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態X光片在頸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

2019-09-28 02:48燕澍春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10期
關鍵詞:早期診斷頸椎病

燕澍春

【摘 要】:目的 分析動態X光片在頸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方法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早期頸椎病患者43例為觀察組,同時也選取同期我院健康體檢患者43例為對照組,分別進行動態X光片檢查,對比檢測效果。結果 頸椎病患者齒狀突以及樞椎棘突軸鉗不重疊率水平位移和前屈側位片等顯著高于健康狀況,兩組患者側位片成角位移以及左右旋轉寰樞等并無較大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為早期頸椎病患者進行動態X光片檢查時不僅可提升治療準確度同時也有操作簡便、檢查迅速以及無創等優勢,有臨床應用價值。

【關鍵詞】:動態X光片;頸椎病;早期診斷

【中圖分類號】R681.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0-03--01

頸椎病為中老年人多發性疾病,主要為頸椎間盤出現繼發性椎間關節退行性變化,繼而引發神經、血管損傷,且有持續年輕化傾向。同時也會使得椎動脈附近區域出現骨贅壓迫,繼而使得腦血供出現各種問題,臨床多表現為實現模糊和惡心、頸部不適等癥狀。但早期發現和治療對疾病康復十分重要,現有學者提出動態X光片可有效進行疾病診斷[1]?,F選取我院患者為研究對象,主要分析此種診斷方式的效果,結果分析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頸椎病早期患者43例,男23例,女20例,年齡19~54歲,平均年齡(42.16±2.16)歲,患者病程最少為23天,最長為9年。其中神經根型頸椎病患者15例,混合型頸椎病11例,其它17例;對照組43例,男24例,女19例,年齡20~54歲,平均年齡(42.27±2.17)歲,患者基礎性信息并無較大差異,可對比分析。

1.2 檢測方法

納入患者均進行動態X光片檢查,同時采用設備型號為島津VS-10。參數為800mA,同時也采用東芝DC 15KB500mA X線儀器,診斷時方位主要為張口位、旋轉后側位以及張口位。

1.3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3.0處理數據,以X2檢驗計數資料(%、n),以t檢驗計量資料(),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對比兩種檢測效果

頸椎病患者齒狀突以及樞椎棘突軸鉗不重疊率水平位移和前屈側位片等顯著高于健康狀況,兩組患者側位片成角位移以及左右旋轉寰樞等并無較大差異,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數據見表1。

3 討論

近年隨著醫學影像技術持續發展,影像學技術于頸椎病診斷中得到廣泛使用?,F階段臨床診斷頸椎病的常見檢測方式為CT、MRI以及X線,但何種方式更好,并未得到公認[2]。本次主要分析動態X線片的診斷效果。

對頸椎病進行分析后可知,頸椎病主要指頸椎以及椎關節出現退變和受到周圍組織壓迫時所引發的各種癥狀,現階段主要確診方式為影像學檢查。脊椎各個關節內,寰樞關節擁有最大活動度,同時整體穩定程度較低[3]。分析可知寰樞關節常會受到寰樞外側關節以及寰樞正中關節控制,前者主要為樞椎上關節面、寰樞下關節面等組成,后者則主要通過齒狀前后關節面以及齒突寰椎韌帶滑液囊所組成。此種結果的重要特點為可使得緩解進行較大范圍軸向旋轉,同時在側屈時也會出現耦合旋轉運動。本次研究主要依據寰樞解剖理論,分析認為正常人頸椎張口位于且樞椎齒突和寰椎的距離為對稱狀況,同時左右寰椎、樞椎關節面也等寬,同時寰椎側塊外緣和樞椎關節外緣處于同一直線[4-5]。第二頸椎棘突和寰椎齒突也處于同一軸線?;颊哳^部轉向一側時則會出現兩對側寰椎靠近齒突;對側寰椎塊清晰;樞關節間隙擴大和變窄。

有分析認為采用動態X線進行早期頸椎患者疾病檢查時。在正位下觀察時,主要需多次確診樞環關節是否有脫位或缺失、齒狀突骨折狀況,同時對第七頸椎橫突是否出現過長、頸肋狀況時,則需在側位狀況下予以觀察,同時也需確認頸椎于伸屈異?;顒佣葧r是否在X線片內出現椎間盤彈性變化,骨贅椎體側和椎間盤位置是否有韌帶鈣化或者骨贅。

本次分析認為,多數椎體滑脫在常規性X線片檢測中并無法有效觀察,但在動態側位片中卻可有效觀察到滑脫表現過度活動。同時動態X光側位片也可對脊柱各段活動節段運動狀況以及位移進行定量觀測。對比本次研究結果進行分析后可知,頸椎病患者齒狀突、樞椎棘突軸鉗不重疊等多種狀況均可通過動態X線片進行檢查,為依據診斷提供依據。因此可知,

綜上所述,為早期頸椎病患者進行動態X光片檢測時可進行疾病診斷,有臨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趙忠. 動態X光片在頸椎病早期診斷中的應用[J].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電子版), 2018, v.18(69):168-168.

段偉利, 解勇, 陸兵, et al. 頸椎動態穩定器治療退變性頸椎疾病的臨床應用觀察[J]. 四川生理科學雜志, 2017,5(3):140-142.

寧娟. 動態X光片在頸椎病早期診斷中的臨床研究[J]. 養生保健指南:醫藥研究, 2016,16(6):38-38.

劉進平, 趙冬冬, 馮海龍. 頸椎動態穩定器在頸椎病外科治療中的應用[J]. 實用醫院臨床雜志, 2015,12(3):17-21.

林永綏, 王春, 劉成招,等. 頸椎動態穩定器在頸椎病治療中的應用[J]. 中國臨床解剖學雜志, 2015, 33(1):97-100.

猜你喜歡
早期診斷頸椎病
頸椎病采用針灸治療的效果分析
X線平片和CT對頸椎病診斷的臨床效果
“四式一運”治療頸型頸椎病30例
CT和磁共振用于頸椎病診斷臨床價值比較
B超診斷早期宮外孕患者30例的臨床分析
CRP和PCT在醫院獲得性肺炎老年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功能磁共振成像在輕度認知障礙患者中的應用研究進展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早期診斷的生化指標檢測
淡漠癥狀對于行為變異型額顳葉癡呆早期診斷的重要價值:1例報道
鈦項圈治頸椎病有科學依據嗎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