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小學科學課堂的教學策略

2019-09-10 07:22何鳳利
青年生活 2019年24期
關鍵詞:小學科學策略課堂教學

何鳳利

摘要:小學科學教育是一門綜合性課程,涉及內容比較廣,知識豐富。因此,大力發展小學科學教育對于推動我國的科教興國戰略具有重要的意義。然而,目前我國的小學科學教育水平參差不齊,課堂教學方式方法也在探索中。筆者對小學科學教育的不斷思考,結合自己的教學方法,談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的幾點建議,與同行老師們共勉。

關鍵詞:小學科學 ?課堂教學 ?策略

習總書記在今年的十九大提出了一項長期的愿景,即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到2050年將中國建設成為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領先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要想實現這一目標,就要重視科技的力量,大力發展科學教育。百年大計,教育為本,特別是小學科學教育的發展,必定為未來的科學技術發展提供大量的人才儲備。教育要面向現實生活,才能顯示成效。那么,我們如何利用科學這個教材在科學課堂上合理地激發學生學習求知欲,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談談。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布魯納說過:“學習的最好刺激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迸d趣是學生對學習活動的一種積極的認識傾向,是引發學生積極思維、主動探索新知的動力。所以在導入課題時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可以直接影響學生參與探究新知的熱情。因此,挖掘學生的興趣作為導題的引點十分有效。在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創設良好的情境,恰當地引導學生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探究欲,為新課教學做好鋪墊。如引人入勝的講故事形式、饒有趣味的競猜形式、設有懸念的實驗演示、新穎生動的導語、靈活巧妙的設問等都可以作為導入新課的情境創設方法。當然在教學過程中,尚有許多環節可用到情境的創設、興趣的激發,只要我們處處留心都可以做得到的。如教學《照鏡子》一課,教師讓每個學生從家中帶來一面大平面鏡,首先開展一個“激光打靶”的科技小游戲,讓學生想辦法用鏡子把窗外的陽光射中教室墻上的靶標,這一游戲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當學生們通過合作,順利地將陽光射中教室墻上的靶標,同學們開心極了。接著教師追問學生:“為什么窗外的陽光會被你射中教室墻上的靶標”、“對于鏡子,你還想知道它什么?”學生紛紛提出:“是鏡子的反射作用”、“我想知道鏡子反射光線有什么特點?”、“我想知道鏡子中的物品和生活中的物品有什么關系?”等一系列探究性的問題,為下面的自主探究打下基礎。教學中,教師寓問題于情境中,使學生從無疑到有疑,從有疑到解疑,喚起學生的問題意識,激發學生探究的主動性。

二、引導質疑,提出問題

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而問題的提出不僅可以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還可讓學生產生學習的內驅力,以解決問題的動力,推動學習的全過程,從而更能明確學習的目的性。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對自己發現或提出的問題最感興趣。讓學生通過對事物的觀察,去發現和提出問題是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的前提。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創設一個優良的學習情境,營造自由、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善待每一個學生的每一次發問,教給學生質疑的方法,使學生樂于問、敢于問、善于問,從而誘導學生投入到科學探究中去。眾多教學實踐表明,通過創設情境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學生主動參與探究的積極性才會高。

三、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性實驗

教師要善于引導學生動手動腦,根據已設計的實驗方案,認真開展自主探究活動,并在實驗操作過程中不斷改進實驗方案,優化實驗方案,以達到最佳的效果。筆者認為小學科學課實驗教學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一個輕松活潑的探究環境,小學中年級科學課的實驗探究活動要注意體現玩中學、學中玩;小學高年級科學課的探究實驗教學要體現想中學、做中學。例如《探測暗盒里的電路》,學生根據自己設計的方案進行實驗,他們發現:用電路檢測器檢測,當暗盒的電路中連的是一節電池時,正向連接電池的正負極,電路檢測器的燈泡會變得更亮;反向連接電池的正負極,燈泡不會亮。當暗盒的電路中連的是一根導線時,電路檢測器的燈泡的亮光不變;交換兩個連接點,燈泡亮度還是不變。當暗盒的電路中連的是一個小燈泡時,電路檢測器的燈泡的亮光會變暗;交換兩個連接點,燈泡亮度也一樣變暗。所以判斷A、B、C、D每兩點間的線路都要正反測試兩次。通過實驗,學生對簡單電路有了進一步了解。學生在自主探究實驗過程中,教師應給與適當的指導。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探究思路,尋找最佳方法。對于動手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甚至可以手把手地幫助他,讓他順利完成實驗。這樣的做法,并不違背自主性原則。讓每個孩子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激發他們的求知欲。四、引導學生積極開展互動交流小學科學課的課堂教學過程,是師生間積極互動、能力提升、共同發展的過程。學生自主探究實驗活動后,教師要引導他們把動手做和動腦想的過程中的所有感想和感受都說出來。通過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匯報與交流、質疑與評價,反思自己的預設,得出結論,從而實現實驗探究效益的最大化。

四、組織研討,重視評價

教師不應把指導學生完成實驗作為一堂課的終點。實驗完成后,教師還應該組織學生進行適當的研討,交流實驗研究情況,最后才能形成結論。此外,在探究學習的教學過程中,評價的正確與否將影響著學生探究學習的成效,正確評價對學生的探究性學習會起到畫龍點睛的功效,促進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從而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如,學生在自行探究的過程中,會有自己獨特的思維方式和見解,這正是學生創造性意識的體現,不管是否正確,教師都應給予充分肯定和鼓勵,從而保護學生自主探究的熱情,讓學生真正體會到探究性學習的樂趣。評價還應貫穿于整個學習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隨時關注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與反應,及時給予必要的、適當的、富有啟發性的評價。

總之,小學科學課帶給學生一個神秘多彩的世界,對大自然的疑問、對生活的改造、對生命的思考,都在小學科學學習中得以升華。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方式方法也是多變,教師要根據自己的特點結合學生的情況來設計課堂,在課堂上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教師重在引導,對學生由心而識的科學促進和由念而學的科學牽引,教師要引領學生大膽展示、快樂探索,激發出學生的思維活力,讓新、奇、趣充滿課堂。

猜你喜歡
小學科學策略課堂教學
簡約化初中化學課堂教學實踐探索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融入
數學開放題在初中課堂教學的探索
加強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提升學生動手實踐能力
談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應用
簡談多媒體在小學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銳意進取,不斷提升小學科學課堂教學效率
Passage Four
跨越式跳高課堂教學設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