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資源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理論課程中的運用

2019-10-14 15:43譚小貝
藝海 2019年8期
關鍵詞:藝術史藝術設計博物館

譚小貝

〔摘 要〕目前,大部分的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開設了藝術理論課程,但對史論課程的重視程度還不夠,認為高職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理論“夠用”就行。理論課程的教學也帶有很多的敷衍成分,學生的學習興趣不濃。筆者作為高職藝術理論課程教學的教師也感到問題的嚴重性,希望通過各種嘗試去改善藝術理論課程教學的現狀,通過對博物館藝術資源的充分利用,去提升藝術理論教學直觀性和趣味性,以此來表達筆者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理論課程的改革的期待。

〔關鍵詞〕博物館資源;藝術理論課程教學

一、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理論課程的重要性及教學現狀

理論課程對高職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它對學生擁有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和提升學生專業設計理念的必要性是不容忽視的。雖然在設計實踐中不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卻在學生成長中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

目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課程開設中偏重于實踐,使得理論課程處于尷尬的地位,藝術鑒賞、風格分析和圖像辨識等基本訓練課程逐漸邊緣化甚至消失。最明顯的問題就是很多院校都把理論課稱作為可有可無的點綴性課程。甚至形成“學藝術的,文化不重要”的暗示。在師資培養、設備投入、教學管理、成績考核等方面都被邊緣化,導致理論課程中教學雙方的形式化、應試化問題日益凸顯,大大減弱了理論課程應有的價值。甚至連老師都不愿意上理論課,原因在于,學生興趣不濃,對教師知識廣度和深度的要求都很高。理論課強調思維訓練和綜合素質的提升,需要較長的實踐才能被學生掌握和運用。

理論課程的特點是強調知識的理論性和系統性。目前,絕大多數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理論課程教學普遍仍是以講授法和理論知識點灌輸為主,深入的案例分析和主題討論還較為缺乏,同時與其他專業課程的聯系也較少,容易使學生感覺到知識體系的孤立與封閉。教學仍是教師網上查找圖片資料做成PPT ,然后在課堂上照本宣科,或因缺乏必要知識體系支撐而天馬行空。而且,因各種硬件的原因,這些影像資料或圖片資料的清晰度和色彩還原度都很難得到保證。如,在講印象派的色彩的時候,老師電腦顯示的色彩和學生屏幕上看到的色彩是完全不同的,色彩、光線、筆觸都無法講解,造成不可避免的“誤解”。如果能在課堂之外,與博物館、美術館形成良好的互動,盡量做到原作欣賞的話,教學效果將會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湖南省博物館藝術理論教學資源的梳理

湖南省博物館可以說是一部活的藝術史,藏品種類眾多。館藏文物18萬余件,其中馬王堆漢墓出土文物、戰國楚文物、商周青銅器、歷代陶瓷(尤其是長沙窯)、歷代書畫藝術品獨具特色,反映了湖南的歷史、藝術和文化的發展軌跡。為了充分展示這些文物瑰寶,湘博人科學深入地挖掘文物的內涵,利用現代陳列藝術,精心打造了“長沙馬王堆漢墓陳列”和“湖南人——三湘歷史文化陳列”兩個基本陳列和青銅、陶瓷、書畫、工藝4個專題展館來展示人類優秀文化遺珍。

其中,馬王堆漢墓出土了700余件工藝繁復的精美漆器,反映了漢代髹漆業的輝煌成就;500多件織精繡美的絲織衣物,力證了西方文獻中“絲國”的記載;逾50篇“百科全書”式的簡帛文獻,傳承了先哲們的學識與智慧;詭譎奇幻的彩棺帛畫,蘊含了漢代的升天幻想及永生渴望;宛如夢中的千年遺容,創造了人類防腐技術的奇跡,馬王堆漢墓是人們了解2200年前社會風貌的窗口,被譽為漢初歷史文明的標桿。

曾經教科書上、圖片里、科普性的藝術史知識在如今這個互聯網時代只需點擊一下鼠標或觸摸一下顯示屏即可得到與分享,這樣的藝術史知識對每一個學習者來說都是冰冷的、死去的、易逝的,博物館展現了一種鮮活的、差異的、活生生的可視、可聽、可感的全新藝術史。

其次,湖南省博物館還通過不斷引進和推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臨時展覽,向國內外公眾全面地展示與傳播湖湘文化,介紹世界文明與優秀文化。

為提高觀眾的鑒賞水平和參觀興趣,湖南省博物館針對不同的對象提供不同層次、不同形態、不同類別的教育服務,比如:專題導覽、講座、會員、家庭主題日、教師沙龍等,積極構建完善、立體的博物館教育體系。

此外,湖南省博物館一直以來非常重視館藏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運用“創意產業”理念,將館藏資源轉化為文創產品。作為藝術設計類專業,博物館創意產業的研發理念可以成為我們的重要的教學資源。同時,博物館積極結合外部資源,充分發揮自身的品牌資源、藏品資源、項目資源、場地資源和產業經營引導方向上的優勢,形成了新館公眾服務與文化創意策略及產品開發識別系統,并立足市場,系統分析受眾數據,開展消費者與觀眾分析,制訂文創策略和開發理念,開展品牌規劃、知識產權保護等宏觀層面的研究與探討。

三、博物館資源在理論教學中的課程化轉化形式

目前,高職藝術設計專業理論課程教學中,老師素材選擇基本上都是圖片資料,忽視了博物館和美術館在理論課程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學生也習慣于瀏覽這些二手的圖片資料,不會花時間和精力去博物館近距離觀察和感受原物。

