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繼承創新研究

2019-09-10 05:30楊國棟
青年生活 2019年31期
關鍵詞: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楊國棟

摘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們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植根的文化沃土”。十九大報告已經把文化繁榮和文化自信

上升到關乎民族復興的高度。作為一種具有教化性、導向性、傳承性的先進文化形態,紅色文化蘊含著豐富的精神內涵和實踐成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應注重將紅色文化與其他文化形式融合發展,不斷豐富其思政教育內容、教育形式,深入挖掘其先進性教育意義,從而使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斷創新發展。

關鍵詞:紅色文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紅色文化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關聯

紅色文化是一種先進的文化理念,創造產生于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進行的革命、建設、改革、發展過程中,其核心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進行革命、建設、發展的各個歷史時期,紅色文化均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正是紅色文化形成、發展的歷史特點,決定了紅色文化所孕育的紅色資源鮮明的精神實質:永遠忠誠于黨和國家、人民。

高校是人才培養的搖籃,肩負為祖國建設輸送新鮮血液的重要使命,新的歷史時期,更兼具著文化傳承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的作用。大學生作為寶貴的人才資源,肩負著國家富強和民族復興的歷史使命。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形勢下要更好秉承文化育人新理念,探索思想政治工作新舉措。在新的更高要求下,讓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參與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全過程。眾所周知,紅色文化的歷史文化內涵深厚,尤其是育人資源極其豐富,育人價值極高,育人功能強大。在當前形勢下,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國內環境,紅色文化的繼承和創新,有著更為積極的教育意義。一方面,有利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凈化社會道德風氣,另一方面,有利于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與此同時,對于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亦有深遠影響和重要意義。

1、紅色文化豐富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與形式

作為一種先進的政治文化,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顯著,尤其是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集教化、凝聚、規范、傳承、導向、激勵作用于一體。同時,紅色文化傳承了見證革命歷史和承載紅色記憶的革命精神,其內容生動、形式多樣,均有革命事跡作為支撐。紅色文化承載的革命精神是既包括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形成的革命精神,也包括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形成的建設精神,還包括改革開放新時期形成的改革精神,這些精神成為時刻激勵著我們不怕犧牲、自強不息、用勤勞和智慧創造幸福生活的精神食糧,在新時期更成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理論源泉。在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應注重將這種革命精神與時俱進地與多種優秀傳統文化相融合,不斷豐富紅色文化的教育內容與表現形式,充分挖掘紅色文化的價值功能,讓紅色文化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促進紅色文化的繼承與創新

紅色文化資源極大地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創新發展,同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進步也對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起到促進作用,最大程度地增強紅色資源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可以促進、激發紅色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紅色文化功能多樣,涉及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多個領域,可以說,保護好、利用好和發展好紅色文化資源,既可以鞏固黨的執政地位,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又可以弘揚民族精神、傳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有利于促進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校中具有重要的導向性作用,對于具有紅色文化的資源及渠道的有效利用提供指導方向。紅色文化資源的生命力和創造力離不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牢牢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導方向,如果脫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地位,紅色文化資源的生命力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弱化資源的能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于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具有重要意義,為其提供強大的激發力。因此,紅色文化旅游的開發一定要秉持深入挖掘精神內核的指導方向。

二、新時期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新時期的紅色文化作為一種先進的文化,發揮著引領思想潮流、發揚精神風貌的重要作用。在現階段,針對大學生群體的教育活動廣泛而深刻,具有較高的指導價值,在傳統紅色文化教育、愛國愛黨主題教育及三觀教育等各個方面都具有強大的育人功能和高度的感召力。深入挖掘紅色文化資源的精神價值,紅色文化資源分布廣泛,內容多種多樣,具有很強的包容性和指導性。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做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旨在提升教育水平,增強我國的核心競爭力。新時代特色社會主義高校的建設,就要大力傳承弘揚紅色文化,不斷開發探索紅色文化資源,,把握當代中國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從實際出發找準自身定位,創造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青年學子的成長發展指明方向,為“中國夢”的實現凝聚青春力量,培養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

