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多元文化視野下的民族聲樂教育探索

2019-10-09 03:49張青鴿
北方音樂 2019年15期
關鍵詞:民族聲樂多元文化

張青鴿

【摘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各國文化交流不斷深入,已形成多元文化格局。多元文化視野下,各個國家、各個民族文化交流不斷深化。我國是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國,各個民族有著自己的文化特色與內涵,在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如何發揮我國民族聲樂的足夠魅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課題。本文首先講述了多元文化背景下發展民族聲樂教育的意義,接著闡述我國民族聲樂教育的現狀,分析了當前背景下,我國民族聲樂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在多元文化視野下民族聲樂教育該如何改革。旨在與同行進行交流,共同促進我國民族聲樂的發展,為培養適應多元文化的民族聲樂人才做出些許貢獻。

【關鍵詞】多元文化;民族聲樂;教育探索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我國有56個民族,“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只有百花齊放,才能在文化之林中占有一席之地。民族聲樂是我國文化的瑰寶,它們具備的獨特魅力是無法被替代的。民族聲樂是在中國傳統的聲樂基礎上衍生出來的藝術形式,由不同地域、民族和風格構成,充分展現了我國多民族的文化現狀與文化魅力。民族聲樂具有獨特的旋律、豐富的環境背景以及極具風格的詞曲,這是我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由于西方美聲唱法傳入國內,學院派風格逐漸形成,導致我國民族聲樂逐漸失去它原有的光彩,變得同質化。面對民族特色逐漸喪失的民族聲樂,要及時的進行糾正,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如何保持民族文化的精神與魅力是值得研究的課題,本文做出如下闡述:

一、多元文化背景下發展民族聲樂教育的意義

民族聲樂是富有民族特色與時代特色的音樂藝術,從中國民間聲樂與歐美唱法中吸取非常多養分,逐漸形成了具有獨特風格的表現形式。我國是由多個民族共同組成的國家,地域遼闊,人口分布廣泛,不同地域不同環境造就了不同風格的民族音樂形式的形成。在這些民族聲樂作品中,展現了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對生活的感悟,民族特點鮮明,個性豐富,極大程度上表現了民族文化內涵[1]。

在全球化逐漸發展的當下,多元文化對我國民族文化形成沖擊,在進行文化融合時,民族文化逐漸失去它原有的樣貌,不再富有民族特色,更多的是千篇一律的唱法,這很明顯不能展現我國豐富的民族文化。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發展民族聲樂教育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保持民族聲樂特色。進行民族聲樂教育能夠幫助學生了解我國民族文化的起源與發展,加深對民族聲樂的理解與解讀,使其真正明白學習民族聲樂的重要使命,讓其能充分體會到民族聲樂的魅力。民族聲樂特點與個性鮮明,要深刻理解聲樂背后的文化背景與環境背景,才能更好的領會作品中的豐富內涵。

發展民族聲樂。繼承只是學習的第一步,發展才是保持民族聲樂生命力的重要所在。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發展民族聲樂教育一來能夠借助文化交流促進民族聲樂的發展,二來能夠在文化融合的過程中加強民族文化的創新。我國的民族聲樂具有其鮮明的民族特色,如果能夠在多元文化交流中,借助文化潮流的力量,一定能夠得到極大的發展[2]。

展現民族聲樂魅力。我國民族聲樂能夠憑借其自身的優勢在多元文化中大放異彩,在多元文化背景下發展民族聲樂教育能夠展現我國民族聲樂的魅力,提高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通過學習民族聲樂的發生發展,了解作品中蘊含的豐富情感,感悟國家發展的驕傲,多元文化背景能夠幫助民族文化發揚光大,能夠將民族唱法傳播到國外,體現我國的文化自信。

因此,在多元文化背景下,推行民族聲樂教育具有積極意義,這一舉措不但能夠加強我國民族聲樂的發展,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我國民族聲樂在國際聲樂的地位與影響。

