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刮刮皰疹,止痛安神

2019-09-16 08:53胡廣芹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痧療罐療專業委員會會長
中醫健康養生 2019年9期
關鍵詞:陽陵泉大椎穴俞穴

文胡廣芹 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痧療罐療專業委員會 會長

周 洪 江西省修水縣中醫院

在醫院里,經常有患者前來咨詢,“醫生,我這幾天前胸及腰背部突然很疼,嚴重影響到我的睡眠質量?!痹卺t生詳細問診后,否認受過外傷撞擊,一系列檢查也都正常,最后請來皮膚科的醫生會診,才發現這一切的始作俑者竟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疼痛性皮膚病——帶狀皰疹。臨床上以簇集性小水皰,伴顯著神經痛為特征,皮疹或水皰一般呈單側性或按神經節段分布。中醫文獻中稱其為“蛇串瘡”,多因情志內傷、肝氣不舒,久而郁結化火而成。

帶狀皰疹有不同的辨證分型,比如皮疹色紅、皰壁緊張光亮、灼熱刺痛,伴口苦咽干、煩躁易怒、大便干結、小便黃,舌質紅、苔黃膩,多為肝經郁熱證;若皮損顏色淡紅、皰壁松弛,伴腹脹納少、口淡不渴、大便溏薄,舌質淡、苔薄白,則多是脾虛濕蘊證;水皰干涸結痂或消退后,局部的皮疹仍然疼痛不止,并擴散到附近部位,坐臥不安,嚴重影響睡眠,伴神疲、心煩,舌質黯紅、苔薄白,則多為氣滯血瘀證。

痧療通經止痛

中醫治療帶狀皰疹有顯著的療效。帶狀皰疹是因濕邪內生、日久化熱、濕熱搏結而發,鍉圓針痧療具有清肝瀉火、解毒止痛、補氣健脾、益氣養血、扶正固本等功能,刮治后能清熱消腫、軟堅散結、活血化瘀、調整陰陽、調和臟腑,從根源上把帶狀皰疹的痛苦降低為零。

操作手法

選穴:大椎穴、至陽穴、肺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腎俞穴、中脘穴、太沖穴、俠溪穴、血海穴、陽陵泉穴、足三里穴、豐隆穴。

刮拭方法:肝經郁熱和氣滯血瘀證者用瀉法,脾虛濕蘊證者用補法。在需要刮痧的部位先涂抹適量刮痧油。

1第一步

用6號鍉圓針定量痧療器沿著督脈的循行方向自上而下、從大椎穴到至陽穴依次刮拭,再用5號痧療器刮拭頭部兩旁的足少陽膽經的穴位,每個穴位刮20~30次,手法由輕到重,均勻交替。

2第二步

肝經郁熱證者可用1號、2號、3號痧療器刮拭背部的大椎穴,再沿著膀胱經的循行方向自上而下依次刮拭肺俞穴、膈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胃俞穴、腎俞穴,每個穴位刮20~30次,手法由輕到重,均勻交替,以出痧為度。

3第三步

針對脾胃濕蘊證,用1號、2號、7號痧療器刮拭腹部,以肚臍為中心,呈逆時針方向由中脘穴刮至足陽明胃經的天樞穴,再至氣海穴、天樞穴、中脘穴,逆時針旋轉20~30次,手法由輕到重,以微微發紅發熱為度。

4第四步

用7號痧療器的勺形端刮拭雙上肢的穴位,沿大腸經經脈的循行方向自上而下刮至合谷穴,每個穴位刮20~30次,手法由輕到重,以出痧為度。

5第五步

針對氣滯血瘀證者,用10號痧療器刮拭雙下肢的穴位,自足太陰脾經的血海穴刮至陽陵泉穴、足三里穴、豐隆穴、太沖穴,每個穴位刮20~30次,手法由輕到重,均勻交替,以出痧為度。

6第六步

用7號痧療器的球端對各穴位進行點揉按壓,每個穴位點按1分鐘,以加強腧穴刺激,達到顯著效果。

配合拔罐效更佳

選取大椎穴、膈俞穴、肝俞穴、膽俞穴、脾俞穴、太沖穴、俠溪穴、陽陵泉穴、足三里穴、豐隆穴和陰陵泉穴,用閃火法(拔罐的一種方法)在相應部位拔罐,之后留罐10~15分鐘。隔日一次,每周3~5次,2周為一個療程,可根據患者的水皰及疼痛消退情況調整治療次數。

以上刮痧和拔罐療法建議在專業醫師指導下使用。

帶狀皰疹的預防和調護:注意勞逸結合,調整情緒,避免因情緒問題加重病情;保證充足睡眠;飲食宜清淡,忌食辛辣、肥甘厚味和魚腥海味食物,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內衣宜寬松柔軟,以減少摩擦,局部忌用熱水燙洗;皮損部位應保持干燥、清潔,避免感染;忌用刺激性強的藥膏涂擦,以免皮損范圍擴大或加重病情;加強鍛煉,增加機體抗病能力。

猜你喜歡
陽陵泉大椎穴俞穴
大椎穴貼敷配合鹽酸西替利嗪片治療過敏性鼻炎60例臨床療效觀察
刮大椎穴可輔助退燒
拔罐治療脂肪肝
淺析“肝膽陽陵泉”的理論依據及臨床應用
解你難言之隱按摩妙穴少女痛經不痛
用腦過度揉揉后腰
中醫推拿法提高寶寶免疫力
敦煌本《新集備急灸經》研究
針刺陽陵泉治手臂筋急1則
“滿血復活”常按三穴位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