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學前教育聲樂教學中的“兒童歌曲演唱法”初探

2019-10-09 03:49王玨玉
北方音樂 2019年15期
關鍵詞:聲樂教學教學目標學前教育

【摘要】基于學前教育聲樂教學中的“兒童歌曲演唱法”,本文就兒童歌曲特點,圍繞三點進行分析:精練簡單,節奏連貫,傳唱性較強?;诖?,對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存在問題及學前教育聲樂教學中的“兒童歌曲演唱法”應用策略,進行探究,希望對教學活動開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兒童歌曲演唱法;教學目標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隨著教育事業發展,人們對幼兒教育重視程度逐漸提高。在學前聲樂教學中,應用兒童歌曲演唱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掌握聲樂技巧,對學生音樂素養培養具有促進作用。本就學前教育聲樂教學中的“兒童歌曲演唱法”進行分析。

一、兒童歌曲特點

(一)精練簡單

兒童歌曲,與其他歌曲不同,旋律簡單,用詞簡潔且重復[1]。幼兒在聽的過程中,比較容易理解。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可以產生不同的想象,對學生思維能力與想象能力形成具有促進作用。雖然兒歌的組成比較簡單,但是相同的歌詞會出現不同的寓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體會到其中蘊含的寓意,還便于理解記憶,對學生學習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二)節奏連貫

音樂作品中,節奏和力度的變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培養學生音樂樂感與素養的重要內容。兒歌具有較強的音樂力度、節奏連貫性也比較明顯,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快速掌握其中的節奏。兒歌與其他種類歌曲不同,具有明顯的節奏感,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快速記憶,并跟著哼唱。

(三)傳唱性較強

兒歌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會調動一個成年人的興趣。聽兒歌的時候,成年人也會感到輕松愉悅,甚至會一起哼唱。在生活中,兒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的重要措施[2]。由此可以看出,兒歌具有較強的傳唱性,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耳熟能詳的歌曲,如《兩只老虎》《小星星》等等,其旋律簡單且非常美妙,容易學會。

二、學前教育聲樂教學存在問題

教育事業發展,推動學前聲樂教育發展,為音樂發展奠定基礎。但是在實際教學中,聲樂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教學效果十分不理想。

(一)學生基礎能力有待提高

學前教育中聲樂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使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學習習慣。但是在聲樂教學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教學活動無法開展,由于學生音樂基礎知識較差,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會采用專業的教學方式開展聲樂教學,導致基礎差的學生無法跟上教師教學進程[3]。由于這種教學方法的應用,增加了學生學習難度,無法實現聲樂教學的意義。

(二)忽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

不僅需要向學生傳遞聲樂知識,還應引導學生在實際問題中應用,進而提高學生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但是在目前教學中,可以發現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過于強調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忽略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將理論知識應用在實際問題中,對學生綜合素質提升十分不利。

(三)教學內容單一

在學前聲樂教學中,教師應用傳統教學觀念,將教材作為教學中心,基于此開展教學活動。在課堂教學中,過于強調理論知識教學,忽略了學生思維能力與音樂學習意識的培養[4]。

(四)教材不完善

學前聲樂教學中,教學材料的選擇具有較大的局限性。很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依賴教材完成教學,由于教師專業素質較差,在教學的過程中,無法考慮到學生學習狀況與這一時期學生需求,在選擇歌曲時,無法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對學生音樂素養與演唱能力培養十分不利。

三、學前教育聲樂教學中的“兒童歌曲演唱法”應用策略

(一)完善教材

在學前聲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應該完善教材內容,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計教材內容,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會到快樂,進而主動參與學習中,實現兒童歌曲演唱。在學前聲樂教學中,教師應選擇實用性較強的歌曲,結合學生認知情況及學習規律,進行針對性教學,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能力[5]。

(二)明確教學目標

在學前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大綱要求及學生實際學習情況,設定教學目標,使學生在學習中提升自身水平,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思維能力不同,對音樂學習的速度也就不同,教師可以采用分層教學法,引導學生學習,在此基礎上,設計教學目標,引導學生學習,以此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掌握歌曲演唱方法,并在實踐中提升自身。

(三)融入情感教育

在聲樂教學中,融入情感教育,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態度,使學生養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態度,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將自身的情感融入演唱中,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表演習慣,以此提高學生演唱質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將情感融入其中,為學生樹立榜樣,在無形中影響學生,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情感融入,以此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四)掌握科學兒歌演唱方式

在兒歌演唱的過程中,應掌握正確的演唱方法,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如何唱兒歌,進而提高學生學習水平。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學會發聲。在唱歌的過程中,注意學生呼吸的次數,引導學生利用胸腹式聯合呼吸法,使學生掌握爭取的發聲方式,并在實踐的過程中,學會調整氣息,注意旋律的變化,以此增加演唱的技巧,可以表演的感染力。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可以掌握演唱方式,還可以提高演唱水平,對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具有促進作用。

(五)豐富教學資源

在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將現代信息技術融入教學中,引導學生學習,以此提高教學質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教學,將兒歌以視頻動畫的方式在展示給學生,引導學生學習。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學前教育聲樂教學中,教師應該重視兒童歌曲演唱法的應用,引導學生參與學習中,并在學習中與教師互動,以此提高學生學習效率,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在教學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進行教學,使學生在學習中體會音樂學習的樂趣,以此提高學生學習質量,培養學生音樂素養。

參考文獻

[1]林敏丹.淺談高職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中視唱練耳與聲樂演唱的內在聯系[J].黃河之聲,2018(24):74-75.

[2]薛敏.兒童歌曲演唱技巧和要點[J].北方音樂,2019,39 (1):75-76.

[3]張黎黎.高校學前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模式與教學標準研究——以安徽省為例[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18,26(12): 109-113.

[4]徐紅磊.聲樂教育理論與實踐應用——評《學前教育聲樂基礎理論與教學實踐》[J].江西社會科學,2018,38(12):7.

[5]王瑩.學前教育聲樂課中的“兒童歌曲演唱法”的運用[J].才智,2018(24):158.

作者簡介:王玨玉(1988—),四川省雅安市人,講師,研究方向:學前教育。

猜你喜歡
聲樂教學教學目標學前教育
《孔乙己》連續性教學目標撰寫及教學活動設計
論流行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新理念下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有效性分析
淺論五年制師范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管理
提高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實效性的策略
透過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圓周運動》 教學
論語言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引領藝術
女子中專班級管理共性問題與解決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