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探討

2019-09-10 07:22吳澤昌
教育周報·教研版 2019年21期
關鍵詞:不良習慣榜樣行為習慣

吳澤昌

良好的行為習慣體現著一個人的整體素質。中學時代是人生一個十分重要的階段,因為它不僅是中學生許多行為習慣養成的階段,也是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逐漸形成的階段,更是將來可持續發展、終身學習的打基礎階段。因此,抓好初中學生的養成教育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一、讓學生明白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俗話說:“少成若天性,習慣如自然?!币磺卸际菑纳倌陜和_始,不同的童年造就出杰出的青年與犯罪的青年,而這不同的基本點之一就是行為習慣的不同。我們分別通過班會課和思想品德課,讓學生收集有關表達良好行為習慣重要性的名人名言,并讓他們交流討論,選擇其中的一條或幾條作為自己習慣養成的座右銘,特別要關注是哪些良好的行為習慣起了促進作用。

二、正確看待學生的不良習慣

學生的不良習慣不能與道德敗壞等同起來。因為學生的不禮貌、打架、罵人、愛撒謊等行為劣性是在后天形成的,它也受家庭(父母)、社會的影響,不能上綱上線與品德掛鉤。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擁有一顆天使般的愛心與耐心。

三、樹立榜樣對學生進行正面教育

在培養行為習慣方面,榜樣是無聲的力量,是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典范。榜樣是活的教科書,具有起動、形象、具體的特點。初中學生的一個心理特點是模仿。用正面的典型給他們做榜樣,可以激勵他們向積極的方向去努力,挖掘每個學生身上的優點及時樹立典型,學生就會不由自主地以他們為標準來要求自己,從而養成嚴格遵守紀律的習慣。教師的榜樣作用也不容忽視,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要先做到,這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四、發揮家庭在學生養成教育中主陣地的作用

學生行為習慣的形成首先取決于家庭,取決于父母的言傳身教。學生的習慣養成融于家庭的日常生活、人際交往、家庭勞動、學習和家人共同活動之中。因此,養成教育要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的積極作用,與家庭教育結合起來,把家庭的無意影響,納入教育軌道,并使之成為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育活動。

五、有目的有計劃的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主要從兩方面做起,一是學校通過各項活動的開展規范學生的行為習慣。二是培養學生把良好的行為作為一種習慣。其中活動的開展是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只有堅持不解的去規范,良好的行為就能夠成為習慣,才能稱得上有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猜你喜歡
不良習慣榜樣行為習慣
多動癥幼兒良好行為習慣養成策略
淺談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重要性
中職院校班主任工作中改善學生不良習慣的行為研究
榜樣
榜樣
榜樣
榜樣
少年兒童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著成中值得關注的48個生活細節
聽媽媽講故事
如何改變生活中的壞習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