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種穴位注射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方法

2019-10-21 07:05張兵錢王廣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12期
關鍵詞:穴位注射三叉神經痛中醫

張兵錢 王廣

【摘 ?要】目的:研究一種穴位注射治療三叉神經痛的方法。方法:選擇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門診及住院60例患者,完全隨機化分組,分為西藥治療組、穴位注射治療組、西藥聯合穴位注射組,每組各20例患者,觀察三組患者治療效果與疼痛評分。結果:治療前三組患者疼痛評分無差異,P>0.05,治療后西藥聯合穴位組評分均低于西藥組、穴位注射組,西藥聯合穴位組總有效率95.00%高于西藥組60.00%、穴位注射組70.00%,差異顯著,P<0.05。結論:對于三叉神經痛患者可實施穴位注射治療,患者疼痛情況明顯好轉,且治療效果較為顯著,值得應用。

【關鍵詞】穴位注射;三叉神經痛;中醫

【中圖分類號】R246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026-02

三叉神經屬于混合性神經,由軀體感覺與特殊內臟與弄懂神經纖維組成,其中運動神經支配咀嚼肌運動,感覺神經負責面部[1]。三叉神經痛主要是指三叉神經分布區域陣發性疼痛,屬于面部疼痛的常見病因。目前該疾病發病一直并不明確,主要是由于病灶感染、神經變性等,診斷主要依靠患者癥狀,患者會出現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疼痛發作嚴重時,會使得患者面部表情出現扭曲[2]。本文通過研究中醫治療,將穴位注射納入研究,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60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入的三叉神經痛患者進行研究,隨機化分組,分為西藥治療組、穴位注射治療組、西藥聯合穴位注射組各20例患者。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相關癥狀,經過確診,知曉本文研究且愿意參加。排除標準:神經系統出現異常。西藥組:男性9例,女性11例,年齡為39-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52±4.58)歲。穴位注射組:男性10例,女性10例,年齡為39-7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32±4.43)歲。西藥聯合穴位組:男性8例,女性12例,年齡為39-74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43±4.54)歲。上述三組患者之間,無差異,P>0.05,可進行研究。

1.2 方法

西藥治療組:常規藥物治療,具體為:三環類抗抑郁藥(TCA)、抗癲癇藥(AC)和阿片類藥(OP),根據患者一般情況調整方案。

穴位注射治療組:發作期以及發作間期行穴位注射治療,據疼痛之神經支選穴,加取1個配穴。取穴:均取患側。主穴:阿是穴、合谷。配穴:Ⅰ支痛加魚腰,Ⅱ支痛加四白,Ⅲ支痛加地倉。操作:用一次性5ml注射器抽取維生素B11.0ml、維生素B121.0ml和2%利多卡因1ml。所取穴位常規消毒,阿是穴及合谷直刺0.5-1.0寸,魚腰斜向下刺人0.3~0.5寸,四白斜向上刺人0.3~0.5寸,地倉斜刺進針刺入0.5~0.8寸,得氣回抽無血后再緩慢注入藥液,每穴注入1.0ml,3天注射1次,每個療程4次。共治療3個療程。

西藥及穴位注射聯合治療組:將上述兩種方案結合治療。

1.3 觀察指標

相關評價標準,顯效:患者患處疼痛癥狀完全消失,且壓痛點也消失;有效:患者疼痛癥狀明顯緩解,間歇期延長,發作時疼痛減輕,壓痛點的痛感減退;無效:患者未見好轉,或病情加重??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數字評估量表(NRS)用0-10共11個數字,表示從無痛到最痛,通過詢問患者,讓患者圈出1個最能代表自身疼痛程度的數字;0為無痛,1-3為輕度疼痛,4-6為中度疼痛,7-10為重度疼痛[3]。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采用SPSS 18.0統計軟件對本文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三組患者治療效果

2.2 三組患者治療前后疼痛情況

3 討論

三叉神經痛屬于中醫中的“面痛”,主要是由于風寒風熱侵襲,久病后患者氣血虧虛,且纏綿難愈?;颊甙l病后會出現劇烈疼痛,會被誤認為牙科疾病,隨著病情發展,疼痛持續時間會延長。若患者同時存在自主神經癥狀,需要與三叉神經頭痛進行區分,目前治療方式較多,但患者復發幾率較大[4]。

本文通過將穴位注射納入研究,結果顯示:治療前三組患者疼痛評分無差異,P>0.05,治療后西藥聯合穴位組評分均低于西藥組、穴位注射組,西藥聯合穴位組總有效率95.00%高于西藥組60.00%、穴位注射組70.00%,傳統中草藥湯劑的選擇和針灸組方選穴隨意性太大,理論依據不足,臨床難以適從。而針刺方法多種多樣,且大多數沒有十分具體的操作規范,臨床難以掌握實施。通過結合中西醫治療三叉神經痛的臨床實際,深化穴位注射及西藥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理論基礎,規范穴位注射治療[5]。通過穴位注射治療,使得受損神經局部血流量增多,有效增強其代謝,阻止疼痛傳導渠道,聯合治療有效消除疼痛,且治愈率較高,未出現副作用。

綜上所述,對于三叉神經痛患者可實施穴位注射治療,患者疼痛情況明顯好轉,治療效果好轉,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 曾素琴,陳靜,吳承奇等.微血管減壓術對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患者的臨床應用效果研究[J].西部醫學,2017,29(2):238-240.

[2] 石慧清,于笑艷.祛風通絡湯加減方聯合奧卡西平對早期三叉神經痛的療效觀察[J].陜西中醫,2016,37(11):1466-1468.

[3] 岳春芝.針灸聯合柴胡疏肝散合血府逐瘀湯加減治療三叉神經痛療效觀察[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30):3386-3388.

[4] 孔令常,張東偉,樊帥等.熄風通絡頭痛片聯合卡馬西平治療三叉神經痛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陜西中醫,2018,39(11):1533-1535.

[5] 劉坤,郭錦華,王麗娟等.高頻電針聯合卡馬西平治療三叉神經痛32例臨床觀察[J].江蘇中醫藥,2016,48(5):68-69.

基金項目:

2017年重慶市衛計委中醫一般項目(項目編號:ZY201702126)

猜你喜歡
穴位注射三叉神經痛中醫
綜合護理在三叉神經痛患者中的應用分析
三叉神經痛,“疼”你沒商量
治三叉神經痛
穴位注射治療延髓梗死并頑固性嘔吐6例
足三里穴位注射彌可保治療周圍神經炎療效觀察
頸痹湯聯合手法以及穴位注射治療神經根型頸椎病40例
穴位注射輔助局麻下經皮椎間孔鏡椎間盤髓核摘除術術中鎮痛的臨床探究
中醫英譯的誤譯現象探析
關于中西醫結合治療乳腺增生病38例臨床觀察
針刺并彌可保穴位注射治療三叉神經痛30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