有難度,怕學生完成不了,但只要你肯放手,你會發現,學生潛力無限,只要你充分相信學生,他會還給我們一個驚喜。

二、課堂:花樣朗讀,別樣精彩

“把讀書的時間還給學生,把實踐的權利還給學生?!边@是語文教學改革的呼聲。我們都知道,只聽老師滔滔不絕、不聞學生書聲瑯瑯的語文課,不是好的語文課。在品讀中要抓準朗讀訓練點,做到每次訓練都有側重點,錘錘敲打、錘錘有聲。

又如在講讀《觸摸春天》時,筆者采用“品悟法”和“情感朗讀法”進行教學?!捌纷x法”就是采用品詞句、悟情感的方法,抓住關鍵詞句的分析,理解句子意思,感受作者情感?!扒楦欣首x法”就是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感受并體會文章的寫作目的,入情入境。如文中“安靜的手指悄然合攏,竟然攏住了那只蝴蝶,真是一個奇跡。睜著眼睛的蝴蝶被這個盲女孩神奇的靈性抓住了?!逼鋵?,對于小學生來說,這個句子所表達的意思是令人難以置信的,甚至覺得不可思議,老師講得再多,也是徒勞,孩子們理解不了。只能從旁引導,讓學生慢慢理解,慢慢吸收。教學中,我首先讓學生理解“竟然”“奇跡”“神奇的靈性”這些詞語,一個視力正常的孩子都難以捉住一只蝴蝶,一個什么都看不見的女孩想捉住一只蝴蝶,談何容易,安靜卻做到了。與其說是蝴蝶被安靜抓住,不如說是蝴蝶被安靜神奇的靈性所吸引,心甘情愿地落入她的掌心。而這些理解,筆者是通過讓學生反復用各種形式的讀,圈點批注,合作交流而悟出來的,杜絕老師用滿堂灌,問答式的講解。

又如“蝴蝶飛走了,安靜卻在仰起頭來張望”一句,更耐人尋味。一個盲童,怎樣張望?“張望”一詞看似不合適,卻又意味深長,這時是只能意味,不能言長。筆者只是要求學生聯系上下文,反復讀、范讀、齊讀,個別讀,自由讀,比賽讀,反復體味。原來,正是這“張望”,可以看出盲童是多么熱愛生活,熱愛生命啊,她是在用心靈來觸摸春天,感受生命。

朗讀的形式多樣,不一而足,但各種形式的朗讀有各自的功能和適用范圍。當需要激情引趣或學生讀得不到位時,宜用范讀指導;當需要借助讀來幫助學生分清段中的內容、層次時,宜用引讀;當遇到對話較多、情趣較濃的課文時,宜采取分角色朗讀;當需要思考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時,宜用默讀;當需要理解文中關鍵詞語的意思時,宜結合上下文反復品讀,實現與文本的對話;當需要渲染氣氛、推波助瀾時,宜用齊讀……

如俄國列夫·托爾斯泰的《跳水》一文,通俗易懂,學生興趣盎然,深深被猴子的頑皮所吸引,而忽略了文章用詞的精妙之處,老師畫龍點睛,因勢利導,挖出一連串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品讀:環游世界回來,大家為什么都來到甲板上逗猴子?猴子為什么追孩子?猴子為什么敢把孩子的帽子掛在桅桿的頂端?孩子為什么敢追猴子?最后,船長為什么叫孩子跳到水里?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其實就圍繞一個詞語“風平浪靜”來引出。試想,如果當時不是風平浪靜,會發生這一連串的問題嗎?由此可見,大作家用詞的精妙,如果不細細品讀,反復地進行各種形式的讀,學生哪能體會到呢?

“書聲瑯瑯”是語文課堂的最高境界,40分鐘的課堂,應最少有20分鐘即一半的時間用來讀書,親愛的老師們,如果你想讓你的學生的認知水平有一定的層次和高度,請趕緊閉上我們的嘴巴,減少提問的次數,讓學生們在書的海洋里自己遨游吧,讓他們真正學會“一讀解千愁”。

三、課后:沉默是金,領悟是真

工作多年,筆者聽過不少語文課,發現有一種普遍現象,一篇文章新授完畢,很多老師就這樣戛然而止。其實這樣很缺乏教學的完整性,學生對文章的理解也缺乏一個整體的認知。新授完畢,筆者喜歡讓學生再一次把全篇文章“默讀”,邊讀邊對文章進行一次反饋,好像牛吃草那樣,來一次反芻的過程,來一次自我再吸收,同時再回顧“課前讀”的內容,該修改的修改,該補充的補充,這樣,整篇文章的學習才算完整。

如《觸摸春天》一文的教學設計,筆者以“讀”貫穿課堂的始終,運用多種形式的品讀,讓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美,感受盲童的心地善良,感悟文章的深刻道理,讓學生學得輕松,讀得入情。最后的環節,是讓學生閉上眼睛,沉默,把文章默念一遍。

筆者認為,其實,這個“讀”還不能停留在對文本的理解上,還要注重閱讀的課外延伸。學完《觸摸春天》,筆者讓孩子們把課前查閱到的海倫·凱勒的資料談一談,交流交流,并推薦學生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通過閱讀,感悟作者輝煌而又平凡的一生,在不經意間接受精神的洗禮,這樣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讀”占鰲頭,是語文課堂教學不變的真理。

猜你喜歡
小學語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語文閱讀教學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詩歌品讀教學研究
語文課堂教學的導入藝術研究
語文教學中因勢利導滲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學的有效策略探討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淺談語文課堂的情感教育滲透
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語言溝通探析
優化朗讀技巧,提升語文實效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