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輕危重患者吸痰時不適反應的護理方法

2019-10-21 07:05權明
健康必讀(上旬刊) 2019年12期
關鍵詞:危重患者護理方法

【摘 ?要】目的:探究減輕危重患者吸痰時不適反應的護理方法。方法:從我院2014年3月到2018年12月選取150例來自急診搶救室的危重患者,對所有患者進行吸痰時不適反應的護理措施,觀察總結護理和患者的不良反應。結果:150例患者中,106例患者在吸痰時出現的不適癥狀,獲得有效緩解,比例為70.67%,32例患者得到控制,比例為21.33%。結論:通過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能夠有效緩解危重患者吸痰時的不適反應,減少危重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提高患者的搶救成功率。

【關鍵詞】危重患者;吸痰;不適反應;護理方法

【中圖分類號】R473.6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2-0212-01

基本上危重患者需要經常吸痰,吸痰的作用主要是保持呼吸道通暢,將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進行有效清潔。目前臨床上常用的吸痰方式,是利用吸痰管,向氣道插入吸痰。主要是利用負壓裝置[1-2]。但在常規吸痰操作中,許多患者會出現面色青紫、四肢亂動、皺眉、抵抗、面紅、痛苦表情等不適反應。如果患者是清醒的,會明顯抵抗,用力推開操作者的手,或者用手拔吸痰管。對于一些不適反應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出現呼吸暫停、憋氣、嗆咳等情況。大部分患者對比吸痰前,會出現血氧飽和度下降,血壓上升,心率加快等反應,個體之間也有一定的差異性[3]。因此,在危重患者進行吸痰時,要注意采取合理的護理方法,減輕患者的不適反應。為探究減輕危重患者吸痰時不適反應的護理方法,特選取我院150例危重患者進行研究,現報告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3月到2018年12月的150例危重患者。大多數患者來自急診科搶救室的顱腦損傷患者。150例患者中有男性80例,女性70例,年齡55-78歲,平均年齡67.3±5.6歲。其中有39例顱內腫瘤術后患者,45例腦血管意外患者,66例腦外傷患者。150例患者中非手術治療的患者有45例,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有105例。神志不清的患者有56例。通過氣管切開,或者氣管插管,建立人工氣道的患者有43例,沒有建立人工氣道的患者有107例。所有患者中,治愈的有96例,放棄治療的有10例,死亡的有5例,好轉的有39例。

1.2吸痰方法 ?150例患者使用中心負壓吸痰裝置,進行吸痰操作。負壓控制為7-10mmH2O,合理選擇吸痰管。使用稀釋痰液的藥物,以及生理鹽水,合理配置后在床旁使用。神志不清醒的患者,排除其他原因,心電監護顯示,血氧飽和度下降到95%以下,進行常規口鼻吸痰,如果痰液粘稠,首先對患者進行霧化吸入,然后再進行吸痰操作?;颊呱裰厩宄?,咳不出痰的,同樣處理?;颊邭夤芮虚_,或者建立人工氣道的,首先要抽吸干凈痰液,經氣管進行操作,然后將患者口鼻的痰液吸除[4-5]。對于粘稠痰液的患者,向氣管內滴入稀釋痰液,或者霧化吸入,然后進行抽吸操作。抽吸干凈痰液后,滴入藥物,進行稀釋痰液,注意間斷性滴入。保持氣道濕潤,同時將痰液稀釋。在患者吸痰的過程中,注意對患者的面色進行觀察,觀察是否出現青紫、發紅,是否有呼吸暫停、憋氣、嗆咳,出現的頻率情況[6-7]。觀察心電監護儀上,顯示的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心率、心律、血壓等情況。

2 結果

150例患者中,106例患者在吸痰時出現的不適癥狀,獲得有效緩解,比例為70.67%,吸痰過程中,血壓沒有變化,血氧飽和度沒有變化,94%~95%為波動區間范圍。在整個吸痰過程中,患者沒有出現憋氣、呼吸暫停、嗆咳、面色發紅或者青紫等情況。32例患者得到控制,比例為21.33%。在整個吸痰過程中,患者在整個吸痰過程中,嗆咳、憋氣等現象偶爾出現,不適癥狀得到有效控制。

