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實驗感染沙門氏菌雛雞腸黏膜的電鏡觀察

2019-10-21 04:53于欽磊常帥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30期
關鍵詞:微絨毛電子顯微鏡電鏡

于欽磊 常帥

為了進一步研究沙門氏菌感染雛雞之后對腸黏膜造成的影響,選用致病性沙門氏菌,通過口腔接種和卵黃接種感染1日齡的雛雞,接種之后,使用掃描電鏡和透視電鏡對雛雞腸黏膜上皮細胞進行觀察,腸黏膜上皮細胞進行觀察微絨毛顯著下降、缺損和消失,黏膜表面不平整。沙門氏菌是一種可以感染多種動物的條件性致病菌,其中對禽類動物尤其是雞造成的危害最為嚴重,致病菌主要侵害雞的腸道,常常會引起胃腸道炎癥,敗血癥等多種病理學變化。該種致病菌從小腸黏膜表面侵入,經淋巴和血液循環擴散到全身,并在肝臟組織或脾臟組織表面形成壞死病灶。目前,有大量研究結果表明,沙門氏菌具有對腸黏膜吸附侵入,并在該處繁殖,抗吞噬細胞在細胞內產生毒素和腸毒素的能力,導致宿主出現一系列的臨床癥狀,尤其是出現嚴重的腹瀉癥狀。為了進一步研究沙門氏菌對雛雞腸黏膜造成的影響,本次采用了人工感染模式,從某養殖場分離出致病性沙門氏菌,通過電鏡觀察,證明沙門氏菌會對雛雞腸黏膜造成影響。

1、實驗材料與方法

①試驗材料選取

本次研究所選擇的沙門氏菌是從某養殖場分離得到的具有致病性的沙門氏菌。SPF試驗雞來自于中國獸醫藥品監察所。電子顯微鏡主要為掃描型的電子顯微鏡和透視型的電子顯微鏡,上述兩種電子顯微鏡的電壓分別為25KV和75KV。

②實驗方法

首先,通過透視電鏡觀察雛雞腸黏膜。將分離得到的菌株制作成懸混液,每個卵黃內接種0.2mL,分別接種到4只1日齡的SFP雛雞體內,雛雞死亡之后,迅速解剖,采集其十二指腸病變腸道組織,將其分解成1mm3的小塊,放置在2.5%的戊二醛中充分固定,然后再使用PH為7.4的PBS緩沖稀釋液充分沖洗,按照相應的操作方法進行脫水包埋切片處理,然后使用醋酸鈾和檸檬酸鉛雙染色,將處理好的切片放置在輻射電子顯微鏡下觀察。同時設置4只接種滅菌生理鹽水的對照雞,每只雞卵黃內接種滅菌生理鹽水0.2mL,單獨隔離養殖,三天之后處死解剖,選擇十二指腸組織,按照上述方法進行制片觀察;其次,通過掃描電鏡觀察雛雞腸黏膜。將分離得到的菌株制作成懸混液,并接種到雛雞的口腔上皮細胞當中,雛雞死亡之后取十二指腸組織,將其切割成1mm3的小塊,放置在2.5%的戊二醛中充分固定,然后再使用PH為7.4的PBS緩沖稀釋液充分沖洗,然后依次通過30%、50%、70%、80%,85%、90%、95%、100%的丙酮系列脫水,各處理10分鐘之后,然后再使用乙酸乙酯脫水,15分鐘裝入到樣品框當中,放置在臨界點干燥儀器當中充分干燥,取出之后粘著在樣品臺上,放置在制離子濺射儀內進行金噴度,作用三分鐘之后,放置在電鏡下進行觀察。在采用上述手段進行腸道組織檢查的同時,還應該設置對照組。選擇同等數量的一日齡雛雞,經口腔接種滅菌的生理鹽水,每只雞口腔接種0.2mL。隔離養殖三天之后處死,按照上述相同的實驗室方法采集并料進行常規染色,放置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

