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實,你不需要總是原諒別人

2019-09-10 07:22
學生導報·高中版 2019年20期
關鍵詞:罪行治療師心理因素

“原諒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象,涉及了情境和個人的因素。當別人背叛了我們,對我們造成了傷害,我們會發現自己仿佛在深淵中孤立無援,混亂的情緒想法困擾著我們,這時候堅信原諒為唯一解脫方式這種想法是十分危險的?!?/p>

在從小到大來自老師、父母的教育中,我們被告知原諒我們所遭受的任何背叛和傷害,才有希望讓我們從過去、痛苦和困擾我們的記憶中解脫出來。然而,當別人背叛了我們,對我們造成了傷害,我們會發現自己仿佛在深淵中孤立無援,混亂的情緒想法困擾著我們,這時候堅信原諒為唯一解脫方式這種想法是十分危險的。如果我們覺得我們不能全心全意地原諒,這時候我們就會被內疚和羞愧困擾著,因為我們不知道怎么過自己心里的那一關,怎么去原諒,從而就會陷入一種絕望的狀態。

事實是,在某些情況下,你沒有必要原諒他人,因為原諒是一種復雜的心理現象,涉及了情境和個人的因素。心理學家對原諒、報復等心理因素的兩項研究發現,低親和力和高神經質與報復心理有關,這也與下列因素有關:

○ 較低的寬容程度

○ 對罪行有更多的反思

○ 罪行造成較大的消極影響

○ 生活滿意度較低

換言之,有些人會更容易原諒別人,這可能僅僅是他們的性格導致的。

對多數人來說,我們很難認識到,身邊的人可能對我們懷有惡意,以我們的痛苦為樂,盡管他們除了自我滿足之外一無所得,但是他們仍然在傷害我們。

是否必須要原諒別人?不,我們需要理解,需要接受,需要讓做了錯事的人承擔責任,甚至這些受害者在與治療師或朋友談話時就要把責任歸到作惡者身上。我們有必要為本可以或本應該發生的事情感到悲哀,有必要愛護歷經磨難的年輕時候的自己,我們需要為自己的觀念制定一個進步的計劃。

原諒是一種涉及了情感和心理因素的現象,它可能承載著進化的力量,使我們能夠在建立了信任基礎上的社會中發揮作用。在大多數情況下,原諒是健康的,有必要的,被提倡的。然而,有時候,拒絕原諒需要更大的勇氣,它讓我們從遭遇的惡意中學習、成長,并繼續前進。

(來源:壹心理)

猜你喜歡
罪行治療師心理因素
厄瓜多爾傳統治療師療愈身心
肌肉緊張,六個拉伸動作來幫你
東窗事發
淺談刑法的罪刑法定原則
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因素對運動能力的影響及措施
創新教學模式 培養學習興趣
鞍山市高中學生足球運動技術學習影響因素分析
幫孩子擺脫分離焦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