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鈴薯種植技術以及病蟲害防治

2019-10-21 04:53顧麗慧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30期
關鍵詞:高產穩產切刀薯塊

顧麗慧

馬鈴薯是當前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一種比較重要的作物,為了更好的提高馬鈴薯產量和品質,需要不斷加強先進技術的推廣應用,引導種植戶轉變傳統種植理念,重點做好馬鈴薯病蟲害防治,提高產量和品質。馬鈴薯又被稱為土豆,是世界第四大糧食作物之一,同時也是營養豐富的蔬菜作物。馬鈴薯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深受消費者的喜愛。近年來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高品質馬鈴薯需求量不斷增加,這也就直接促進了馬鈴薯種植產業的發展。馬鈴薯適應能力較強,栽培技術簡單,產量較高,具有很好的經濟效益。但在長期馬鈴薯種植過程中,很多農民群眾一直沿用傳統落后的種植技術,導致田間病蟲害發病率較高,為此就需要我們重視病蟲害防治,以此來保證馬鈴薯產量和品質。

1、馬鈴薯種植技術

①選地整地

馬鈴薯適應能力較強,但為了保證馬鈴薯獲得高產穩產,應該科學選地,通常情況下應該選擇地勢平坦,土壤層深厚,土質疏松多孔,有機質含量豐富,保水性能較強的壤土,沙壤土為宜。在種植地選擇過程中,還應該保證科學輪作,盡量不要選擇前茬農作物是茄科類作物的種植地,至少應該制定三年以上的輪作制度。馬鈴薯屬于生根類農作物,對土壤耕作層深度要求較高。因此在播種之前需要做好整地工作,改善土壤的通透條件,提高土壤活性,增加土壤有機質積累。種植馬鈴薯的土地整地深度一般在30~33cm,主要以打破犁地層為主,整地結束之后,要保證地面疏松多孔,土壤細碎,為播種奠定堅實基礎。結合整地還應該做好基肥施入工作。每畝追施完全腐熟的有機肥5000kg、磷酸二銨15kg、尿素20kg、硫酸鉀20kg,上述肥料混合均勻之后撒播到地面,隨整地翻入到土壤以下。

②科學選種

優質馬鈴薯品種是獲得高產穩產的關鍵,如果缺乏優質品種,難以獲得高產穩產。一般情況下主要集合本地區的種植制度、氣候條件、馬鈴薯生育周期和市場需求綜合選擇適應能力較強、抗旱抗病蟲害的優質脫毒馬鈴薯品種。

③種薯處理

馬鈴薯播種過程中,對于個體較大的種薯需要進行切塊處理,在切塊處理過程中,應該確保每個薯塊上有2~3個健壯的飽滿芽眼。種薯在切塊處理過程中切刀應該及時進行消毒處理。在切到患病的馬鈴薯之后,應該更換切刀,并對原切刀進行消毒。切好的薯塊用50%的500倍液多菌靈溶液和1000倍液的農用鏈霉素溶液混合,堆放晾干之后在上方覆蓋一層稻草,保證內部溫度控制在15度,當薯塊生長出1cm左右嫩芽之后進行煉苗處理,當嫩芽變綠后就能播種了。

④適時播種

馬鈴薯播種日期的選擇對馬鈴薯產量和品質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是獲得高產穩產的關鍵。當土壤10cm的溫度達到7~8度后就可以進行播種了。播種前一定要了解馬鈴薯的生長周期和當地的種植制度。春季播種時應該避開晚霜凍害。結合多年的工作經驗,馬鈴薯最佳播種日期在4月中上旬。隨著海拔高度的升高,播種日期可以向后推遲。馬鈴薯播種采用起壟種植。壟溝寬40cm,壟面寬80cm,為了預防馬鈴薯地下病蟲害,在起壟過程中,可以將基肥與3kg的甲拌磷,2kg的呋喃丹或1kg的辛硫磷乳油,與細沙混合均勻之后,制成毒土撒播到壟溝當中。播種時,每個壟面種植兩行馬鈴薯,播種深度控制在12cm,保證牙眼朝上。馬鈴薯定制密度可以根據品種的不同綜合確定。費烏瑞它每畝定值密度控制在5000~5500株、大西洋每畝定制密度控制在5500~6000株、夏波蒂每畝定制密度控制在3500~4000株、克新4號每畝定值密度控制在5000~5500株。

⑤田間管理

馬鈴薯出苗之后應該做好查苗補苗工作,將不能夠頂土的幼苗及時放出。出全苗之后應該對缺苗的位置進行補種。同時在馬鈴薯整個苗期還應該做好灌溉、培土、中耕除草工作。當幼苗初期70%左右之后要及時灌溉,現蕾期進行培土灌溉,開花期到薯塊膨大期進行第2次培土灌溉,同時還應該做好田間除草工作。

2、馬鈴薯病蟲害防治技術

馬鈴薯常見病蟲害主要包括了早疫病、晚疫病、環腐病、地下害蟲等,針對這些病蟲害應該始終堅持農業防治為主,預防為輔的原則。當農業防治措施達不到防治標準之后,應該選擇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進行針對性防控,及時消滅病蟲害,提高治療效果。

馬鈴薯晚疫病可以選擇使用58%的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或64%的殺毒反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2.2%的普力克水劑800倍液,3%的多抗霉素可濕性粉劑3000倍液進行噴霧防治,能夠取得很好的治療效果。

馬鈴薯早疫病,在發病初期可以選擇使用1:1:150的波爾多液,50%的多菌靈800倍液,根據田間發病情況,連續使用3~4次,每次間隔一周。

馬鈴薯環腐病,初期可以選擇使用72%的農用鏈霉素4000倍液,或20%的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20%的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過25%的絡氨酮水劑300倍液進行噴霧,每間隔一周使用一次,連續使用2~3次,效果顯著。

馬鈴薯常見的地下害蟲,主要包括了地老虎、蠐螬、金針蟲和螻蛄。針對這些地下害蟲,可以在馬鈴薯播種前或者馬鈴薯出苗之后,選擇使用50%的鋅硫磷乳油500g,或3%的辛硫磷顆粒2.5~3.0kg,兌水15kg噴灑在50kg的細沙,均勻的灑落在地面,能夠起到很好的殺蟲效果。

(作者單位:735015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祁豐鄉農牧技術服務站)

猜你喜歡
高產穩產切刀薯塊
奶牛高產穩產飼養管理技術
卷煙機水松紙切刀調校方法
內框紙U型切刀裝置對提高煙包小盒質量改進與運用
水下切粒機切刀更換與端面跳動精確測量方法
紅薯窖藏的“三期”管理
紅薯窖藏“三期”管理
薯塊儲藏腐爛原因及防止對策
蘇北鹽城地區小麥高產穩產障礙因素及對策
不同年份早收栽培甘薯浙薯75延后收獲的特征特性
島中含湖型截面的環切刀軌連接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