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南省產學研專利合作創新網絡特征及其演化

2019-10-21 06:59劉德昶
市場周刊·市場版 2019年32期
關鍵詞:社會網絡分析產學研云南省

摘?要:隨著“云南創造”逐步推進,云南省各企業、高校和科研機構進行專利合作的行為愈加頻繁,其構成的專利合作創新網絡已初具規模。因此本文將從云南省產學研合作層面出發,運用社會網絡分析方法,剖析其整體網絡結構和內部網絡自我中心結構特征以及演化過程,為相關政府部門制定合理政策和企業有效管理自我網絡提供借鑒。

關鍵詞:云南省;專利合作;產學研;創新網絡;社會網絡分析

一、 引言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提出“更好發揮政府作用,通過政府的有效引導,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2012年云南每萬人專利擁有量為0.89件,云南省政府基于創新驅動不足、創新產出數量少和質量低等問題,下發《云南省專利促進與保護條例》。該條例實施以來,云南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2.85件。雖然云南省知識產權創造能力正在穩步提升,但與先進省區仍有一定差距。提高創新產出的關鍵是具有良好的創新環境,而除了政策引導以外,產學研專利合作網絡對專利產出也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合作網絡在提高創新績效的同時,還能有效整合和利用創新資源,分散單個企業的創新風險。然而相關文獻關于云南省產學研專利合作網絡的研究還處于空白。因此,本文基于專利合作數據對云南省專利合作網絡特征和演化過程進行研究,希冀為進一步促進云南省區域創新績效提供建設性意見。

二、 產學研專利合作網絡概述

產學研專利合作網絡內涵的界定。國外相關學者基于社會網絡理論首次提出創新網絡的概念,認為創新網絡是企業進行系統性創新時的一種基本制度安排。在此基礎上,相關學者對合作關系的對象進行了延伸。吳慧等認為產學研合作是指高校、科研機構和產業間以促進知識流動為目的而進行的交流活動。隨著研究的深入,我國學者彭銳和楊芳則將產學研合作網絡定義為企業、科研院所與高等院校為達到共同利益和迎合市場需求進行緊密合作而形成的固定組織形式。

產學研專利合作網絡特征??凳缇甑冉Y合國外學者相關理論,進而提出行為者嵌入社會網絡的方式有關系性嵌入和結構性嵌入,而描述整體網絡結構特征的指標有網絡規模、網絡密度、網絡中心勢以及網絡差異。應洪斌基于整體網絡視角進一步豐富結構洞理論,認為占據結構洞位置的行為者能夠將缺乏聯系的各創新主體連接起來并獲得競爭優勢。劉金濤通過典型相關分析方法得出網絡規模、結構洞和網絡開放性對創新成果產出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曹潔瓊等運用社會網絡分析和負二項回歸研究小世界性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結果表明平均路徑長度對創新績效顯著正向影響,集聚系數與創新績效的關系呈倒U 型。

三、 云南省產學研專利合作網絡分析

(一)整體網絡結構特征分析

本文通過國家知識產權局官網進行專利檢索,選取年限為2009~2018年底和申請人地址均為云南省的專利合作數據。本節將2009~2018年底全部合作專利數據轉換成共現矩陣,導入社會網絡分析軟件社會網絡分析軟件進行可視化分析。從合作網絡初步來看,網絡中心區域節點聯結關系主要依賴其中三個節點的傳遞關系,聯結程度比較緊密。而外圍節點聯結程度比較稀疏,與中心區域聯結比較少。本文進一步提取合作網絡的規模、密度、中心勢數據。數據顯示網絡規模為920,意味著整個網絡在2009~2018年底參與專利合作的主體有920個。當整體網絡密度等于1時,表明網絡中所有節點都與其他節點都進行了聯結。該合作網絡的網絡密度為0.0063,意味著較少節點進行相互聯結。網絡中心勢為24.68%,該數據表明網絡中擁有多個核心節點,部分節點圍繞核心節點進行專利合作。

(二)核心節點自我網絡結構特征分析

依據2009~2018年底專利合作網絡,選取自我中心網絡規模較大、合作頻次較高的節點進行分析。這些節點主要包括昆明理工大學、云南電力試驗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電力研究院、云南農業大學、昆明能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云南大學、云南省煙草農業科學研究院以及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通過分析相關數據,發現多數節點圍繞高校展開專利合作,其中昆明理工大學在2009-2018年底期間與108家創新主體進行過專利合作,合作對象的數量最多。其次云南電力試驗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電力研究院只與11家創新機構進行過專利合作,表明該機構創新領域比較狹窄。從自我網絡中心性來看,擁有高中心性的昆明理工大學在自我網絡中能對其他合作節點形成較大控制。而從結構洞看,云南電力試驗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電力研究院具有較多冗余關系,表明該研究院與其他節點進行聯結的同時,其他節點間還存在較多的聯結關系。

四、 產學研專利合作網絡演化

相關學者認為合作關系將持續5年,因此本文將選擇5年的專利合作數據來觀察網絡的演化過程。如選擇的觀察期為2013年,需要將2009~2013年期間所有專利合作數據導入社會網絡分析軟件中。通過分析相關數據,發現相較于2013年,2018年專利合作網絡規模增大、聯結次數增多,網絡形態出現差異性,意味著有更多主體加入合作創新網絡,各主體間聯系越來越頻繁。為使變化更具有直觀性,本文擬計算出網絡規模、網絡密度、網絡中心勢的變化值來闡述云南省專利合作網絡的演化進程。