二、我國民族聲樂教育的現狀

民族聲樂是具有“原生態”標簽的藝術,其是源于民間的由非聲樂專業人員創作并同時具有豐富的民族特色的表現形式,“原生態”的標簽是為了引起多方關注,使得人們能夠意識到其的獨特性,能夠加強對民族聲樂的保護以及尊重。1920年以來,歐洲文化不斷影響我國的演唱風格,并逐漸在國內形成學院派風格,產生了“民族演唱方法”。這個方法的本質目的是提高民族聲樂唱法的科學性,實施過程中,卻將這一唱法設立成考核標準,這就直接導致很多高校對民族聲樂的學習都遵循這一唱法進行。問題是我國民族聲樂是不同地域、不同環境下創作出來的作品,蘊含的文化內涵與民族特色是無法用一套“標準”展現出來的。我國民族聲樂作品中表現了各個民族的生活習俗,語言特色以及文化傳統等,西方美聲唱法不能統一的覆蓋豐富的民族文化,這是不科學的。盡管這一唱法促進了民族聲樂的發展,但長久來看,這一做法是逐漸將極具文化特色的民族聲樂的靈魂抹去,形成一套“千人一聲”的現狀,在演唱中破壞了聲樂作品的民族風格以及所蘊含的文化特色、文化個性[3]。

新中國成立初期,從西方留學歸來的教師將西方美聲唱法應用于民族聲樂教學。僅僅考慮了西方是科學的、先進的,沒有結合我國民族聲樂的特點,生搬硬套地將演唱技巧強加于民族聲樂教育。由于當時西方美聲唱法是主流,各種比賽與教學均是以此為標準,慢慢的民族聲樂特色被消磨[4]。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國力逐漸強大,對于文化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逐漸意識到我國民族文化的寶貴與魅力。民族聲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縮影,聯系著傳統文化的發生與發展,聲樂作品中蘊含著我國多個民族的文化內涵,表達著我國多民族的文化自信,這是西方美聲唱法不能表現的。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國民族聲樂教育存在的問題

隨著人們對民族聲樂的逐漸重視,聲樂教育也不斷進步,教育方案與模式也在不斷的改革,各高校還設立了民族聲樂教育專業,出現了很多優秀的民族聲樂教師,為更新我國民族聲樂教育提供人才。民族聲樂教育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在發展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簡要列舉三方面。民族聲樂理論研究不深入:近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隨著發展還有人們對音樂作品的審美能力與鑒賞能力。這就要求民族聲樂有扎實的理論基礎,只有這樣才能在此基礎上進行創新,創作出符合人們審美的聲樂作品。而當前很多高校的聲樂教育理論研究不夠深入,過于注重表現形式問題,而忽略了理論的教學與研究。在日常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僅僅通過簡單的示例作品講述作品的創作理論,從而推演出一套普適性的教學規律,這樣的教學方法是極其不科學的,各個民族的聲樂作品都有其非常鮮明的民族特色,普適性的理論不能概括各個民族的聲樂作品,學生不能奠定扎實的理論基礎,更談不上發揚與發展[5];專業與文化課程脫節:我國民族聲樂教育最顯著的短板就是與文化課程嚴重脫節,這就直接限制了民族聲樂文化的發展,學生在專業課程上學習聲樂技巧,與其他的文化課程分離開來,不能有效的進行結合,從而限制了學生的思維,嚴重降低了學生的創新性。學習過程中,各個學科是相互依存的關系,沒有一門課能夠獨立于其他學科而存在,將聲樂教學與其他文化課程分開,學生在理論基礎上不能受到自然哲學的熏陶,縮小了學生的知識面,不利于民族聲樂的發展;民族聲樂文化與傳統文化脫節:雖然當前我國很多高校都已經設立了民族聲樂專業,但教育方法依舊遵循西方教育體系。西方的聲樂教育體系是適用于西方詞曲的演唱風格,我國的民族聲樂是經過地域、文化與風俗形成的,具有豐富的民族特色與鮮明的文化個性,將西方聲樂教學方法應用于民族聲樂教學是將傳統文化與民族聲樂分離開來,不能體現我國傳統文化的風格與魅力。多元文化的視野下,民族的即是世界的,但依然要保持我國民族聲樂的鮮明特色,堅持傳統文化的傳承,向國際友人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實現真正的文化自信[6]。