紅色文化深刻影響著國人的精神追求和價值目標,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指導思想還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都印上了紅色文化的烙印。符合學生關注特點和行為特征的紅色教育方式才符合紅色文化教育的實效性,紅色文化蘊含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其豐富內涵和精神力量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不竭動力。

三、新時期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現狀

1、高校對于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越來越重視

紅色文化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生動直觀且極富感染力,分布范圍和教育面都極為廣泛,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優質教育資源,在高校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和教學實踐過程中有著獨特的支柱作用,正是這種特點使得高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氛圍越來越濃厚。同時,各高校不斷挖掘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開展紅色文化資源相關問題研究,積極拓寬教育形式,通過多種途徑推動優秀紅色文化理論成果走進課堂、走進教材、入腦入心,取得了較好的成效,也形成了創新性的育人經驗和做法。

2、大學生對于紅色文化的認同感越來越高

紅色文化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優秀代表,有力體現了國家的文化軟實力,成為推動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新時期大學生正值韶華,懷揣青春夢想,干事創業極富激情,是繼承先輩優良傳統,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生力軍,他們生在新中國,長在新時代,普遍對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戰爭年代所鑄就的紅色文化懷有深厚的感情和高度的認同感。

新時期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高度認同不僅體現在,當代大學生對于紅色文化普遍懷有樸素的情感和理想化的認識,對于紅色文化傳承和發展也保持著積極樂觀的態度。他們普遍認為,紅色文化發展前景不可估量。

四、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尚存的問題

1、紅色文化教育資源的研究與教學程度尚淺

目前,紅色文化教育的開展普及程度還有待提高,教育成效并不顯著,僅在個別紅色學?;蛱厣咝S兴_展。再者,許多高校對于紅色文化教育并不深入、系統,教育的內容比較淺,有時候甚至為了完成任務而活動,只停留在完成某次學習任務的較淺層面,更有甚至,組織學生看一本紅色書籍、看一部紅色電影、聽一場紅色報告,或組織去一次紅色景點就簡單的認為開戰了紅色文化主題教育,殊不知這種簡單的教育形式并不能從精神層面真切反映出紅色教育資源的精神內涵。高校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認同感確實有所提高,但還僅僅是停留在表面上,其中不乏有一部分學生學習紅色文化相關知識就是應付期末考試,對于紅色文化內涵的了解,缺少主動,沒有認識紅色文化對其未來成長成才的重要性,更沒有做到用發展的眼光來看待紅色文化,挖掘紅色文化教育資源。

2、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精神實質的領會和掌握不到位

雖然當前大學生對于紅色文化的認同感越來越高,但是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精神實質的領會和掌握并不到位。舉個簡單的例子,當下學校組織廣大學生參觀紅色影視劇的時候,有一部分學生并沒有以嚴肅認真和充滿崇敬的態度去觀看,而是抱有娛樂和消遣的目的,特別是對于紅色文化網這樣新型傳播紅色文化的網絡載體,雖然絕大多數學生都早已熟悉網絡等新型傳媒工具,但通過調查我們發現,真正瀏覽紅色文化主題網址的同學寥寥無幾。隨著時間的消逝,如果對高校大學生的紅色文化教育不及時、不徹底,必然會造成廣大高校學生對紅色歷史的記憶喪失,甚至還會導致對紅色文化頂禮膜拜的疏遠和漠視。

3、傳統的紅色文化教育成本較高

拓寬紅色文化的教育形式,例如舉辦紅色事跡報告會,到命歷史紀念館、革命歷史遺址、紅色博物館等紅色教育基地參觀學習,都需要付出額外的費用,即使當下很多紅色主題教育場館都是實行免費制,但是交通費、宣傳材料費等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不如常規教學節約現實成本。教育成本的推高也無形中限制了高校開展紅色文化教育的規模和程度,使得紅色文化教育效果在高校打了折扣。

4、網站的建設水平與利用程度不高

當前,很多高校都注重“互聯網+”的教育模式,大力開發網絡教育平臺,然而對于紅色網站的建設卻并不太多,即便是成立紅色文化網絡平臺的,發布的內容也缺乏創新性,多事政策要求或理論刊載,并沒有結合本校學生的思想實際,網站內容多數很單一,教育內容不接地氣,內容和形式急需提高。在實踐中,紅色網站還面臨內容更新不及時、網站管理員隊伍不健全、網站建設經費匱乏等情況。

