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活用語文教材實施審美教育

2019-10-21 10:47張小娥
當代家庭教育 2019年21期
關鍵詞:孔乙己中學語文意象

張小娥

摘? 要:語文審美教育,就是“以語文教育中的美的因素去教育學生,培養學生健康高尚的審美觀念與審美理想,陶冶學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學生感受美、鑒賞美以及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楊德如語)。

關鍵詞:語文教學;審美教育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1-0041-01

語文教學中的美育內涵十分豐富,中學語文審美教育的主要審美對象——語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的合成,就其單篇而言,又往往是思想美、形象美、意境美、結構美、語言美的和諧統一體。語文教材通過各種文體的文學作品,在學生面前展現一個璀璨奪目的“美的世界”,為語文審美教育準備了極為充足的條件,從而能夠對學生的心靈進行熏陶漸染,潛移默化。

如何利用中學語文教材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如何通過對學生審美素質的培養來實現其綜合素質的提高,從而實現素質教育的目的,下面筆者談談自己的一些體會。

1.體會文章中美的意象

意象是中國古代詩學的特有概念,是中國文學對人類文明的巨大貢獻。所謂意象,就是文章中寫到的物件,是作者主觀感情與客觀事物的完美結合。作者正是通過意象向讀者傳達美的理念,抒發感情,反映生活。因此體會意象,品味意象,是語文審美教育的重要內容。

2.進行創造性想象,營造美的意境

想象是文學創造的重要方法。陸機在《文賦》中說借助想象可以“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籠天地于形內,挫萬物于筆端”。欣賞文學作品也需要有豐富的想象力。葉圣陶先生說:“我們鑒賞文藝,最大的目的無非是接受美的經驗,得到人生的受用,要達到這個目的,不能拘泥于文字,必須驅遣我們的想象,才能通過文字達到這個目的?!边@就告訴我們,要讓學生在語文學習中得到美的享受,教師就應該充分利用教材,啟發學生想象,鼓勵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讓他們在語文藝術的天空中翱翔,從中得到美的體驗。

魯迅先生在《孔乙己》一文中,以“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作結,給人留下十分廣闊的想象空間。教師在講課時,可以設計這樣的環節:如果你是導演,你將如何設計拍攝《孔乙己》的結尾鏡頭?教學實踐中,學生往往能夠展開大膽而富有創造性的想象,有的說要讓潦倒的孔乙己的背影逐漸模糊,模糊,最終消失;有的說要把他此時的手做一特寫鏡頭推出,因為孔乙己的手或蘸酒寫字,或偷竊東西,或書寫服辯,或代腳“走路”,有著特殊的用途,那雙本應具有謀生本領的手,最終卻成為他爬向死亡的手:有的說應配上畫外音“大約孔乙己的確死了”這樣才留有余味:有的說應配上眾人的笑聲,讓笑聲貫穿全劇,用這種含淚的笑聲反襯孔乙己的慘狀更讓人覚得悲哀。這樣,學生借助想象體會到作品豐富的言外之意,提高自己的閱讀審美能力。

3.在比較探究中體悟美的意蘊

沒有比較就沒有鑒別,通過比較可以使人們對事物的感知由表面走向深刻,由片面到全面,深入了解事物的本質。在教學中將相同題材的作品進行比較閱讀,能讓學生感悟到文章中不同的美感。

陸游和毛澤東的《卜算子·詠梅》都是詠梅的名篇,但在意象的運用上有很大的不同。陸詞中的梅花所蘊含的意象是詞人一生不幸遭遇的縮影,亦是詞人堅貞不屈的人格寫照。那株生在荒郊野外的梅花,在斷橋邊自開自落,無人理會,暮色將臨,無依無靠,無人賞識,預示著當時社會的黑暗和對人才的冷落。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風雨、群芳”暗喻當時趨炎附勢、獻媚取寵的小人,他們自身不但無所作為,還要排擠、壓縮詞人生存的空間,但詞人無意與他們同流合污,即使零落成泥也要保持祟高的氣節。

毛澤東詩詞中梅花是無產階級革命者的化身?!帮L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風雨送走的是失去的革命氣質的暮春,它的歸去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而新的、朝氣蓬勃的春天必將在轟轟烈烈的暴風雨中誕生?!耙咽菓已掳僬杀?,猶有花枝俏”,面對懸崖百丈冰的日子,一個“俏”字把梅花英姿煥發,香飄萬里,對困難極端藐視的情態寫出,同時也借梅花把共產黨人的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淋滿盡致地表現出來。只有一代偉人、一代扭轉乾坤的風流人物,才有如此的氣勢和豪情,封建社會的文人才子是很難與其相媲美的。

同樣的詞名,同樣的題材,但由于詞人所處的時代不同,性格不同,經歷不同,審美情趣不同,因而詞所表現的內涵明顯不同。

4.激發美的情感,感悟美的真諦

“文藝應該通過什么來感動人呢?感動就是在感情上的共鳴”(黑格爾《美學》第一卷)語文教學中,要根據文學的特點,激發學生在感情上與作品的共鳴。只要抓住文章內在的“情”,往往便牽一發而動全身,達到美育乃至全文的教學目的。如朱自清的《背影》,作者在用家庭災禍設置好父親送子遠行的背景后,描繪了父親送子的幾個場面,尤其細致入微地刻畫了父親為子買橘的艱難沉重的背影,此時似電影鏡頭疊現的情節點示了“我”多次的流淚?!笆路墙洑v不知難,情非感受不知味”,若只是冷眼旁觀,漠然置之,何以能喚起我們的審美愉悅?又何以能理解作者復雜豐富的思想感情?

5.結語

總之,審美教育是塑造學生完美人格的重要手段,中學語文審美教育正是借助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美的因素,培養受教育者的審美素質,以期達到完善人格、陶冶情感、發展智力,促進人的各種潛能全面發展的目的。

猜你喜歡
孔乙己中學語文意象
論姜夔詞的意象處理方式
紀錄片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撫遠意象等
《莊子》中的舞蹈意象
《孔乙己》“讀寫結合”教學設計
來自林間的風
走出經驗主義、拿來主義迷津——蘇寧峰《表現論視野下中學語文的批判性解讀》序
走出經驗主義、拿來主義迷津——蘇寧峰《表現論視野下中學語文的批判性解讀》序
孔乙己(下)
孔乙己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