四、多元文化視野下民族聲樂教育改革措施

我國民族聲樂文化歷史悠久,在經歷外來的多元文化沖擊后,勢必要做出一些改變。為了順應社會發展需要,在民族聲樂教育中要不斷改革創新,豐富民族特色,加強民族文化傳承。音樂是文化載體之一,其能夠表達勞動人民的智慧,蘊含著各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將極具特色的傳統文化傳達開來,因此,更好的傳承民族聲樂對發揚我國傳統文化具有重要意義[7]。針對如何在多元文化視野下改革我國民族聲樂教育提出以下觀點。加強理論學習,提高對民族聲樂的教育意識:聲樂的教學要適應社會發展的潮流,社會發展勢必會帶動文化的發展,在多元文化沖擊傳統文化的背景下,要想更好的發展民族聲樂,就必須要加強民族聲樂的理論學習,扎實理論功底,提高對民族聲樂的教育意識與責任感。學習理論知識能夠加深對民族聲樂作品的理解,也能夠從源頭上了解民族聲樂作品的優劣所在。其次,加強意識能夠幫助提高對民族聲樂的認可度,只有從心里真正的認可民族聲樂的魅力,才會思考如何將其發揚光大[8];加強教師培訓:聲樂教師對學生的影響程度是非凡的,對于接觸民族聲樂的學生來說,優秀的教師能夠更好的引導學生在聲樂道路上越走越遠。要加強民族聲樂教師的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選拔標準,優中選優,提高教師的整體素質。同時加強教師之間交流,分享優質教育理念,拓寬視野,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從而提高聲樂教育成效;聲樂教育與時俱進:聲樂是文化的載體,而文化是在不斷改進與變化的,要在堅持文化自信的同時提高聲樂的傳播性,重新定位民族文化該有的位置,轉變教育理念,找到適合當下文化發展趨勢的聲樂教育模式。

五、小結

多元文化雖然對我國民族聲樂造成一定的沖擊,但這也是一個機會,民族聲樂教育要把握住文化交流的機會,促進民族聲樂的創新與發展,不斷與多元文化進行融合,形成具有獨特魅力與民族特色的聲樂形式,向世界展示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參考文獻

[1]賓薇婷.淺析多元文化視野下的民族聲樂教育探索[J].黃河之聲,2019(4):16.

[2]崔一騫.論多元文化視野下我國民族聲樂教育的發展取向[J].北方音樂,2019,39(2):1-3,16.

[3]杜青云.淺析多元文化視野下的民族聲樂教育探索[J].才智,2019(3):154.

[4]黃文專.多元文化視野下高校聲樂教育的實踐與探索[J].改革與開放,2018(16):126-127,131.

[5]娜響.多元文化視野下的民族聲樂教育探討[J].藝術評鑒,2018(3):91-93.

[6]馬笛.淺析多元文化視野下的民族聲樂教育探索[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194,196.

[7]崔麗霞.多元文化視野下的民族聲樂教育探索[J].藝術科技,2017,30(2):393,352.

[8]俞嵐.多元文化視野下的民族聲樂教育探討[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6,32(8):130-132.

猜你喜歡
民族聲樂多元文化
基于多元文化背景的藝術理論課程教學模式略論
多元文化語境下的民歌之功能
論教育與多元文化的關系
民族聲樂教學中男高音歌唱的技術訓練與能力擴展
論民族聲樂的科學訓練
多元文化格局中的民族聲樂教育
民族聲樂的演唱風格與方法
淺析BJD人偶的藝術性
現代室內設計的多元文化表現探究
探究我國音樂發展的“多元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