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試析小學手工制作中折紙教學的策略

2019-10-21 13:38張燕
當代家庭教育 2019年21期
關鍵詞:手工制作小學教學應用研究

張燕

摘? 要:小學教學中教師所教的并不僅僅是語文、數學、英語等內容,還有手工制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主動培養學生對手工制作的靈感,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诖?,本文首先簡要分析了折紙教學在小學手工制作教學中的意義以及重要性,隨后從四個方面講述了小學折紙教學應注意的問題。

關鍵詞:小學教學;手工制作;折紙教學;應用研究

【中圖分類號】G62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19)21-0138-01

在小學美術手工折紙課堂中,由于針對的教學目標身份的特殊性。教師就應該多運用思維創新的方式來指導學生在課堂中的動手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讓學生可以沉浸在這個制作手工的過程中,做完手工之后還要讓學生體會到成就感、自豪感。對于手工課教學,現在已經出現了很多種教學方法,下面筆者以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述。

1.折紙教學在小學手工制作教學中的意義以及重要性分析

手工制作不僅僅考察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還考驗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適應能力。學生需要自己去用一些不同厚度、不同顏色、不同大小的紙張創造出自己理想的手工作品。紙張的質量、質感、紋理都會對你所做出的手工作品有很大的影響。并且折紙手工還要講究技巧。就對折紙手法來講包括了水槽式折法、沉降式折法、兔耳朵式折法等。學習手工折紙可以鍛煉學生的大腦思維和動手能力。也為學生的學習生活增加了一些樂趣。手工制作相對于折紙來講技術層次難度要高很多,學生要學習的地方也有很多。折紙教學在折的過程中,首先通過對紙張的初次的折疊,然后對紙張進行裁剪、多張裁剪好的卡片用膠水、固定針來確定造型 。無論從設計角度還是從美學角度來講,手工折紙的難度和美觀都要遠遠高于普通折紙,對學生的手工能力要求也比較高。

2.小學手工制作中折紙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1)讓學生在課堂中以放松的狀態學習

在對于手工制作與折紙在課堂中的應用時,教師應當盡量去選擇靠近學生日常生活的事物或者是學生了解過并且知道的事物,這樣讓學生動手做手工時可以更加容易上手。但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與課題應當帶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不要讓學生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乏味枯燥的情緒,要讓學生能學中玩、玩中學這種理想化學習狀態。教師也要去適當帶領學生,讓學生去主動發現生活、學校、社會中的美。讓學生把這種美帶入到學習手工教學當中。這樣學生做出來的手工是具有靈魂的,是一個“活”的東西。

(2)巧妙帶入教學意境,讓學生主動思考

小學生具有熱愛生活、天真活潑的天性,在心理上會去追求對事物的形象化。因此要想帶動小學生對折紙手工課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并且教師想要獲得優質的教學效果??梢栽谡n堂上去設置一個教學意境,并主動去將學生帶入到教師所設置的意境當中。讓學生自己在這種意境當中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創造出新奇的手工作品。但是在教師設置意境時,教師一定要注意設置的意境不能太深奧,小學生的認知能力、學習能力有限,如果意境太深奧是起不到啟發學生的思維能力,反而會讓學生感到很煩。所以教師設置意境應當貼近學生的日常生活,讓學生通俗易懂。

(3)團隊協作、共享思維

除了通過教師主動設置思維情景外,教師也可以適當性的引導學生去創立或者組建一個團隊。這樣可以讓學生培養出團隊精神,人多力量大。讓學生可以自己去組建一個團隊,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去互相說明自己的想法,相互擴展發散性思維。讓學生可以體驗到這一種交流同進步的感覺。從而達到培養學生的目的。教師在去設置自己的主觀意境時,可以主動去設定一些固定環節,而這些環節就需要學生自己去找同學合作才能完成。這樣做到之后就讓學生自己來完成,教師只是起到一個主體帶頭作用。

(4)在手工折紙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環保意識

隨著世界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環保意識日益增強,人人提倡環保,節約用紙。因此教師對于在教手工課時就必須時刻給學生引導環保意識。對學生提前引導環保意識,也非常有利低碳生活建設。教師在手工折紙課中,教學的對象較多,涉及用到的紙張量也就比較大,因此只要產生浪費,影響也是極其不好的。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告訴學生,不要肆意浪費。并且告訴學生誰的作品用的紙量最少,給予一定的小獎勵。讓學生去主動抵制浪費,并可以主動把其他同學剩下的邊角料用來回收二次利用?;蛘呓處熆梢匀ьI學生發現生活中的廢紙等還可以二次利用的物品,讓學生去動手制作。然而在現實生活中這些物品是很多的,比如廢棄雜志、廢棄報紙、廢棄包裝盒和廢棄紙片等。讓學生們主動去回收二次利用,不僅僅是對低碳生活的幫助,還為學生自己動手創造的作品賦予了不一樣的“靈魂”。讓學生雪亮的眼睛去發現美、觀察美和理解美。

3.結語

小學生手工折紙教學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不僅培養學生的課余興趣愛好,還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紙是生活中隨處可見的物品,并且有很好的可塑造性。教師通過以課程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課,鼓勵學生去主動動手創造,動腦思考。從而可以直接性的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有創新思維。教師引導學生去尋找生活中的美并且發現美、創造美、感受立體美學。

參考文獻

[1]戴莉.小學美術手工課教學中紙材拓展運用的思考[J].美術教育研究,2018.No.174(11):171

[2]黃文萍.現代折紙藝術在服裝立裁造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7(20)

[3]蒲小蕓.整合數學知識的“團花剪紙”折紙技法教學實踐探索[J].中國美術教育,2018(1):43-45

猜你喜歡
手工制作小學教學應用研究
高職學前手工制作課程動手實踐能力探究
手工制作在小學數學幾何教學中的應用
游戲教學法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
地方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手工制作課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
淺論小學課堂激勵性評價遵循的原則
進駐數字課堂的新興教學媒體
AG接入技術在固網NGN的應用研究
分層教學,兼顧全體
大班手工制作活動中的創新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