五、紅色文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繼承創新的可行性對策

要讓紅色文化轉化為優良基因代代相傳,必須結合實踐,不斷為紅色文化增添時代感,增強其生命力。

1、不斷豐富紅色文化教育的內容與形式

高校理應提高思想認識,把紅色文化教育作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把紅色文化教育融入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努力探索紅色文化進教材、進課堂的方式方法。在課程設計方面,應該給予紅色文化教育相應的傾斜,例如納入必修課程,成立教研室,研發教學計劃等,鼓勵思政課教師進行紅色文化的開發利用,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對紅色文化教育進教材、進課堂的思想認識。同時,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先導,學生輔導員應加強紅色文化教育理念的應用,并對學生開展紅色文化的浸潤教育。健全相關制度,對教師開展紅色文化教育進行跟蹤問效和考核,切實增強教師課堂傳授紅色文化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力求紅色文化教育在課堂教育落地生根遍地開花。

2、積極營造濃郁的紅色文化教育氛圍

一是充分利用校報、校園廣播、新媒體、宣傳欄等宣傳陣地,大力宣傳紅色文化,傳承紅色精神。二是在重要的時間節點積極開展紅色文化專題講座,邀請參加過革命斗爭和建設的老干部、老戰士、老模范做革命優良傳統,讓切身體會到榜樣的力量,從而提高對革命理想信念的認同。三是增強與相關媒體的合作,積極拓展開拓紅色文化進校園的活動形式,例如通過策劃紅色文化攝影展、紅色文化電影放映周、紅色藝術演藝周、尋訪紅色歷史遺跡等活動,增強紅色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滲透力和感召力。

3、深入開展紅色文化社會實踐服務活動

將紅色文化教育融入在校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服務活動,深化紅色文化教育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實踐性和實效性。充分利用高校寒暑假社會實踐的有利契機,依托學生各自專業優勢,充分發動和組織學生分赴革命教育基地,紅色老區、紅色教育基地等地方,尋找紅色文化遺跡,感受紅色文化魅力,服務紅色老區人民,爭做新時期學紅一代。在具體實踐中,可以開展馬克思主義理論宣講,積極做好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社會調研??梢蚤_展形式多樣的支教活動,搜集整理并講好紅色故事,讓學生在服務紅色革命老區的實踐中增知識、長才干,在具體的活動實踐中加深大學生對紅色文化的感性認知,通過切實的實踐體會,增強對紅色文化育人效果的切身感受,充分把握并挖掘紅色文化的實踐育人效能。

4、創造性地開發紅色文化的網絡傳播平臺

互聯網是廣大高校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新載體和新空間,隨著網絡服務的高速發展,全社會對網絡的依賴性越來越強,在網絡的影響下,人們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發生了極大改變。因此,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拓展網絡思政新陣地,要,讓紅色文化成為網絡思想文化新高地。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要加強網絡監管,從而確保一個和諧有序的網絡環境。同時,高校應加強引導,激發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要讓大學生認識到在紅色文化范疇內發表言論是必須符合法律要求的,這就可以激發廣大學生認真學習與網絡相關的法律法規,從而做到文明上網,做有道德、有底線的新時代大學生。

結語:只有真正把紅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讓紅色文化內化于當代大學生之心,外化為當代大學生之行,真正發揮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才能讓新時代大學生真正成為德才兼備、全面發展的人才,在為人民服務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書寫人生華章。

參考文獻:

[1]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2]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讀本(2016年版)[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3]劉建軍.尋找思想政治教育的獨特視角[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7.

[4]渠長根.紅色文化概論[M].北京:紅旗出版社,2017.

[5]馬靜.紅色文化教育理論與實踐研宂[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2015.

[6]王炳林,張泰城.高校紅色文化資源育人發展報告2016[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猜你喜歡
紅色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大學生
大學生就業趨勢
大學生“雙創”進行時
暑假調查 45%的大學生僅給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體環境下的紅色文化的發展和傳播
社會主義意識形態對紅色文化的價值訴求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研究
黨中央給大學生留下啥印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