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生理論與實踐課程探索與思考

2019-09-10 07:22莊子罐
青年生活 2019年31期
關鍵詞:衍生品實務研究性

莊子罐

摘要:培養理論研究和業務素質過硬的高級金融人才是金融理論與創新服務實體經濟的內在要求?!督鹑诶碚撆c創新專題》課程可以通過問題導向型研究性實驗教學方式,系統培養金融學和金融工程專業研究生掌握金融創新工具解決實際金融問題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同時,“翻轉課堂”和網絡公開課資源可以幫助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自主掌握金融理論與創新的基本原理和技術。

關鍵詞:金融理論與創新、教學改革

一、引言

服務實體經濟的發展是建設金融市場的根本目的。金融市場自身的創新體現在金融產品的創新、市場機制的創新等方面,是金融市場發展的動力源泉。特別地,金融衍生產品創新與市場機制的設計對發揮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具有重要的意義。經過近30年的發展,我國已有68個期貨、期權品種在鄭州商品交易所、大連商品交易所、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和上海期貨交易所開展交易,通過其價格發現、風險管理等方面的功能服務實體經濟。另一方面,場外衍生品市場也經歷了迅猛發展。自2016年以來,“保險+期貨”服務三農的模式,已連續四年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從最初的“試點”項目到2019年“穩步擴大”試點。通過發展場內和場外衍生品市場,我國衍生品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能力不斷增強。然而,相對于國際發達衍生品市場,我國衍生品市場的發展還有很大空間。

高級金融創新人才是支持金融市場進一步發展的內在動力,特別是學術研究、業務實踐等綜合能力都非常需要金融創新人才。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強對金融學和金融工程碩士研究生研究能力和實踐能力具有更加重要意義。特別地,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課程是培養高素質的金融專業研究生的必要條件。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面向金融專業研究生推出一門綜合課程《金融理論與創新專題》,把問題導向型研究性實驗教學模式引入課程教學,效果良好。

二、《金融理論與創新專題》課程建設現狀

《金融理論與創新專題》是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金融專業研究生的一門專業選修課,32課時,2學分。本課程以專題形式介紹國際金融創新與衍生品的前沿理論研究和業界最新進展。主要涉及的專題有:(1)金融創新發展對整個金融市場的影響;(2)金融衍生品市場的清算規則、信用風險與金融市場穩定;(3)金融衍生品的設計與風險管理實務。上述主題涵蓋理論研究與實務操作的多個專題。在我國積極推廣“保險+期貨”模式以及大型企業風險管理的需求,金融創新產品設計與風險管理實務是本課程的重點教授內容。

三、問題導向型研究性實驗教學設計

《金融理論與創新專題》課程采用問題導向型研究性實驗教學,突出實際問題的理論分析及其解決方法。

1.實際問題的理論性分析與精讀

在研究生課程教學過程中,“實際問題”通常選擇經典文獻中的典型問題,比如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中央清算對手方機制的設計問題。盡管這一實際問題發現不是課程教學內容,深入這一問題的經典文獻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對于給定的一篇經典文獻,本課程要求學生能夠回答如下問題:(a)文章所研究的科學問題是什么?(b)研究動機是什么?(c)研究思路是什么?(d)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什么?(e)文章的創新點與結論是什么?(f)文章的主要貢獻有哪些?(g)這些貢獻的重要性體現在什么地方?(h)對文章的評價或進一步的思考是什么?上述問題的答案恰好構成了一篇文章的骨架。然而,這些問題需要學生深入閱讀并理解一篇經典論文內涵。文章的貢獻及其重要性需要學生對全文內容進行高度概括。在此基礎上,才能回答最后一個問題,即對文章的評價與進一步的思考。

在教學過程中,任課教師選擇金融創新產品定價、對沖、風險管理應用方面的經典文章30余篇。每一位同學選擇自己感興趣的3篇經典文章做精讀訓練,即回答上述研究性問題。在大量閱讀的基礎上,學生在課程結束時需要提交一份文獻綜述。經過這種研究性閱讀的訓練,大部分學生不僅增強了分析問題的能力,也增加了科研寫作的能力。

2.實際問題分析與金融創新實踐

本課程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我國穩步推進“保險+期貨”服務“三農”背景下,課程精選“保險+期貨”的實際材料背景,作為課程作業材料。學期結束時,學生需要提交一份以農戶為服務對象的奇異期權,并為期權賣出方設計合理的對沖策略及風險管理報告。

四、《金融理論與創新專題》教學效果評估與思考

通過近兩年的教學情況看,學生完成本課程后能夠較熟練運用金融創新產品進行風險管理。但是,在課程初期通常存在兩個普遍問題。第一,不少同學沒有足夠的先修課程學習。碩士研究生很多在本科生階段并沒有系統學習金融學類、統計學類和計算機類開設的基礎課程,屬于跨專業考取研究生,因此在實務類專業課上學生的學習難度大。比如,本科階段學習理工科的同學在數理分析和計算機編程方面有較好的基礎,但是在金融工程原理方面不夠扎實。第二,本課程涉及較多實務操作,特別是衍生品的設計與應用專題,學生較難適應。實務操作需要學生有較強的分析和調研問題的能力,然后綜合運用所學理論解決實際問題。然而,大部分學生沒有實務經驗,也沒有參加過實務類的培訓課程。針對上述兩個普遍問題,課程嘗試以下教學方式,使得課程后期的教學效果明顯改善。

首先,本課程積極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方式,倡導自主學習?!胺D課堂”是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針對學生跨學科的知識結構,利用常用的數值算法、金融建模、風險管理的基礎問題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學生針對特定問題,在課堂之外認真查閱經典文獻,然后返回課堂參與討論。每節課堂進行基礎知識點專題討論,有效地使學生的學科基礎知識結構體系更加完善。

其次,充分借助公開課資源,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編程、數值計算等技術難點。技術難點不同于基礎知識的難點,需要學生動手實踐。網絡公開課資源允許學生自主規劃學習時間,攻克各自的技術難點。

總之,作為綜合程度較高的課程,《金融理論與創新專題》課程采用問題導向型研究性實驗學習,能夠有效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和網絡公開課資源能夠幫助跨學科知識結構的學生系統掌握金融理論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猜你喜歡
衍生品實務研究性
信托公司在破產重整實務中的機會
基于SQDIP的配送中心倉儲績效管理實務
居住權登記 實務分析
淺談研究性學習在數列學習中的應用探究
衍生品
關于“微型研究性學習”的實施初探
利用體育活動,開展數學研究性學習
由“大白”玩偶脫銷說開去
研究性學習案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