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BT對抑郁癥患者睡眠及生活質量的影響

2019-09-28 02:48李蓮子王彩秀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10期
關鍵詞:認知行為療法睡眠抑郁癥

李蓮子 王彩秀

【摘 要】 目的 分析對抑郁癥患者應用認知行為療法(CBT)對患者睡眠、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方法 對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80例抑郁癥隨機分為參照組、研究組,分別給予常規抗抑郁藥物、CBT+抗抑郁藥物,對比兩組治療效果。結果 研究組抑郁評分(16.2±3.1)、睡眠質量評分(11.6±2.8)低于參照組且生活質量評分(76.3±8.2)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 對抑郁癥患者給予CBT對控制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失眠癥狀、提高其睡眠質量、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認知行為療法;抑郁癥;睡眠;生活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9.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0-03--01

抑郁癥是一組因遺傳、神經內分泌、心理學易患素質、應激因素等原因共同作用致使患者出現以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征的心境障礙性疾病[1]?;颊咧髟V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自我認同感低、思維遲緩、注意力障礙、睡眠障礙等多種癥狀,不僅會對患者生理、心理造成消極影響,睡眠及生活質量低下,不及時控制患者甚至會出現自殺、自殘想法,對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脅。有研究表明,認知模式的改變對改善患者心理障礙存在積極意義,認知行為療法在臨床焦慮癥、抑郁癥的治療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就對抑郁癥患者應用CBT的效果及對患者睡眠、生活質量的影響效果進行探討,內容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為我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月間接收的80例抑郁癥患者。納入標準: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中相關評價標準;存在不同程度的失眠癥狀;均邏輯思維清晰,具有思考能力;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溝通、交流障礙者;因其他原因引起的睡眠障礙者;近期接受過其他心理治療者;對研究用藥過敏者。研究組40例,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齡(53.7±4.5)歲,平均病程(4.6±1.2)個月。參照組40例,男15例,女25例,平均年齡(52.3±4.7)歲,平均病程(4.2±0.9)個月。2組患者各項基線資料對比差異不明顯(P>0.05)。

1.2 方法

參照組給予常規抗抑郁藥物治療?;颊呓o予50mg鹽酸舍曲林片(國藥準字號為H10980141,生產廠家為輝瑞制藥有限公司)口服,用藥7d后根據患者病情嚴重程度可適當增加藥量,待癥狀緩解后將藥量調整至最低有效劑量。

研究組同時給予CBT。具體方法:(1)人際關系:對患者家庭關系、經濟情況、相關生活事件、病史等相關信息對患者人格、心理特征進行評估,采用個體輔導的方法加深與患者的溝通、交流,以溫和、耐心的態度告知其抑郁癥出現的原因、表現、危害、失眠癥狀的原因及危害以及CBT的作用、目的、優勢,減輕其排斥、抗拒情緒,增加患者信任度。(2)認知療法 對患者過往生活事件進行仔細分析,可采用夸張式提問、情景模擬、布置家庭作業等方式了解患者在面對生活事件時的認知模式、應對方式、情緒表現,通過講座、播放視頻、圖文展示等多種方式告知患者睡眠是人體正常生理現象,對病情的恢復有促進作用,使其認識到自我認知模式的不合理性,幫助其建立睡眠與床之間聯系的認知,刺激其在見到床后就聯想到睡覺,從而形成睡眠反射。(3)行為療法 根據患者睡眠情況制定合理的睡眠方案,嚴格限制患者睡眠時間,控制患者白天休息時間,在非睡眠時間可適當進行運動,以促進睡眠,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4)放松訓練 為患者營造安靜、舒適、溫度及濕度適宜的環境,指導患者通過深呼吸、播放舒緩音樂、看書等方式放松心情,暫時忘卻心理及生理上的痛苦,減輕心理壓力,從而輕松進行睡眠狀態。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抑郁評分、睡眠質量評分、生活質量評分(用簡明健康調查問卷評估,分值為0-100分)差異。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評估患者抑郁程度,臨界值為17分,分值與患者抑郁程度呈正相關性。睡眠質量用匹茲堡睡眠問卷評分評定,分值與患者睡眠質量呈負相關性。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21.00處理,為計量資料,經t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研究組抑郁評分、睡眠質量評分均低于參照組且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抑郁癥是臨床發生率較高的一種心理疾病,占比約7%-8%左右,對患者生活、工作、社交影響大。失眠是抑郁癥常見癥狀,會加重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影響疾病的治療[2]??挂钟羲幬锸侵委熢摷膊≈饕绞?,但對患者失眠等癥狀控制效果不理想,且長期服用副作用較多,臨床應用存在局限。本次對抑郁癥患者給予CBT治療,效果顯著。CBT是臨床應用率較高的一種心理治療方法,將認知理論與行為治療技術兩者充分結合與應用,重視認知活動對人體心理、行為的影響,通過幫助患者糾正錯誤認知、建立新的認知結構以起到改善其不良情緒、行為的作用。根據患者人格、心理特征給予針對性溝通,告知其疾病、CBT等相關知識,能迅速拉近與患者的關系,贏得患者信任,從而使患者自愿接受并積極配合治療。通過了解患者原有認知模式以及情緒反應,在對患者給予心理支持的基礎上能使患者認識到自我認知模式的不合理性,并激發其主動糾正的心理狀態。心理聯想方法能幫助患者認識到思維活動與情感行為的聯系,使患者在見到床后能聯想到睡覺,從而促進睡眠。有效的睡眠限制能降低患者無效睡眠時間,幫助其形成良好的睡眠規律、習慣,提高其睡眠質量與效率。放松訓練能使患者處于輕松、平靜的狀態,對調節患者情緒、促進睡眠具有積極意義。在本次研究得出,研究組抑郁評分、睡眠質量評分均低于參照組,生活質量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與相關文獻研究得出結果一致,說明對抑郁癥患者給予CBT可改善患者抑郁、失眠癥狀,可作為治療抑郁癥的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綜上所述,對抑郁癥患者給予CBT取得較良好的應用價值,能有效控制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失眠癥狀,在延長患者睡眠時間的同時能提高其睡眠質量與效率,從而促進疾病恢復,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及預后,安全性高,值得被臨床借鑒和推廣。

參考文獻

李軍濤,王艷,劉金,王曉明,墨亞芳,任利民.團體認知行為療法對抑郁失眠患者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019,6(04):509-511.

肖敏,黃金,趙雪.認知行為療法在成人慢性失眠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研究,2018,32(16):2514-2517.

猜你喜歡
認知行為療法睡眠抑郁癥
認知行為療法聯合咪唑斯汀治療慢性濕疹的臨床療效觀察
認知行為療法在大學生心理咨詢案例中的應用
對一例因抑郁癥有自殺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聯合米氮平治療老年抑郁癥的效果及安全性
西酞普蘭治療抑郁癥的療效及安全性
認知行為療法對醫學院校心理危機干預的實驗研究
心理咨詢技術在高校輔導員工作中的應用
早產兒不同體位護理對其心肺功能睡眠呼吸暫停胃潴留影響的臨床研究
ipillow健康睡枕
組織公平對員工睡眠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