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筷子,大健康你的筷子用對了嗎

2019-10-18 01:29單瀅
祝您健康 2019年10期
關鍵詞:共餐筷子螺桿菌

單瀅

筷子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必備餐具,我們幾乎每一餐都離不開筷子的陪伴??曜优c我們的飲食生活形影不離,選擇健康材質的筷子,并做好科學的維護,將對我們的健康大有裨益,反之可能會“禍”從口入,給一些疾病帶來可乘之機。

什么材質的筷子更健康

中國的筷子文化源遠流長,最早可以追溯到殷商時期??曜赢敃r稱為“箸”,毛竹是其主要材料。經過歷史的變遷,逐漸出現了由獸骨、金、銀和象牙制作而成的筷子。到了漢魏六朝時,筷子得到普遍的應用,且制作越來越精良。傳統的筷子是用竹子、雪松、白檀木、柚木、松木加工而成的。到了唐宋時期,筷子成了身份的象征,金筷、牙筷、玉筷受到推崇。到了明代,“箸”才逐漸被稱為“筷”。

時移世易,牙骨筷、玉石筷、陶瓷筷等已漸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目前市面上售賣的筷子品種主要有:不銹鋼筷、密胺筷、小麥秸稈筷和竹木筷。它們共同的優點是:結實耐用、經濟、易清潔,但也有各自不同的弊端。

不銹鋼筷容易傷害牙釉質,且導熱性佳,不適合老人和兒童。如果使用了廉價材料,筷子中還容易殘留錳、鉛、鎘等重金屬,會為人體健康埋下隱患。

密胺筷和小麥秸稈筷的材料均為塑料,雖然經過了食品級測試,但如果長期接觸高溫,特別是高于120℃的環境,或長期接觸酸性環境,都會加速有害物質的析出。因此,應避免使用這兩類筷子食用油炸和燒烤食物。

竹木筷則沒有上述弊端,因此,選購筷子時,應以竹筷為首選,其次是表面只涂一層生漆的本色木筷。經過雕花、彩漆等加工手段的筷子會增加健康風險,不建議使用。

筷子應如何正確維護

筷子也有保質期。長期處于潮濕、油膩的環境,以及清潔時的反復搓洗,都會使筷子用久后出現磨損、凹槽、裂紋,造成食物殘渣、油漬水漬的滯留。如此一來,用久后的筷子就會成為致病微生物滋生的最好“溫床”,特別是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和黃曲霉菌等,前三者常會引起食物中毒,黃曲霉菌則會引起肝臟急慢性病變,并具有強致癌性、致畸性。

因此,再喜歡的筷子,用久后也要及時丟棄。建議至少半年更換一次筷子,如果發現筷子顏色變深且刷洗不掉,出現非竹木本色的斑點,或出現刮痕、磨損、變形、掉漆,看上去很潮濕,聞起來有明顯酸味,就要及時更換。

合理的日常維護可以延緩筷子磨損的速度,使用筷子時,應避免咬筷子,避免用筷子煎炸食物,清洗時不要使用酸堿性清潔液清洗,清洗后應干燥保存。

筷子應當如何正確地清洗?首先應當用洗潔精浸泡,并一根一根地搓洗,再用流動的清水沖洗,瀝干擦干后頭朝上放入鏤空筷簍,存放于通風干燥處。每周使用消毒柜進行紅外、臭氧消毒,或進行沸水高溫蒸煮(5分鐘以上)消毒更佳。

外賣一族,備一雙屬于自己的筷子吧

一次性筷子的發明和廣泛使用,原本是為減少乙肝等傳染病傳播而被提倡的,一度被視為健康時尚的文明標志,是人類社會生活節奏加快和社會服務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的原料來自人工種植的速生林木、經濟林木和其他邊角廢木料。還有部分一次性筷子是用竹子所制造,不存在環保問題。

國家專門為一次性筷子制定了專業標準的生產規范,因此如果是從正規途徑購買,一般不會存在安全問題。但近年來,某些餐館為了降低成本,專門采購小作坊生產的一次性筷子。超量的工業硫磺、滑石粉、石蠟、雙氧水殘留等化學物質會嚴重損害人們的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和血液系統。超過保質期或使用過的一次性筷子,如果回收再利用會滋生大量微生物,會給就餐者帶來更大的健康隱患。

隨著工作、生活方式的改變,外食和外賣一族越來越多,自備餐具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實在不便,就要注意對餐廳或外賣中的一次性筷子進行辨別,具體應該如何做呢?

合格的一次性筷子帶有原材料本身的木香或竹香,如果有刺鼻性的酸味,說明可能有硫磺殘留;若有墨綠色或黑色斑點,筷子可能已發霉變質;若長度比正??曜佣糖壹?、易折斷,或兩根筷子不能并攏放在一起,這些筷子可能是經過了二次回收與加工。

需要注意的是,高溫消毒要真正達到效果,必須同時具備溫度、時間兩個條件。致病性大腸桿菌、沙門氏菌等,多數要經100℃的高溫作用1~3分鐘,或80℃的水加熱10分鐘才能死亡。所以,僅僅用開水處理一下一次性筷子,并不能有效殺菌。

多備一雙公筷,讓聚餐更加健康

中國人的合餐制有別于西方。菜肴滿桌,眾人入座,就餐時多雙筷子上下翻飛,談笑間飛沫彌散……這樣的就餐場景雖然其樂融融,但也給病毒、細菌的相互“交流”和入口感染創造了機會,其中最常見的隱患就是幽門螺桿菌的感染。

據統計,幽門螺桿菌感染遍及全世界近半數的人口,在一些發展中國家高達80%~90%,我國幽門螺桿菌的總感染率為56.22%。幽門螺桿菌感染與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和胃黏膜相關淋巴組織淋巴瘤等疾病的發生有關,并被確定為胃癌的1類生物學致癌因素。

建議大家盡量避免共餐,實在要共餐時應使用公筷、公勺,這樣可以降低感染疾病的概率。如果家中有幽門螺桿菌感染者,更應該避免家庭共餐。

目前對于幽門螺桿菌感染的診斷治療已十分成熟,如果感覺胃部不適,應及時就醫治療,防止疾病的進一步進展。

筷子是祖先智慧的結晶,是歷史和文明的見證,也是全民健康飲食的基石。小小筷子學問大,我們應科學使用,筑牢“入口處”的健康防線。

(編輯 ? ?楊小龍)

猜你喜歡
共餐筷子螺桿菌
幽門螺桿菌生物膜的研究進展
說『筷子』
筷子
竹筷子
西方人類學共餐研究脈絡與反思
筷子
口腔與胃內幽門螺桿菌感染的相關性
5種幽門螺桿菌檢測方法的比較
不同胃黏膜病變中TFF3表達與幽門螺桿菌的關系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