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醫針刺結合骨傷護理對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預后的影響

2019-10-21 07:05李涓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12期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

李涓

【摘 ?要】目的:觀察對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患者應用中醫針刺結合骨傷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對象是84例來我院接受治療的LDH患者,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單純中醫針刺治療)與觀察組(中醫針刺+骨傷護理)。對比并評估兩組治療的效果。結果: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2%,護理后JOA評分為(26.2±5.4)分,與對照組的81.0%與(18.3±2.1)分相比明顯升高(P<0.05);護理后VAS疼痛評分方面,觀察組為(1.3±0.6)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8±1.0)分(P<0.05)。結論:通過對LDH患者展開中醫針刺治療及骨傷護理,除了能夠緩解或消除疼痛癥狀以外,還能改善腰椎功能。

【關鍵詞】腰椎間盤突出癥(LDH);中醫針刺;骨傷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033-01

腰椎間盤突出癥(LDH)是臨床比較常見的一種骨傷疾病,主要由外力作用或腰間盤退行性變而引起,癥狀以腰椎麻木疼痛以及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為主?;颊甙l生此病后,其日常生活質量會明顯下降,并且也難以正常進行工作[1]。中醫為我國一項傳統文化瑰寶,在骨科疾病診治方面,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本文以我院84例LDH患者為例,通過對部分病例展開中醫針刺結合骨傷護理,獲得了理想的效果。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對象是84例來我院接受治療的LDH患者,于2017.2至2018.12期間入院。將其隨機分成對照組(單純中醫針刺治療)與觀察組(中醫針刺+骨傷護理),每組各有42例患者。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齡在27至68歲的區間內,平均(44.7±6.5)歲;病程方面,最長的發病有8年,最短僅半年,平均為(3.1±0.5)年?;颊呷朐阂院?,臨床首先安排影像學檢驗醫生對其進行檢查,均得到確診,排除其他疾?。ū热鐕乐啬[瘤、腰椎結核,以及臟器功能異常等)。一般資料方面,兩組患者的差異不大。

1.2方法

對照組(單純中醫針刺治療)患者,先選穴位,包括患病一側的命門、大腸俞、氣海俞、腰陽關、委中等等,選中后對這些穴位進行消毒,然后刺穴,刺穴的手法包括提插捻轉。待穴位得氣之后,再連接設定好的電針儀,并以患者舒適度為依據,對連續波的強度進行調節,每次針刺控制20min。觀察組(中醫針刺+骨傷護理)患者的治療措施如下:

(1)中藥熏藥。選取蒼術、木瓜、海風藤、伸筋草、秦艽以及益母草各45g,川牛膝、川芎以及威靈仙各30g,川烏以及草烏各10g,加水煎至1.5L并取出藥液,過濾后,倒入中藥熏蒸機容器內,蓋好蓋子,再開啟儀器。接著指導患者采取俯臥的體位,將患處暴露出來,待噴氣25秒后,再把噴頭對準患處進行治療。

(2)康復護理。①采取仰臥的體位,指導患者將腿向上抬起,然后盡量不要屈膝地將雙腿交替抬高;②彎曲雙膝,保持這個姿勢后將膝部抱住,并盡量與胸部靠近,然后放下,重復上下的這組動作;③采取三點式支持法,也即讓患者仰臥,在此狀態下,以頭部、雙足為支撐,手置于胸前,腰背則遠離床面;④五點支持法,也即在仰臥狀態下,以頭部、雙足、雙肘為支撐,抬高臀部及腹部等,使身體呈拱橋狀,持續3至5s的時間;⑤采取飛燕式鍛煉法,在俯臥狀態下,將雙手自然垂放于身體兩側,將腹部作為支撐點,然后抬頭,同時將雙手伸直。叮囑患者這些動作每個做10至20次,每次30min,每天鍛煉兩次,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將運動的量及難度逐漸增加。所有患者均接受為期2周的治療。

1.3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JOA腰椎功能評分以及VAS疼痛評分進行觀察,其中,治療效果判定標準如下:

顯效:患者癥狀全部消失,直腿可抬高80°以上,生活及工作能力恢復正常;

有效:癥狀減輕,直腿抬高在70°至80°的范圍內,腰部活動能力有所改善;

無效:癥狀及生活能力未發生變化。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分析工具為SPSS21.0統計學軟件,用(平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結果有統計學意義的判定標準為P<0.05。

2 結果

2.1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5.2%,與對照組的81.0%相比明顯升高(P<0.05)。見表1。

2.2腰椎功能及疼痛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護理后JOA評分為(26.2±5.4)分,與對照組的81.0%與(18.3±2.1)分相比明顯升高;護理后VAS疼痛評分方面,觀察組為(1.3±0.6)分,顯著低于對照組的(3.8±1.0)分(P<0.05)。

3 結論

近年來,人們的工作及生活方式均發生了非常大的改變,腰部持續負重或長時間保持單一的姿勢,使得越來越的患者出現腰椎間盤突出癥(LDH)。該病屬于中醫中的腿痛、痹癥范疇,主要由機體過于勞累,以及風寒對機體造成侵襲,使得血瘀阻滯而引起,疼痛為其主要癥狀。對于LDH患者,中醫治療的關鍵在于解除神經受到的壓迫以及出現的炎性水腫。

臨床目前在治療LDH患者時,通常采取中醫針刺的方法,能夠促進血液循環,緩解腰部肌肉緊張,實現化瘀活血,活絡舒筋。但是,針刺治療的周期長,預后效果也不是特別的理想。因此,為加快患者腰椎間盤功能的恢復,提高其預后效果,還應積極做好其護理工作[2]。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腰椎功能及疼痛改善情況均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這是因為在骨傷護理中,中藥熏藥采用的川芎、威靈仙、蒼術、益母草等藥材,具有化瘀活血,暢通經氣的作用,伸筋草以及海風藤的通絡止痛效果非常明顯,同時還能散寒化濕,多藥聯用,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康復護理則可增強患者的體質以及肌肉的強度、反應特性等,將軟組織粘連可有效松解,進而實現腰椎穩定性的提高。

綜上所述,通過對LDH患者展開中醫針刺治療及骨傷護理,除了能夠緩解或消除疼痛癥狀以外,還能改善腰椎功能。

參考文獻

[1] 陳新柱.中藥熏藥聯合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觀察[J].按摩與康復醫學,2018,9 (4):53-54.

[2] 葛丹.針刺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后配合中醫骨傷護理臨床觀察[J].遼寧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19(11):209-211.

猜你喜歡
腰椎間盤突出癥
椎間孔鏡技術配合消髓化核湯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50例
等離子刀聯合臭氧髓核消融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分析
溫陽活血洗足劑配合椎間孔鏡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31例
中醫適宜技術在基層醫院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運用
中藥熏蒸聯合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觀察和護理
X線和核磁診斷在腰椎間盤突出癥中的價值分析
后路椎間盤鏡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效果觀察
絕對臥床休息對非手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療效的影響
膠原酶化學溶解術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研究進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