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新聞的利弊

2019-09-10 14:56張輝
記者觀察·中旬刊 2019年3期
關鍵詞:公眾平臺新聞微信

張輝

摘要:不可否認的是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新聞有利有弊,其在產生巨大社會效益的同時,也伴隨著諸多弊病。本文就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新聞的優勢及劣勢做出了簡單探析。

關鍵詞:微信;公眾平臺;新聞;傳播工作;優劣

(一)為新聞信息的收集與推送創造了條件

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新聞最為顯著的優勢就是能夠簡化新聞收集以及推送傳播的路徑。微信公眾平臺能夠主動推送各個新聞內容,并且其時效性極高,廣受當前媒體青睞。在微信公眾平臺中,媒體可以直接讓用戶瀏覽相應的新聞內容,用戶只需要擁有手機即可。微信公眾平臺下的新聞傳播工作不僅僅有效解決了傳統新聞推送的空間、時間限制,而且其效率也大幅增強。比如,用戶可以在微信公眾平臺中回復某一固定字眼,公眾平臺通過檢索數據來對其提供的關鍵詞進行有效搜索,信息傳播更加具有針對性,極大程度上加強了微信公眾平臺新聞傳播的準確性,同時還減少了用戶搜索信息的時間。就采集角度來看,微信公眾平臺的用戶基數非常大并且幾乎分布在我國各個地區,這為信息收集工作帶來了諸多便捷性。用戶不僅僅能夠閱覽新聞,甚至可以成為新聞的編寫者,這為媒體帶來了諸多便捷性幫助。

(二)為新聞傳播提供了互動性以及趣味性

傳統媒體下的新聞傳播通常只能單向傳遞,即用戶閱覽新聞內容,但是卻不能在新聞信息之上進行近一步操作,其互動性明顯不高。但是在微信公眾平臺的引導之下,用戶可以直接與新聞信息進行互動,新聞信息的具體表現也存在于多方面,加之在言語方面的規范性不高,因此在微信公眾平臺中的新聞信息內容通常話語幽默,其趣味性明顯強于傳統新聞傳播平臺。例如,在最近幾年的兩會期間,我國央視微信新聞公眾平臺曾就兩會熱點內容進行過分析,在平臺中,公眾可以對兩會的具體內容進行評論或者私下互動,在引導之下,央視能夠迅速根據受眾意愿進行更加科學有效的報道。而且,在微信公眾平臺中的新聞傳播形式也不僅僅局限于話語或者文字,可以在其中附加動畫、音頻、視頻等具象化內容,甚至可以安排相應的投票內容,極大程度上加大了新聞傳播的趣味性。

(一)降低了新聞媒體的社會責任感

新聞會主導社會輿論的發展走向,作為新聞信息的傳播機構,新聞媒體將會對社會輿論進行有效引導。所以新聞工作者在進行新聞采集與編寫等工作內容的時候必須要全面貼合當前的社會發展,其社會責任非常重大,將會直接影響我國公民的思維走向,能夠全面升華我國的精神文明組成。但是和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相比,微信公眾平臺顯然制止了社會輿論導向的重要作用,由于微信平臺的匿名性以及開放性,因此新聞發布人員通常不具備充足的社會責任感,為了能夠博取大量關注,常常在采集與編寫新聞的過程中跨越道德底線。

(二)微信公眾平臺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傳統新聞傳播行業下的從業人員往往需要經過層層把關,需要在我國相關部門的嚴格鑒定之下方能參加編輯記者的資質考試,只有其成績優異方會由我國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為其頒發新聞記者證。新聞記者證的獲取途徑非常困難,并且往往考驗專業人員的綜合水準。每年新聞記者證都需要審核,同時需要在群眾的監督之下進行調整,管理模式非常嚴格。由此,傳統新聞傳播行業下的從業人員素養優異并且均是百里挑一的專業人才,其在進行新聞編寫以及傳播的過程中往往能夠正確把握力度,擁有良好的工作經驗。微信公眾平臺則不然,一般來講,微信公眾平臺下的各個新聞傳播媒體都從屬于自媒體產業,其并不具備相應的專業水準,而且由于沒有涉及到任何專業考核內容,因此微信公眾平臺下的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通常良莠不齊,其在新聞撰寫以及傳播的過程中經常會出現力度不足或者力度過大等問題,對于新聞傳播行業而言非常不利。

總而言之,微信公眾平臺具有互動性強、趣味性高等諸多特點,能夠為公民帶來更加便攜的新聞閱讀體驗。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其依然存在諸多缺點,諸如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不高等問題。應該合理應用微信公眾平臺的重要優勢,盡可能地降低缺點問題,全面促進我國新聞行業成長。

猜你喜歡
公眾平臺新聞微信
微信
微信公眾平臺在醫院圖書館的應用現狀調查
“互聯網+”時代新聞采訪教學的困境與出路
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應用系統開發模式研究
新聞版權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與重構
解構口語化新聞的語言特征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眾平臺傳播效果的幾點思考
從校園里走出來的微信公眾平臺
微信
微信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