1、學習方式

(1)現場參觀

把學生帶進博物館和美術館,讓他們直觀感受到這些彩陶、青銅器、書畫以及各種建筑構件和家具帶給他們的視覺體驗,可以彌補學校教學中直觀性差的不足。學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進行學習,如觀看、現場寫生、聆聽講解和講座、參與討論等方式,可以激發學生對藝術作品及創作者更深層次的理解。當然,實際操作過程并不是把學生帶進博物館就放任自流了,除了學生自身的探究性學習外,教師還應該明確此次教學的方案、目標和實施方式。進博物館之前就要將此次參觀的主題和內容相關資料準備好,有針對性地給學生做知識儲備,并從自身所學專業的角度出發進行專業的參觀和描摹。

(2)電子及網絡資源

湖南省博物館除了常規展覽外,在官方網站平臺還有豐富的網絡資源和研究文本,與社會公眾形成了良好互動,在公眾心目中樹立了一個高水準的專業展示傳播機構的形象。近年來,湖南省博物館先后承擔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國家科技支撐項目,以及一系列國家文物局重點課題,還系統地出版了《湖南省博物館館刊》《湘博志》等書刊以及重點展覽圖錄,這些都可以作為我們課程教學所需要的第一手資料。

2、成果呈現及評價形式

在傳統的理論課程教學中,作業都是以抄抄寫寫的方式呈現出來的。當學生走進博物館后,他們的感受不一樣了,書本不再是他們學習的唯一載體。學習成果也不應該還是抄寫書本上的東西,而應該有自己的見解。這時,可以要求學生以視頻或PPT的形式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或者將自己的學習成果轉換成講義的形式,回到課堂后進行講解和闡釋。教師在評價學生學習成果的時候,也不再局限在試卷上的那個數據上,而應該綜合考慮學生的參與程度和作業完成情況。

3、教學案例

筆者作為一線教師,深切地感受到有必要將“圖片中的藝術史”“教科書中的藝術史”真正還原為“博物館中的藝術史”,將“藝術史知識的傳授”轉變為“藝術史與藝術經典作品的沉浸體驗與現場研討”。通過在場的視覺、聽覺、觸覺甚至嗅覺、味覺去充分感受藝術史的“經典”,用最真切的體驗去完成每一個在場者自己的藝術史摹寫。以下為筆者在《美術鑒賞》課程中所做的教學嘗試。

課題:陶瓷藝術

課前準備:教案 課件 文字資料

教學目標:了解中國陶瓷藝術發展歷史;掌握各歷史時期陶瓷藝術的造型工藝和裝飾藝術。

學習過程:教師課堂講解陶瓷藝術的發展歷史、造型工藝和裝飾藝術。

拓展學習及作業:自行去湖南省博物館參觀,重點參觀陶瓷展區。參觀回來后進行交流、總結,繼續查找相關資料,撰寫考察報告,制作PPT。在博物館選一件自己喜歡的陶瓷藝術作品作為重點進行研究和資料整理,下節課進行分析講解。

教學小結:通過博物館參觀學習以及后續的資料整理和交流總結,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增強了,把純粹的理論課程的學習過程變成了探究式的學習過程。學習效果顯著。但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交通問題,學生往返學校與省博物館之間,花費的時間比較多,縮短了實際在博物館參觀的時間。另外,因新湘博開館不久,參觀人數太多,比較擁擠,學生無法有針對性地對某件或某幾件藝術品進行欣賞和探討。再次,在課時安排上,無法統一時間一起參觀,只能學生陸陸續續自行參觀。但作為一種新的學習體驗,學生已經從中獲得了學習的快樂。

結 語

在全球化與多元文化格局的今天,在阿瑟·丹托提出“藝術史終結”之后的后歷史時代里,藝術史必然需要發展出一種新的話語表述方式,以適應于隨著新媒體、新技術而出現的新的視覺表現方式,而傳統的高校藝術理論課堂也有必要來一次對學生培養方式優化升級改革的創新性嘗試——即將學生帶入一個充滿“體驗感”的博物館現場進行現場學習。相信通過這些設想與嘗試會對中國高校藝術專業學生的藝術史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有跨越式的提升與開拓,同時,也為高職藝術教育近年來大力推進專業培養和藝術史教學方式的改革與優化工作提供一種可行性與有效性的實踐途徑。

參考文獻:

[1]吳鏑. 館校攜手合作,構建實踐課程[J]. 中國校外教育, 2011(8)

[2]徐青, 何磊. 地方博物館美術教育資源的開發和利用--以安徽博物館為例[J]. 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版), 2014(8)

[3]黃曉麗.內蒙古博物院美術資源的開發與利用[D]. 內蒙古師范大學, 2011.

[4]盧紅月. 學校美術教育與博物館教育合作的研究[D]. 華南師范大學, 2005.

[5]胡清媛. 中國博物館藝術教育現狀研究[D]. 南京藝術學院, 2011.

[6]黃可揚. 我國綜合性博物館藝術教育新形式探索[J]. 美術教育研究, 2014(13)

項目基金:湖南省“十三五”規劃課題《博物館資源在高職藝術設計專業課程化研究——以湖南省博物館為例》 (課題編號:XJK016BZY009)

猜你喜歡
藝術史藝術設計博物館
中國寶玉石(2020年4期)2020-09-23
《花月夜》
紙的藝術史
博物館
毛扎扎藝術史
獅子與西方藝術史 下
獅子與西方藝術史 上
露天博物館
環境藝術設計中的“混沌之美”解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