3 討論

顱腦損傷的急危重癥患者大多需要進行開顱手術,危重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一些患者家屬不了解疾病的相關知識,不了解一些并發癥的情況,比如昏迷、植物人、腦水腫、癱瘓等,也很難接受,影響配合度[8]。在護理中首先要指導患者和家屬的心理,調整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態。對于昏迷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告知患者吸痰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獲得家屬的支持、理解和信任。對于神志清醒的患者,需要健康教育普及,向患者解釋吸痰的作用和意義。在整個吸痰操作的過程中,嚴格按照吸痰的程序進行,嚴格執行無菌操作。注意氣管內的痰液,首先要吸凈。然后鼻腔內的分泌物吸干凈[9-10]。合理選擇吸痰管十分重要,科學有效的吸痰管,有利于減輕患者吸痰的不適反應。如果是過粗的吸痰管,容易過大的負壓,損傷呼吸道黏膜。同時,呼吸道有效通氣量不足,或者會導致死腔,甚至出現血流動力學改變,支氣管痙攣,呼吸暫停等問題。帶氣管導管的,直徑不超過氣管內套管的三分之二。如果吸痰管過細,負壓比較小,影響吸痰的順暢度,吸痰的效果往往不理想。吸痰管的頭端,不僅需要有正孔,并且需要有側孔,選擇圓頭最佳,負壓在吸痰時,可以分散,降低刺激性。吸痰管的軟硬要適中,管壁的選擇,需要富有彈性,光滑,并且不易扭曲[11]。如果吸痰管缺乏彈性,并且質硬,在吸痰過程中,造成較大的刺激性,會導致較大的不適反應,容易出現呼吸道黏膜出血。有認為在吸痰前,進行高濃度氧氣吸入,可以減少不適反應,減少對患者的血壓、心率、心律的影響。在吸空氣時,血液中氧貯備量是85 mL,肺內的氧貯備量是450 mL。在吸100 %純氧時,血液中氧貯備量是950 mL,肺內的氧貯備量是3000mL。在吸痰前,可以增加患者體內的氧貯備,通過吸入2~3 min的高濃度氧,提高機體對缺氧的耐受性,從而提高血氧飽和度,預防組織缺氧,以及低氧血癥[12]。這些往往都是吸痰導致的。

危重患者在吸痰時要注意,嚴格控制吸引的次數,以及負壓的壓力。吸引反復多次,容易對氣管造成誤傷,由于不必要的刺激,會增加分泌物。負壓壓力吸引過大,會增加患者的痛苦,損傷氣道,并且影響機體的正常呼吸和循環[13]。吸引的時機是患者聽診有啰音、呼吸不暢、咳嗽有痰、食物反流、血氧飽和度下降等。在吸引過程中,注意0.02~0.04 Mpa為界限,吸引負壓不能超過0.02~0.04 Mpa。并且,每次吸痰不超過15 s。在吸痰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血氧飽和度、血壓、心率等,觀察患者是否有缺氧表現。在患者兩次吸痰間隔中間,可以吸入高流量氧氣。如果患者出現血壓上升,心率加快,血氧飽和度下降,注意延長吸痰的間隔時間,直到患者的體征平穩,癥狀消失,然后開始正常吸痰。

在吸痰過程中,要注意動作一定要輕柔,掌握好吸痰的手法。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結合痰液的部位,合理掌握插入的深度。濕潤吸痰管外表,連接管捏住,插入氣管導管,動作要輕而快,或者從口鼻腔至氣管、支氣管內。松開負壓,一邊旋轉的同時,一邊進行吸引。如果患者的痰液比較多,慢慢向外提時,可以稍微停留,過程中輕輕左右擺動。如果痰液黏稠,不容易被吸出,可以在氣管內注入滴液,配制由15mL無菌蒸餾水、4kU糜蛋白酶針劑、5mg地塞米松針,15 mg沐舒坦針。如果患者氣管內的痰液量比較多,要注意防止損傷呼吸道黏膜,不能來回插入抽吸。在吸痰過程中,操作人員必須無菌技術操作, 注意吸痰順序,首先是氣管內痰液,然后是口鼻腔內的分泌物[14]。嚴格控制吸痰時間和動作。

