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工智能發展對會計工作的挑戰與應對

2019-09-10 05:30黃星辰
青年生活 2019年31期
關鍵詞:積極作用會計工作應對措施

黃星辰

摘要: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已越來越深度進入會計領域, 對提高業務效率、減少工作失誤、防控企業風險、提高企業競爭力、提升人力資源效能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人工智能技術像一柄雙刃劍,在促進會計工作發展的同時, 也會使會計人員在職場中面臨失業的危機。我們必須站在未來發展的高度,適應會計工作形勢變化, 實現由傳統會計向管理會計轉型; 適應科技發展,重新尋找自身價值和工作目標定位; 適應信息化發展, 及時掌握計算機及人工智能相關技術; 適應國際化發展,努力增強國際視野和交流能力; 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升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

關鍵詞:人工智能; 會計工作; 積極作用; 應對措施

隨著會計行業的工作方式和核算手段的發展,會計工作經歷了從早期的手工核算到會計電算化,再到如今人工智能技術引入的現代轉變。目前, 人工智能技術已經在會計行業的部分工作中運用。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 未來會計行業的大部分工作將會被機器人接管。對此, 我們必須要有清醒的認識,保持高度警惕,未雨綢繆。

一、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的巨大沖擊

人工智能也稱機器智能,它是計算機科學、控制論、信息論、神經生理學、心理學、語言學等多種學科互相滲透而發展起來的一門綜合性學科。人工智能的基本假設是人類的思考過程可以機械化,機器人的感知智能表現為它能感知外界,可以像人一樣看懂、聽懂、思考、作出判斷,并主動采取行動。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 人工智能已經廣泛應用到許多領域, 今年 2 月中旬, 有關高盛的一條新聞震驚了市場, 據《麻省理工科技評論》稱, 在 2000 年頂峰時期,高盛在總部的現金股票交易柜臺, 雇傭了600 名交易員, 為其機構客戶進行股票買賣。但時至今日,卻僅剩下 2 名交易員“看守”柜臺!

人工智能技術通過模擬人類專家求解復雜問題的方法, 建立相應計算機輔助系統,使財務和經營決策智能化,從而使得現代會計系統在實現信息化和網絡化后,向智能化邁進。

將人工智能引入會計、審計、稅務等工作當中, 這一科技引入雖然能幫助員工從閱讀合同、處理數據等一系列重復、瑣碎又乏味的工作中解放出來,但是也意味著有很大一批曾經專門負責這類工作的會計人員將在職場中面臨定位缺失甚至是失業的危機。

二、人工智能對會計行業的積極作用

人工智能作為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 是通過研究人類智能的實質, 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就人工智能的本質而言, 是讓計算機將運用決策所具有的知識推理、聯想、邏輯判斷等能力,用計算機語言表示出來,并形成具有某些人類智能活動特性的計算機系統, 使它在很大程度上模擬人腦進行思維、決策。

( 一) 提高會計工作效率

在手工記賬環境下, 存在機械、單一、重復財務事項等低效工作,在運用人工智能后,人工智能可以迅速處理許多以前要耗費大量精力才能處理的事情,這樣不僅可以使財會人員從繁瑣的基礎性事務中解脫出來,而且財會人員還可以在復雜的文件中提取有效信息,讓業務的處理流程得到簡化,從而極大提高會計核算的效率和質量。例如, 自助銀行的ATM 存取款機已經取代了銀行人員的部分工作, 同時提高了服務的效率。財會人員將不必花費時間和精力在類似普通核算這樣簡單而費神的工作上, 轉而有機會去處理更加復雜的事情。因此,會計人員要充分利用人工智能輔助系統,通過系統集成,自動將各種會計信息記錄到企業的會計系統,并根據系統的數據分析,為企事業單位決策提供有用數據支撐。

( 二) 減少信息失真和失誤

會計行業最基本也是首要的原則就是真實性,但現階段我國會計行業普遍存在會計信息失真的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在對會計信息進行處理的時候,還是有許多人為的調整、判斷以及編制, 這種人工操作不僅可能存在人為失誤, 更有可能存在人為故意篡改或造假等舞弊問題。要從根本上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的方法, 就是降低人工在處理會計信息時的參與度,提高人工智能的使用范圍和深度,從而使得會計信息的質量變得精準。人工智能財務系統是根據財務專家提供的特殊領域知識、經驗進行推理和判斷,通過科學的決策程序和決策方法利用會計數據和模型, 對會計數據的不同層次、不同角度、不同時期的觀察和分析,從而得出財務結果產生的內在原因,揭示會計數據之間隱含的關系,達到識別虛假會計信息的目的。

( 三) 提高人力資源效能

現在的會計人員大多按照基本流程來劃分工作職能,而核算和監督是會計的兩個基本職能,會計人員最主要的業務就是審核、記載、報告和存檔等基礎工作,人工智能的引進可以大量解決這種日常的、標準的、高頻的工作, 從而減少財務核算型人員, 減少用工的成本。

三、未來會計行業應對人工智能發展的措施

毋容置疑,當今人工智能已經在會計工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未來人工智能將在會計領域發揮更大的作用。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深入發展, 有越來越多的人擔心機器人會接替人類的工作, 并最終取代人類。 但其實機器人目前還只能接替人類的部分工種,它要想全面取代人類并非易事。其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其一,人工智能技術很難實現機器人的情感化。人類的情感不僅豐富多彩,而且往往是非邏輯的,人腦在直覺判斷、復雜邏輯判斷等方便大大優于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技術很難以完全模擬人腦。人工智能是按照事先設定的規則執行程序的, 它既沒有感情,也不能全方位地像人一樣進行靈活思考,因此它不可能完全代替人類所有工作。例如在涉及人的方面,處理人與人、組織與人員、組織與組織等人際關系時,人工智能并不具有完全智能地處理問題的能力。

其二, 人工知能機器很難做到像人一樣及時反應和靈活應對。人工智能代替財會人員工作總體的趨勢是普通核算型工作,如財務、審計、稅務等財務基礎人員會逐步減少,但財會人員不會被人工智能完全取代, 更不會“消失”。因為人工會計思維和人工智能程序完全不同, 會計人員在思考一個經濟事項的時候,需要考慮很多因素,比如各方的監管、感情甚至還有道德等等。會計的規則會因為稅法的規則、宏觀經濟的規則、金融市場的規則、各方監管的規則等影響而不斷變化,會計人員的思考也會因其變化而靈活處理, 這一點人工智能是無法做到的。

以人工智能技術為代表的機器人產業發展勢頭迅猛,令全世界矚目, 它進入會計領域后, 像一把柄刃劍在給會計工作帶來諸多積極影響的同時, 也在醞釀一場會計職業危機風暴, 雖然上述分類表明讓機器智能人完全取代人類從事會計工作這個目標遙遙無期,但是會計工作者在擁抱新科技的時候依然要保持警醒,采取應對措施,防患未然。

綜上所述,隨著計算機、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在會計領域的深度融合創新所帶來的機遇與挑戰,每個會計工作者都應當積極抓住機遇,主動迎接挑戰, 在變革中實現華麗轉身, 在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同時, 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更大有的貢獻。

猜你喜歡
積極作用會計工作應對措施
探究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改革對會計工作的實際影響
在校生勤工助學相應時間不計入會計工作年限
手機通訊行業消費者權益保護研究
淺談霧霾與經濟
施工企業營改增對會計核算的影響與應對措施
淺析高職院校學生厭學現象及應對措施
中小企業如何應對“營改增”
會計信息化與會計電算化的比較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