2、結果與分析

經卵黃的接種致病性沙門氏菌之后,與口腔接種的病死雛雞一樣,沙門氏菌均可以引起雛雞腸黏膜的微絨毛顯著萎縮減少脫落,并在前腸黏膜表面出現不平整的病理學變化。對照組的雛雞腸粘膜微絨毛整齊均勻,分布一致,生長正常,沒有出現相應的損傷現象。經口腔和雞胚接種沙門氏菌的雛雞可以看到,細菌吸附在腸黏膜的微絨毛上或嵌入到微絨毛當中,細菌感染附近的微絨毛長短不一,形態不一致。而對照組雛雞的腸黏膜微絨毛正常生長,生長均勻,不存在任何細菌附著現象。由此可以看出致病性沙門氏菌群有十分廣泛的侵染途徑,并且不同情感途徑都會造成雞的腸道黏膜損傷,引發一系列的臨床癥狀。感染沙門氏菌雞腸粘膜電鏡觀察如圖1所示。

3、討論

目前沙門氏菌仍然是制約家禽養殖產業健康發展的主要傳染性疾病,該種致病菌不僅能夠實現水平傳播,更重要的能夠通過寄生在雞蛋的表面實現垂直傳播,導致培育出來的雛雞天然攜帶有沙門氏菌,一旦飼養管理不當,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傳染性疾病。雞群感染沙門氏菌之后所表現出來的臨床癥狀為腹瀉,采食量下降,出現嚴重的消化不良等癥狀。為了進一步掌握水平傳播和垂直傳播感染對沙門氏菌消化道產生的影響,本次實驗主要設置了口腔接種和卵黃接種兩種感染途徑,通過對兩種感染途徑進行進一步分析發現,不管是卵黃接種還是口腔接種,均可以引起消化道黏膜表面出現相同的病理學變化。由此可以看出,不管是消化道感染還是卵蛋垂直感染,沙門氏菌通過各種途徑侵入機體之后都會在消化道內從區域繁殖并產生大量的致病毒素,引發相應的病理過程。當雛雞的腸道黏膜微絨毛存在損傷,或存在明顯的缺損現象之后,機體對各種飼料的消化吸收率顯著下降,出現消化系統的病理學狀態,會嚴重影響到雛雞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身體抵抗能力下降。另外由于沙門氏菌具有十分廣泛的寄生途徑和傳播途徑,患病雞排出的糞便當中攜帶有大量致病源,污染飼料,飲用水飼養用具和周圍環境之后,很容易通過消化道反復侵染健康雞群,從而導致養殖場反復發病,反復感染,造成的危害十分嚴重。因此在今后雞養殖過程中,為了防范沙門氏菌病的進一步傳播蔓延,應該充分了解沙門氏菌的侵染途徑和侵染造成的危害,然后為養殖戶制定針對性的防控措施。在養殖過程中應該重點做好養殖場的衛生消毒工作,控制合理的養殖密度,及時清理養殖場的各種糞便污染物,避免沙門氏菌病的寄生傳播。在分離養殖場的致病菌的同時,還應該進行嚴格的流行病學調查和藥品實驗,在該種疾病流行高發期,可以在飼料或飲用水中添加相應的高敏抗生素進行預防,提高雞群對該種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發病率。

(作者單位:130062吉林省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

猜你喜歡
微絨毛電子顯微鏡電鏡
本刊對稿件組織病理學彩色圖片及電子顯微鏡圖片中標尺的要求
本刊對稿件組織病理學彩色圖片及電子顯微鏡圖片中標尺的要求
致病性大腸桿菌致結腸癌細胞微絨毛損傷的毒力分子研究
食用罐裝食品或傷胃腸道
動物細胞的多功能細胞器
——鞭毛、纖毛和微絨毛(2)
竹斑蛾觸角感器電鏡掃描觀察
電鏡成像方式對數字散斑相關方法結果的影響
蝦蛄眼識別偏振光機理的分析
透射電子顯微鏡中的掃描探針裝置
“拔伸松動手法”對兔膝骨性關節炎電鏡下軟骨超微結構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