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

2019-09-10 06:30王進文陳文婷鮮春
青年生活 2019年29期
關鍵詞:創造力培養語文教學教學改革

王進文 陳文婷 鮮春

摘要:本文通過系統分析法,介紹了創造力的培養的概念以及原則,分析了目前語文課堂創新力培養中存在語文課堂教學類型單一、語文課堂氣氛過于消極、語文教學忽略對學科魅力的開發的主要問題,并指出了推進語文課堂創新力建設應當采取遵循教育規律并創新教學方式、鼓勵學生建立學習目標、對語文教學中創造力成果進行適度評價的主要措施,希望為今后語文教育創新力的研究的研究提供了相應的經驗借鑒。

關鍵詞:語文教學:創造力培養;教學改革

語文教學的改革是一項系統而又復雜的工程,而要想取得成功必須不斷的更新教師的教育觀念,逐步使教師明確新課程的主旨。創新不是經濟發展推動力,為社會培養一批具有創新思想、動手能力較強的人才已經成為當前語文教學的重點,推動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已經成為時代發展的必然。

一、語文教學創造力培養的相關概念簡介

(一)語文教學創造力培養的概念

創造力是指個體為實現某種目標而改變現有的方法手段,采取新的途徑達成目標的一種能力,具有不可復制性和開發性[1]。是指通過利用現有的教學條件有針對性的對語文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進行編排,從而在無形中培養學生創新思維與動手能力,新課標對創造力培養定義為三種創造力的思維培養、創造力過程培養以及創造力的結果培養,目的是從全方位多層次打造教學活動。

(二)語文教學創造力培養的三個原則

1.人文性與工具性并重

語文這一門學科的基本特點就是人文性,但是工具性也是這一學科的主要特點。因此在培養學生創造力時,教師要注重對學科魅力的培養,注重向學生展現語文這一學科的巨大魅力[2]。但是在突出人文性的基礎上,并不能忽略語文這一學科的工具性。在教學過程中,要將語文的工具性以及人文性有機的結合起來,著重將語文教學與生活結合起來,激勵學生求知欲以及創造興趣的激發。

2.強調自主性的情況下完善管理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引導下,教師除了要組織好課堂教學工作,還應該留給學生充足的自主學習時間。因此,語文教學的課堂講授正在不斷減少,深入討論的現象正在不斷增加。

3.倡導探究性學習,但不能無度開放

要想推進語文教學改革,必須全面的推進探討性學習,探討性學習不僅可以使學生進行創造力思維的實踐,同時還能使學生吸收對方的創造理念,從而對創造力有更深的領悟。對于語文這一學科來說,探討性學習主要體現在文章的閱讀方面,因此教師必須不斷的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深層次的開放性閱讀,不僅要講求規律,還要追求相應的方式方法[3]。

二、當前語文教學創造力培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語文課堂教學類型單一

創造力培養這一新概念普及后,相應的教學手段還沒有進行有效改革。目前,很多教師仍然采用傳統的專斷型課堂教學風格,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掌控整個課堂,全部責任由教師負責,而教師對學生教學的掌控來自相應的規章方法以及有關的固定。

(二)語文課堂氣氛過于消極

課堂氣氛過于消極是目前語文教學創造力培養存在的主要問題,課堂氣氛出現消極狀況主要存在兩點原因:第一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相應知識以及課前準備沒有做足。再者教師的教學理念落后沒有進行相應的思維分散,沒有找到學生的興趣點片面的注重學生成績的提高而忽略了師生關系的培養。片面的注重智力的開發忽略了審美素質的培養。審美素質的開發關系到學生是否能夠對語文學科產生興趣,是否能被語文的學科魅力所吸引,學生也有擁有了較強的審美素質,才有可能激發求知欲與創造力[4]。。

三、促進語文教學學生創造力培養的主要措施

(一)遵循教育規律并創新教學方式

語文教學的改革要遵循相應的規律,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不斷推進語文課堂質量的提高。也只有在遵循規律的基礎上進行創新,才可能具有實踐性。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應當遵循以下三個方面的要求:

第一,應當將預習、講授以及復習結合起來,學生在預習的時候不能進行泛讀,而要有一定的系統性,應當著力開發學生的反思與想象能力,例如,在學習朱自清的《背影》這一課時,課堂開始時應當讓學生展示預習成果,鼓勵學生去思考文意,這就在無形中對培養了創造思維;

第二,要將朗讀活動貫穿語文課堂的始終,教師應當在自身講解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的方式對文章進行感受,將朗讀作為理解知識以及掌握知識的手段,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感悟能力以及人文素質,例如在學習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時,就是需要學生在不斷的朗讀中體會作者懷才不遇的惆悵,只有這樣,才能夠利用學科魅力促進學生創造力的開發;

(二)鼓勵學生建立學習目標

要想真正促進學生創造力,首先就需要教師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不僅要在課前書寫學習目標,還應當幫助學生理解學習目標的作用。是語文教學的統帥,決定著語文教學的質量也決定著學生學習活動的走向,教師的教學也必須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5]。舉例來說,在學習徐志摩的《再別康橋時》,應當幫助學生建立這樣的學習目標:1.通讀,全文理解;2.理解作者的生平、作品;3.理解詩的思想感情;4.試著創作一首等等。

(三)對語文教學中創造力成果進行適度評價

在創造力的培養過程中,應當堅持在個別指導的基礎上,給予學生更多鼓勵以及評價,對學生創造成果進行合理的評價,從而不斷的發揮評價對學生學習的激勵功能、對課堂教學的診斷以及調節功能,不斷通過鼓勵以及引導的方式促進課堂教學工作的進行。

四、結論

總之,要想在語文課堂中有效進行改革,就必須加強教師教學理念的轉變,不斷加強學生的自主性探索以及培養,加強對教學目標的明確,對教學規律的掌握,并不斷通過適度的評價促進學生心智的成長,從而有效的活躍課堂氣氛,促進教學氣氛的活躍,有效促進整個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

因此本文建議今后的語文教學能夠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尊重個體差異,結合生活對學生進行創造力的發揮進行合理引導。同時能夠發揮學科魅力,真正使學生愛上語文,享受語文,也只有這樣才能夠進行創新,才能今后走出課堂成為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參考文獻

[1]彭震云.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才智,2009,23:126-128.

[2]趙海榮.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才智,2012,09:1.

[3]湯秀娟.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各界文論,2007,04:105+109.

[4]夏燕.淺談語文教學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報,2006,09:53-54.

[5]陳明.淺談語文教學對中學生創造力的培養[J].新西部(下旬.理論版),2011,03:239.

猜你喜歡
創造力培養語文教學教學改革
美術教育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
幼兒園教學中幼兒創造力的培養策略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低年級學生課前預習能力的培養
主問題設計需“對癥下藥”
讓語文教學更接地氣
核心素養下的語文教學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以職業技能競賽為導向的高職單片機實踐教學改革研究
微課時代高等數學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