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足外傷術后疼痛的心理干預及效果分析

2019-10-21 07:19姜曉卓連永麗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19年12期
關鍵詞:疼痛護理心理干預

姜曉卓?連永麗

【摘 要】目的:研究心理干預對手足外傷術后疼痛的護理效果。方法:將本院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200例手足外傷手術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分別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兩組各100例患者,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實驗組在此基礎上進行科學的心理干預,分析心理干預在患者治療期間的影響。結果:實驗組患者護理效果總有效率為78%顯著優于對照組(總有效率57%),實驗組患者治療后焦慮值為26.3±4.1,對照組患者治療后焦慮值為32.7±4.8,實驗組患者焦慮值明顯更低,從護理滿意率上看,實驗組護理滿意率為70%,對照組則為51%,實驗組護理滿意率更高。 結論:在手足外傷手術患者護理過程中進行科學的心理干預能夠有效提升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降低了患者的焦慮情緒,符合臨床推廣應用標準。

【關鍵詞】手足外傷;疼痛護理;心理干預

【中圖分類號】R473.73【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2-8714(2019)12-0111-02

在各類外傷種類中,手足外傷所占比例是很高的,且手足外傷對于患者自身生活造成極大影響,患者在傷后治療過程中行動受限,各種日?;顒硬荒茼樌瓿?,且手足外傷術后疼痛比較明顯,這一系列問題將對患者身心健康造成極大影響,很多患者在術后治療過程中表現出不利于康復的負面心理情緒,不僅影響了治療效果同時也不利于患者的術后恢復,而從大量已有護理經驗上來看,患者術后疼痛是影響患者術后恢復的重要原因,而在護理過程中進行科學的心理干預則能夠極大緩解患者癥狀,改善患者心態,提升治療效果和護理滿意度。本文將針對手足外傷術后疼痛的心理干預效果進行分析。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本院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200例手足外傷手術患者進行隨機分組,具體分為對照組及實驗組兩組,其中對照組患者100例,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45例,患者年齡區間在27至71周歲之間,平均年齡(41.5±4.4)歲。實驗組患者100例,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51例,年齡區間在26至69周歲之間,平均年齡(40.3±4.2)歲。經檢驗,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在術后進行常規護理,包括定時換藥,指導患者按時按量服用藥物、以及積極進行抗感染護理等。實驗組患者在以上常規護理上增加心理干預,依據患者自身需求制定相應的心理護理方案,包括對患者心理狀態的分析與干預以及進行有效的疼痛護理,盡可能降低患者不利情緒,舒緩其心理壓力。根據以上內容對兩組患者護理效果以及患者焦慮情況進行對比[1]。

1.3評價標準

1.3.1護理效果評價標準

護理效果評價標準如下:共分為三個層級分別為顯效;有效;無效,其中顯效標準為:患者情緒良好,心態放松,能夠主動與護理人員進行積極有效的交流,并且能夠主動向醫護人員描述自身不適癥狀尋求改善。有效標準為:患者疼痛減輕,心態相對平穩,能夠與醫護人員進行正常溝通,面對醫護人員的詢問能夠順利回答,對于術后的疼痛等不適癥狀能夠被動配合醫護人員進行治療。無效標準為:患者情緒焦躁,心情低落,煩躁易怒,拒絕與醫護人員交流,面對詢問拒不配合,有自行終止治療的傾向[2]。

1.3.2患者焦慮值評價標準

對患者焦慮值進行評價分析中我們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其中包含對患者焦慮情緒進行分析的選擇題,患者從既定四個選項中進行選擇回答,基于患者答案所得分數對其焦慮程度進行評價,患者得分越高說明焦慮情緒越嚴重,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3.3護理滿意度評價標準

護理滿意度遵照患者及家屬的評價表中護理滿意度一欄具體選擇直接進行記錄,分別為滿意、不滿意兩個級別,滿意率=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數據處理

本組研究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的分析和處理,數據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用x±s 表示,數據分析中P<0.05則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患者護理效果對比

實驗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78%,對照組患者護理總有效率為57%,實驗組護理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效果更佳(P<0.05)詳情見表1

2.2患者焦慮值比較

實驗組患者在治療后焦慮值數值下降相較于對照組更多,說明實驗組患者在治療后焦慮情緒更低(P<0.05)詳情見標2

2.3護理滿意度比較

實驗組護理滿意率為70%,對照組護理滿意率為51%,實驗組護理滿意率顯著高于對照組,說明心理干預對護理滿意度的提升效果非常明顯,詳見表3

3 討論

從當前手足外傷患者的具體情況來看,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占到很大比重,而手足外傷患者面對各類開放性傷口本身就存在較大的恐慌懼怕心理,加之術后疼痛比較明顯,所以多數患者在術后護理過程中表現出較大的負面情緒,患者心態比較極端,煩躁易怒的情況非常常見,而這些情況對于患者的術后治療及恢復都相當不利。在本文研究中,心理干預護理主要有改善患者情緒、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以及有效的疼痛護理三個方面,在保障完整落實既定護理方案后,心理干預護理能夠讓患者在護理期間獲得更好的治療與恢復效果,而從實際數據上來看也能夠印證這一說法,應用心理干預護理的實驗組,其護理總有效率為78%,對照組則為57%,治療后焦慮值實驗組為26.3±4.1,對照組為32.7±4.8,實驗組患者焦慮情況明顯更輕。滿意度上看,實驗組也顯著高于對照組,所以手足外傷術后疼痛的心理干預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值得進行推廣[3]。

參考文獻

[1] 馬蘭,雷紅英,馬文娟.優質護理在手足外傷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保健營養,

2017,27(15):272-273.

[2] 任雪峰.手足部外傷術后的護理體會[J].中國醫藥指南,2016,14(31):297-297,298.

[3] 岳會敏.綜合護理干預在手足外傷術后疼痛的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健康必讀,2019,(9):190-191.

猜你喜歡
疼痛護理心理干預
行為干預在腹部手術后疼痛護理中的應用
個性化疼痛護理對減輕急診腎結石患者疼痛的應用價值
尿毒癥患者血液透析期的心理干預
疼痛護理化膿性闌尾炎術后應用效果
淺析精神障礙患者康復期的心理干預
外科術后疼痛護理干預的施行意義評價
骶神經阻滯復合全麻行陰道前后壁修補術后疼痛護理體會
疼痛護理管理在肛腸科病房應用后的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