由于在吸痰過程中,出現氧的消耗,以及氧供給不足情況,患者完成吸痰之后,進行2~3 min的高濃度氧,或者純氧吸入。通過吸入,使體內的氧儲備恢復,再調整吸入氧流量,恢復到患者進行吸痰前的水平[15]。高濃度氧長時間吸入,可能出現肺組織纖維化、氧中毒、吸入性肺不張等,需要注意把握時間,防止長時間吸入導致的不良反應。

綜上所述,合理的吸痰護理措施,有利于減輕危重患者吸痰時的不適反應,避免出現呼吸暫停、憋氣、面色青紫、嗆咳等問題,防止血壓、血氧飽和度等波動,減少對患者生命體征的影響??茖W的護理可以減少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提高搶救成功率。

參考文獻

[1] 曾巧紅, 張華英, 楊素芳. 沖洗式口護吸痰術在危重患者中的應用[J]. 護理實踐與研究, 2018, 15(16):127-129.

[2] 張如蘋, 李金娣, 楊華,等. 人工鼻氣道濕化吸痰在ICU危重患者氣管切開周圍皮膚預見性護理中的應用研究[J]. 河北醫科大學學報, 2018, 39(7):845-849.

[3] 王敏鵬, 葉旭輝, 余均平,等. 深靜脈穿刺包聯合床旁吸痰裝置行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對危重患者氣道管理的效果及安全性評價[J]. 現代醫學與健康研究電子雜志, 2017(8):5-7.

[4] 李慕潔, 李敏, 葉秋平. 密閉式吸痰管在兒科危重癥患者轉運途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7, 2(10) :103-104.

[5] 袁璐, 陳慶紅, 向利紅, et al. 吸痰時機對麻醉恢復室患者拔管時心血管反應的影響[J]. 護理學雜志, 2018, v.33(10):60-61.

[6] 陳曉艷, 曹玲. 重型顱腦損傷氣管切開患者不同吸痰方法的護理探討[J]. 南通大學學報(醫學版), 2018, 38(05):56-57.

[7] 黃幼平, 羅翠華, 何偉玲, et al. 優化吸痰方案對ICU氣管切開患者護理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臨床護理雜志, 2018, 17(06):7-10.

[8] 李妍琳. 分時護理在肺癌手術患者術后機械吸痰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 醫藥前沿, 2017, 7(31).

[9] 陳國翠, 李瑞云. 人工氣道吸痰護理在ICU機械通氣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7, 9(19):193-195.

[10] 朱小玲. 護理關懷理念對ICU危重患者護理質量及滿意度的 影響分析[J]. 中外醫學研究, 2017, 15(12):76-78.

[11] 范益芹. 三維護理管理模式在急危重患者院前急救中的臨床應用[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43):143.

[12] 張如蘋, 劉金艷, 郭飛,等. 人工鼻氣道濕化吸痰在ICU危重患者氣管切開周圍皮膚預見性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 陜西醫學雜志, 2018, 47(5):136-139.

[13] 丁麗娟. ICU機械通氣患者的密閉式氣管內吸痰結合循證護理對患者護理效果的影響[J]. 國際護理學雜志, 2018, 37(4):573-576.

[14] 張何鳳, 李波. 打水刺激咳痰輔助淺部吸痰在顱腦損傷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 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 2018, v.3(26):129+137.

[15] 韓雪梅, 馬龍. 綜合護理干預措施對機械通氣患者吸痰護理的研究影響[J]. 中國農村衛生, 2018(9):42-42.

作者簡介:

權明(1982- ), 女 ,漢族,陜西西安人,主管護師 ,學士。研究方向:急診內科疾病護理。

猜你喜歡
危重患者護理方法
改良早期預警評分(MEWS)在急診手術護理中的應用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護理方法及護理效果分析
癌痛護理方法及效果探討
肺挫傷并發急性肺損傷患者早期綜合防治的護理
腦外科患者非計劃拔管的原因分析及護理對策
研究微創經皮擴張氣管切開術在ICU危重患者中的應用價值
超聲定位在危重患者有創血壓監測實施過程中的應用
危重患者皮膚壓瘡護理預防
無創通氣下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危重患者32例臨床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