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實踐力在課堂教學中的培養途徑探究

2019-10-21 04:50郭志勇
年輕人·上旬刊 2019年7期
關鍵詞:探究評價能力

摘要:目前在地理學習過程中沒有針對地理實踐能力評定的規定標準,很難衡量地理實踐能力的高低。文章通過理性分析地理實踐力所包含的實際意義及其特點,總結歸納對于提高地理學科實操能力、培養方向與目標、教學方法和評定鑒定等方面的相關建議,探析高中生地理實踐能力培養路徑以及評價。

關鍵詞:地理實踐力;高中生;培養途徑;評價

中圖分類號:G633. 5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2-3872(2019)13-005-02

在地理學科中,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以下幾點:地理綜合思維、區域認知、人地協調觀和地理實踐力。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是高中地理學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任務,其在培養學生實踐方面主要是采用繪圖、實驗演示和野外考察等方式。通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來間接提高學生適應未來發展和社會需求的必備品格與重要能力。

1地理實踐力素養的內涵

1.1培養靈活運用人文地理知識的能力

國際地理育人方向指出,地理教育的價值在于培養積極負責的公民的同時,幫助人們解決而對的各種環境問題。教師要培養學生靈活運用所學地理知識的能力,在生活方面,能夠提高生活內涵;在學習方面,有助于完成地理知識框架的獲取與構建。

1.2培養地理實踐動手能力及調查研究能力

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學生不僅僅需要對基本的地理知識有所了解,還要能夠將地理知識通過不同形式表達出來,例如完成地理書上對地理模型的構建,提高對地理知識的形象認知以激發對地理內涵本質的探索。

1.3促進科學精神的習慣養成

習慣以及素養是地理實踐能力的強化體現,學生將所學的地理知識及技能在學習及運用過程中逐漸內化為一種動作或行為,進而發展成為一種習慣和素養。地理學科所培養的品質涵蓋了安全意識;敬畏、欣賞、熱愛、感恩等情感;好奇、質疑、探究、實事求是等科學精神。

2地理實踐力素養培養途徑

2.1巧妙設計課堂教學

(1)親手繪制圖表,提高學習效率。地理圖表在學習地理知識的過程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簡明形象的圖案或符號,往往能夠將事物的演變過程形象地表示出來,方便人們記憶,并且可以將各種概念性的文字以圖表的形式具體地展示出來,加深學生對于地理知識的理解吸收。教師可以通過指導學生親于繪制圖表以及變式圖的方式,提高學生對地理圖表的閱讀和分析能力,使學生善于獲取和解讀相關地理信息,并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2)理論結合實踐,促進知識理解。設計服裝時的款式和采用的材料、各地人民的飲食習慣和方法、房屋的設計風格和特色都是與地理環境息息相關、密不可分的。當教師指導學生學習“農業區位因素與農業地域類型”時,為了更好地區分我國南北方的農業差異,可以選取飲食差異這一角度,讓學生通過課前調查發現,南方人主食多為米飯,而北方人則多為面食,這種差異主要是我國南北兩地的地域差異造成的,不同的氣候導致水質與溫度不同,進而使得農作物的種植也有所不同,前者以水稻為主,后者以小麥為主。通過聯系生活實際的講解,有利于學生加強對地理知識的認知和了解,也能加深學生的記憶,并促使學生把知識與生活積極地結合起來,理解“生活處處皆知識”。

(3)實驗探究活化拓展性學生的思維。地理課程若想讓學生學會結合實際、靈活運用,就要重視課程的實踐體驗。讓學生自己動手實踐,才能真正做到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做到課內外結合,以此活化學生的思維。例如,在學習流水中的沉積物是如何沉積的時候,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在礦泉水瓶中先裝入三分之二的水,再依次加入200mL粗細不一的沙、土、黏土和小玻璃珠,混合均勻后靜置5min再觀察沉積現象,讓學生討論,是什么原因影響了這些沉積物的先后沉積順序,從而激發孩子主動動腦、拓展思維的能力。

2.2科學安排野外考察

野外實踐有助于學生充分理解地理知識并加強其對知識的運用,培養加強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能力,加強學生認知與情感之間的聯系。通過野外考察,增長見識,提升能力。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對學校周邊地質公園進行實地考察,了解地質公園的特征及形成過程,從而體會大自然滄海桑田的變化,加深對地質地貌形成知識的理解。

