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淡水魚池塘養殖管理與病害有效防治

2019-10-21 04:53許靜
農民致富之友 2019年30期
關鍵詞:病魚淡水魚魚塘

許靜

近年來,我國國民生活水平得到了顯著的提升,餐桌上的食品種類也不斷豐富,魚類已經成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常見食材。淡水魚是淡水水產品的一個大類,淡水魚的產量和品質直接關系著我國國民的生活品質,同時也確定著我國漁業的經濟增長。做好淡水魚池塘養殖管理與病害防治,有利于提高養殖戶的經濟收益,促進我國漁業的發展。下面就來詳細介紹一下淡水魚池塘養殖管理中需要注意的工作細節,以及在淡水魚養殖中常見的病害種類,再根據病害種類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

1、淡水魚池塘養殖管理的工作要點

(1)養殖前期準備

在養殖淡水魚前要做好相應的前期準備工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對魚塘的清潔消毒,在每年冬季,養殖人員應該將魚塘內的存水排干,挖出池塘內堆積的淤泥,將池塘充分晾曬。對池塘內及周邊的雜草進行清理,查看池塘中是否存在漏水點,及時發現并做好修繕工作,檢查給排水通道的通暢性,對排水溝的防洪堤壩進行修整,檢測進出口水閘運行狀態是否良好,這樣可以為淡水魚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做好對池塘的修繕和清潔整理后,就要進行消毒工作,養殖人員應該使用130kg/畝的石灰或20kg/畝的漂白粉進行對池塘的消毒。潑灑石灰或漂白粉后,應該靜置7-14d,消毒后對池塘進行灌水,灌水完成后放入一籠魚苗進行2-3d的測試,確定魚苗可以正常生長后,再進行大批量魚苗的投放。如果測試籠內魚苗死亡,即可判定魚塘內消毒藥物含量過量,此時應該排出魚塘內的水體,重新灌入新的水體,稀釋魚塘內殘留的消毒藥物。

(2)魚苗的消毒

在投放魚苗前,還應該對魚苗進行消毒,這樣可以減少魚苗身上攜帶微生物或寄生蟲的可能,確保魚苗的健康生長,減少淡水魚病害的發生率。常用的消毒方法為高猛酸鉀水溶液消毒,使用劑量為18-20mg/kg,將高猛酸鉀水溶液倒入魚苗池中,讓魚苗得到20-25min的藥浴殺菌,這樣可以有效殺死魚苗身上的微生物或寄生蟲。當加入高錳酸鉀水溶液后,魚苗出現劇烈掙扎或上浮至水面時,應該立即增加清水的比例,稀釋消毒劑含量,或者將魚苗導入更大的池內。一些體型較大的魚類,也可以使用注射疫苗的方法防治病害,例如:對魚苗個體注射血性疾病疫苗,可以有效防治血性疾病。

(3)加強對魚塘的日常巡視

養殖人員應該定期對魚塘進行巡視,保證每日早晚巡視魚塘一次,及時發現水面漂浮的病魚。發現病魚或死魚時,應該立刻將其撈出,通過解剖檢測分析其死亡原因,找出病因后盡快采取相應的治療措施。使用藥劑防治時,應該注意控制藥劑的使用量,使用藥劑時應該選擇在晴朗的天氣下進行,在魚塘的上風位置提升用藥量,下風位置降低用藥量??梢韵劝幢壤{配提取魚塘水體加入藥劑,再撈取魚塘中的淡水魚個體,完成藥物反應試驗,通過觀察淡水魚個體的反應,酌情增減藥劑使用量,提高用藥安全性。在氣溫較低的春期,應該注意對魚塘施加營養保健類藥物,投放維生素或活力健等藥物,有利于提升魚的免疫力,減少魚的患病幾率。

(4)合理的飼料管理

合理的控制飼料投喂量,也是可以減少病害的發生,過量投喂飼料,會讓水體中堆積過多的飼料殘渣,飼料殘渣會破壞魚塘干凈的水環境,增加細菌的滋生。對飼料的成分配比也應該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飼料成分應該根據淡水魚的品種特點,進行科學的調配,這樣不僅可以滿足魚的生長需求,也可以增強魚的體質,提高對病害的抵抗力。

(5)注意對魚塘養殖密度的控制

魚塘養殖密度過高,會降低水體的氧氣含量,容易引起魚的缺氧,缺氧會造成魚的大面積死亡,因此,養殖人員在日常管理中必須注意控制魚塘內的養殖密度。在高溫季節,水草及藻類植物會大量滋生,這會嚴重降低水體的含氧量,此時應該注意對水生植物的打撈,使用加氧設備對池塘加氧,也可以通過降低養殖密度的方式防止出現泛塘問題的發生。

2、淡水魚池塘養殖中的常見病害及防治措施

(1)水霉病

水霉病是一種水霉菌引起的魚類疾病,該疾病發病的初期并無明顯癥狀,只能通過顯微鏡來查驗魚體傷口上是否攜帶水霉菌。發生水霉病的病魚個體隨著病情嚴重程度的變化,會出現食欲不振、行動緩慢、反應呆滯、肌肉腐爛等癥狀,最后會出現魚群的大面積死亡。水霉菌的最佳生長溫度為21℃以下,水體溫度過低就會滋生水霉菌,因此在淡水魚池塘地區溫度較低時,養殖人員應該注意對水霉病的防治。

當發現患有水霉病的病魚時,應該將池塘進行徹底清洗,使用生石灰進行消毒。對病魚個體的石料可使用鹽溶液進行浸浴,浸浴時間應該控制在5min以內,鹽溶液濃度應該控制在2.5%左右,如果浸浴時間較長,可將鹽溶液濃度調整至0.5%-1.0%之間。

(2)腸炎病

魚類在生長過程中還經常會患腸炎病,腸炎病的病原菌為腸形點狀氣單胞菌,水質較差、飼料殘渣變質是誘發該病癥的主要因素,腸形點狀氣單胞菌感染魚體后,魚體的腹部會出現膨脹,同時,魚體腹部還會出現明顯的紅斑,魚體肛門也會出現紅腫、潰爛等癥狀。預防魚腸炎病,首先就是要加強對飼料投放量的控制,做好魚塘的定期換水工作,這樣可以營造更加干凈的水體環境,破壞腸形點狀氣單胞菌的生長環境,進而減少腸炎病的發生率。當發生腸炎病后,養殖人員可以每周對池塘內水體注入液氯進行消毒,投放比例為0.3mg/kg;另外在飼料中摻入2.5%的大蒜素,每日連續投喂,以7-10天為就一個療程,這樣也可以起到治療的作用。

綜上所述,加強對淡水魚池塘的養殖管理,做好魚塘的清潔消毒工作,科學合理的制定飼料、保健藥品的投喂量,可以顯著提升魚的體質,提高魚群的免疫力。做好對魚塘的日常巡視,及時發現病魚確定病害種類,采取具有針對性的防治措施,這樣就能及時控制病害的發生規模,減少養殖戶的經濟損失。

(作者單位:221211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王集鎮政府)

猜你喜歡
病魚淡水魚魚塘
加州鱸常見疾病及防治方法
魚塘的面積
淡水魚類育種和人工繁殖技術關鍵點分析
淡水魚健康養殖及病害的防治技術
巧建魚塘
裂唇魚
四招防止金魚長寄生蟲
九大巨無霸淡水魚
好多魚
可視傳感器技術快速測定淡水魚細菌總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