(一)專利合作網絡規模演化

網絡規模指的是網絡所有節點的總數目,節點代表參與專利合作的成員。云南省2013~2018年底間參與專利合作的成員數量逐年增加,由2013年的270位參與者提高到2018年的703位,總體保持穩步增長趨勢。而從增長率來看,2014~2018年底呈現出起伏狀態,尤其在2018年增長最為緩慢。

(二)專利合作網絡密度變化

網絡密度越大,說明網絡內實際聯結數與理論最大聯結數比值越大,意味著網絡內各成員間相互聯系越緊密。通過計算得出2013~2018年底間合作網絡密度及其變化。從相關數據展示出的網絡密度數值來看,從2013年的0.018下降到2018年的0.0069,密度逐年呈下降趨勢。實際聯結數值從2013年的653增加到2018年底的1702,表明隨著新成員的加入,新成員與其他創新主體合作頻次增加。每年新增聯結數一直保持正值,意味著網絡內各主體越來越傾向于合作創新。而從單一年份來看,其網絡密度都遠遠小于1,網絡內各個節點間的相互聯系程度還有待提升。

(三)專利合作網絡中心勢演化

中心勢可以揭示網絡內部各個節點的分布程度,其越接近1,網絡的形狀越呈現出輻射特征。中心勢出現先降后增的狀況,表明在2013~2017年間多數節點逐漸遠離核心節點,積極與非核心節點構建網絡聯結。而在2018~2019年期間,網絡內部分節點又逐漸向核心節點靠攏。

(四)節點位置在整體網絡中的演化

本文參考王平平和陳祖勝等學者的相關研究,將節點在網絡中的度數中心度來表征節點位置,同時將度數中心度大小按照等間距分段劃分為核心、橋梁和邊緣三個等級。這些等級可以用來闡述創新主體在網絡中的重要程度以及對創新資源的控制程度。由于節點數量眾多,本文將只描述具有典型性特征的節點,這些節點包括昆明理工大學、云南電力試驗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電力研究院、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云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云南大學、昆明能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云南銅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而像云南馳宏鋅鍺股份有限公司、云天化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及昆明鼎邦科技有限公司等其度數中心度都保持著較低水準。根據各產學研機構每年在網絡中的度數中心度,網絡位置隨著年份有著不定向的變化,表明其在網絡中的作用程度會有一定的改變。

核心位置意味著主體是創新資源集中地,橋梁更多的承擔是從核心位置獲取創新資源并分發給邊緣位置的中介作用,而邊緣位置只獲得和利用經整合的創新資源。通過進一步分析,我們發現在2013年和2016年處于核心作用的云南電力試驗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電力研究院在2018年底處于邊緣位置,而昆明理工大學則有一個“核心—橋梁—核心”的變化,昆明能訊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則一直處于橋梁位置,邊緣節點位置則沒有明顯變化。

五、 結論與啟示

本文通過構建云南省2009~2018年底間所有專利合作網絡,并在此基礎上基于社會網絡方法分析整體網絡結構特征和節點自我網絡結構特征,發現專利合作關系主要圍繞高校展開,在自我網絡規模較大和合作頻次較高的部分節點中高校占據多數。本文還分析了2013~2018年底間專利合作網絡的演化進程,發現網絡內部各個節點間相互聯系不夠緊密以及邊緣節點專利合作參與度不夠。因此,基于以上結論,提出以下建議:(1)相關政府和部門要制定相應政策積極引導企業參與專利合作創新,提高網絡內各成員的聯系緊密程度。(2)處于橋梁位置的企業要積極構建知識儲備體系,合理管控自身網絡結構,加強對創新資源的控制能力。(3)邊緣位置企業要提高專利合作的熱情,加強與核心位置和橋梁位置的創新主體間的專利合作。

參考文獻:

[1]吳慧,顧曉敏.產學研合作創新績效的社會網絡分析[J].科學學研究,2017,35(10):1578-1586.

[2]胡保亮,方剛.網絡位置、知識搜索與創新績效的關系研究:基于全球制造網絡與本地集群網絡集成的觀點[J].科研管理,2013,34(11):18-26.

[3]彭銳,楊芳.產學研合作創新網絡的演進階段及演進過程中科研管理部門的作用[J].科研管理,2008,29(S1):38-41.

[4]應洪斌.結構洞對產品創新績效的作用機理研究:基于知識搜索與轉移的視角[J].科研管理,2016,37(4):9-15.

[5]劉金濤.創新網絡結構特征對創新產出的典型相關分析[J].統計與決策,2019,35(2):118-120.

[6]曹潔瓊,其格其,高霞.合作網絡“小世界性”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基于中國ICT產業產學研合作網絡的實證分析[J].中國管理科學,2015,23(S1):657-661.

[7]陳祖勝,任浩,林明.網絡內企業位勢躍遷速度對創新績效的作用機理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5,35(16):1-6.

作者簡介:劉德昶,云南財經大學。

猜你喜歡
社會網絡分析產學研云南省
推行產學研一體化基地建設
基于產學研三位一體的高校旅游管理專業人才培養研究
童眼看兵器
云南青年齊相聚 點亮青春大盛會
云南省普惠金融發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發展研究
境外公益旅游研究進展與啟示
新浪微博娛樂明星的社會網絡分析
基于社會網絡分析的我國微課研究探析
我國高校產學研合作的區域分布和地理集聚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