2.3精心選擇教學內容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有效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力素養,教師需要精心選擇教學內容。針對高中地理不同的內容,可以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1)選擇有利于激發學習興趣的內容。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之前,可以先對學生的所處的生活環境進行簡單的了解,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可以從一些常見的、學生接觸較多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現象入手,給學生提出一些難度與趣味并存的小問題,刺激學生的探究心理。例如,為了觀察流水的搬運作用,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考察鄰近地區的山間小溪,尋找流水搬運作用的證據。試著找找哪些河段的石塊顆粒較大,哪些河段的石塊顆粒較小,它們的分布有沒有規律,并探究為什么會出現這種現象[1]。

(2)挑選與生活密切相關的地理知識。如今引起全球民眾普遍關注的環境污染問題熱議程度居高不下,大氣污染帶來的霧霾引起了民眾的廣泛重視,水污染問題也己困擾人類多年,光污染問題愈加嚴重……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環境污染越來越嚴重?污染源又是什么?如何在做到獲取經濟收益的同時還能保護生存環境?這些問題不僅僅是出現在各大報紙、網站的醒目標題,更關乎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生不能光從文字來了解這些問題,而需要自己去實踐體驗,觀察生活、留心生活,在生活中捕捉這些現象。

(3)選擇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知識。當學生掌握一門學科,并獲得客觀的和主觀的證據時,他們將對自己和外界做出深刻的改變,掌握了相關的實用策略時,他們將更熱愛生活,更關注地理,并進一步探究地理與生活的關系。人類發展與地理環境密不可分的關系,在處理經濟社會和地理環境的問題上,學生需要具備扎實的地理知識,擁有對地理知識的綜合運用的能力和采取可持續發展策略的能力。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將所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才能讓知識體現力量,促進自身終身學習意識的培養,促進人類社會的發展。

3基于地理實踐力素養培養的評價方法建議

3.1“無痕化”觀察評價

紙筆測試得出的成績并不能真正反映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事實證明,日后很多有能力獨當一面的學生,并非今日成績的佼佼者,說明紙筆測試并不能完全承擔起評價學生水平的功能,特別是在評價能力品質的方面。所謂無痕,其關鍵點在于讓學生處于一種無壓力的狀態,在教師評價的過程中沒有被評價的壓力,表現出來的是真正的自我,教師在這一過程中通過觀察和記錄的萬式,對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分析,事后再有針對性地對其進行引導[2]。

3.2能力性等級評價

能力等級評價盡管同樣屬于紙筆測試,但實際測評過程中,并不按照百分比的形式進行評價,而是通過將試題的答案劃分為多個等級,以每個等級記1分的形式,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確定不同的等級,具體的等級劃分根據學生的實際思維能力進行確定。這種無具體答案的測評方式能夠測試出學生的各項能力的發展是否均衡,缺點在于難以設計合適的考察試題[3]。

3.3任務性能力評價

任務性能力評價即通過完成任務,體現能力水平,但這種評價會忽略任務完成過程的細節表現,僅通過最后的任務、匯報評價其任務質量和表達水平。該評價關注任務的總結,更多的是對書面表達和語言表達的評價。任務完成過程,主要通過學生階段性地與教師交流、提問,考察其主動性、勤奮性、傾聽建議修正的能力等[4]。

4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當前的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更加注重理論知識與實踐能力的結合,以確保兩者同步發展。在地理教學中,教師必須改革教法與學法,在夯實地理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為社會培養出合格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王超,周丹,劉寧波.課堂教學活動中地理實踐力的培養——以“寒潮”為例[J].地理教學,2019(5):33-36+32.

[2]彭清思,程霞,范秦洋.課堂教學中地理實踐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優化建議[J].地理教學,2019(2):34-36.

[3]李森田,探究提升初中生地理實踐力的有效途徑[J].中國校外教育.2018(4):94+98.

[4]周銀鋒.高中地理學習性評價方法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基金項目: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7年度規劃課題“高中學生地理實踐力的現狀調查及培養研究”(GH-17283)

作者簡介:郭志勇,男,中學高級教師,研究方向:高中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

猜你喜歡
探究評價能力
設問引導探究
一類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相似圖形中的探究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