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輸出驅動假說在英美文學課程中的應用探究

2019-10-11 04:02張蕾
科技視界 2019年22期
關鍵詞:英美文學評價機制

張蕾

【摘 要】“輸出驅動假說”理論在能使英美文學教學從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中走出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與語言輸出能力。此種新型閱讀教學模式立足于輸入,并將課堂輸入與課后自主輸入結合,有步驟分階段地對學生語言輸出進行指導、分析和評價,為大學生英美文學學習能力提升奠定良好基礎。為此,本文對輸出驅動教學法在英美文學教學實踐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旨在更好地提升英美文學課程教學效率。

【關鍵詞】輸出驅動;英美文學;評價機制

中圖分類號: H319.3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2-0125-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2.055

1 英美文學教學模式現狀

語言的功能包括交際功能、思維工具功能和文化載體功能,因此,語言教學內容應當涉及此三方面能力的培養,即語言知識與技能、文化知識和思維能力。(英語語言學習既有實用的功能,即交際功能,又有著重要的文化功能,即語言的文化性,二者缺一不可。近年來,由于迫于就業壓力,高校和英語專業的學生都更注重實用功能,無論在課程設置還是學生學習側重方面來說,商務英語、實用筆譯、口譯等課程都受到了較大的重視和青睞,而英美文學課程,作為學習文學知識、提高人文素養的文化課程,其重要性沒有得到足夠重視。

通常,高校英美文學課程設置在大三兩個學期,每周兩個課時,而英美文學史歷時久遠,作家作品繁多,要在如此有限時間內完成這門課程,必須改變傳統的教師‘布道式教學模式,教師和學生能夠科學合理地做好輸入為基礎,語言輸出為目的和導向的課程改革,探究新的英美文學教學模式。

2 Swain的語言輸出假說

語言學家Swain提出輸出假設理論,她認為可理解性輸出是語言習得過程中必要的環節,要使學習者成功地習得語言,不僅依靠大量充分的可理解性輸入,還需要語言學習者進行大量的語言輸出練習,通過語言的使用和評價機制意識到自己使用的語言和目的語之間的差距和不足,對語言輸出不斷修正,才能使語言輸出能力得到提高??衫斫庑暂敵鲈谔岣邔W習者語言能力的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有助于學習者檢驗目的語語法結構和詞匯,檢驗語言使用得體性,促進語言運用的自動化,從而有效地促進二語習得。Swain進一步強調了輸出的核心作用,“學生沒有表現出像本族語者一樣的產出能力,不是因為他們的可理解性輸入不夠,而是因為他們的可理解性輸出有限。這種局限性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沒有給學生足夠的在課堂環境下使用目標語的機會;二是學生的語言輸出能力沒有得到有力的推動?!?/p>

3 輸出驅動教學法的應用

3.1 首先,要有足夠有效的輸入

課堂教師講授的內容科學選擇,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必須是“可理解的輸入”內容,這是學生“可理解輸出”的基礎,所以要選擇難度適宜的閱讀材料,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高效地進行文學史材料閱讀和文學作品閱讀、賞析。教師結合文學史及文學經典理論進行備課,授課中把文學史、文學理論穿插在作家及作品介紹中,以實現“作品、文學史、文論”的結合。為增加輸入材料的趣味性,教師在課件中增加了圖片、名人名言,并結合文學作品的題材采用不同的輸入方式,例如講授詩歌時播放朗誦的音頻,講授小說或戲劇時播放電影改編的視頻。

把輸出驅動理論應用于英美文學課程,教師需要靈活運用文秋芳教授提出的“綜合技能教學法”,利用多媒體網絡現代技術,對課程內容加以有效整合,幫助學生實現有效輸入,幫助學生實現了有效輸入。在平時課堂表現中,學生積極性明顯提高,其口語、寫作、翻譯水平也得到很大提高。多媒體技術使輸入更為直觀、生動,對輸入效果也起到促進作用。例如在賞析《貝奧武甫》時,原文比較晦澀難懂,教師可以使用圖片和電影視頻資料等手段,讓學生對中古時期的英國社會面貌有直觀的了解,從而更好地了解故事背景,對理解故事情節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3.2 輸出模式探究

任務的輸出形式也可以是豐富多樣的,從不同方面考查學生的口頭輸出能力、書面輸出能力、文學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等等。在任務完成階段,即輸出階段,教師需要進一步指導,首先,指導學生充分利用不同的信息資源,比如下載文獻資料以及利用網絡資源豐富輸出的信息量,同時做到去偽存真學會選取真實有效的信息進行加工。

學生查詢、整合信息的過程就是把文學文化經典和現代化媒體的教學方式及信息化社會的多元文化有機結合的過程,也是積極主動參與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提高學生思維能力、閱讀能力、語言口頭、書面輸出能力的過程。

輸出方式形式變換可以激起學生的興趣。書面輸出可以以文學評論、文學歷史背景分析、詩歌賞析等形式,書面輸出可以很大程度上考查學生的語言水平、用詞準確性和文學素養。

輸出驅動教學實踐可以分為三個階段:輸出任務的設定、輸出成果提交和展示以及輸出結果評價。在這三個階段中,教師的指導在任務設定布置以及輸出結果評價中占有重要作用。

首先,在任務的設定和選擇階段,教師應該讓學生做到充分的知識輸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利用各種學習資源,讓他們能夠充分利用自己的聽說讀寫譯各方面的技能。任務設定階段,教師會根據語言水平將學生劃分為幾個小組,每組5-6個人。教師根據學生知識背景和語言水平來合理地進行任務的設定,做到由淺及深、由表及里并且與課程內容必須緊密結合,任務的形式可以豐富多樣以提升學生完成任務輸出的興趣。例如,在做輸出實踐的早期階段,可以設定文學背景講解的輸出任務,此類任務可以通過信息收集整理、資料整合等手段較為容易地完成。

為提高學生介紹作家和賞析作品的質量,教師采用任務型教學法布置任務,課前給學生印發美國文學史及作家的其他作品,并對學生提出完成任務的具體要求,前兩種問題在課堂上討論完成,最后一種有難度的問題由學生自由分組,課后制作課件,在下一次課中演示。學生在演示時,表現出可喜的批判性思維和對作品較好的理解。學生根據興趣任選一題寫讀書報告。課后,由淺及深,教師會發現學生的表現遠遠超出平時的水平,這是因為輸入時材料的選取及教師的幫助降低了輸入的難度,增加了趣味性,任務的具體化,問題的梯度使學生準備充分,增加了演示的信心和成就感。

猜你喜歡
英美文學評價機制
淺析英美文學的精神價值和現實意義
語文綜合性學習探究
職業素質培養下的大學生創業就業教育模式構建
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學探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