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共體建設:政策 資金 管理一個都不能少

2019-10-22 08:16文丨于健
中國衛生 2019年8期
關鍵詞:醫共體衛生院縣域

文丨于健

2018年11月以來,河南省周口市鄲城縣人民醫院按照縣域綜合醫改和周口市四醫聯動改革試點工作要求,牽頭組建了包括9 家鄉鎮醫療衛生機構在內的鄲城縣第一醫療健康服務集團,就緊密型醫共體建設進行了探索。

從人心渙散到病人倍速增加

張完鄉離鄲城縣城40 公里,是縣域內最偏遠的鄉鎮之一。加入集團前,張完鄉衛生院在職職工46 人中,業務骨干嚴重流失,服務能力在全縣20 家鄉鎮衛生院排名倒數,門診“門可羅雀”,幾無住院病人,3 個多月沒有發工資,人心渙散,管理滯后。

加入醫共體后,集團報請縣衛生健康委批準,派駐業務骨干任張完鄉衛生院院長、副院長,并隨之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通過整理院容院貌,依法收回被非法侵占土地,門診樓、病房樓全部進行整修,使院容院貌煥然一新。

在集團的大力支持下,補發了全部工資,召回流失人才,招聘優秀應屆醫學畢業生和實用人才,借鑒集團管理經驗,結合當地常見病、多發病疾病譜,積極拓展鄉鎮衛生院業務范圍,服務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19年第一季度,該衛生院門診病人數量增長55.29%,住院病人增加5倍。

推行“優質服務月”活動,提升全院員工文明服務水平。為病人提供暖心開水、營養膳食,開通水沖式廁所,營造了優良的看病就醫環境,患者和家屬滿意度提升至95%以上。

其實,張完鄉衛生院的變化,只是鄲城醫共體建設過程中的一個縮影。2019年第一季度,集團醫共體內9 家鄉鎮衛生院門診增加12872 人次,住院增加637 人次,增幅分別為19.6%,32.3%;住院次均費用鄉鎮衛生院下降20.86%,民營醫院下降18.09%;集團內縣域外轉診率從以前的11.62%降至如今的2.68%。

既要轉變觀念 更要落實幫扶

2014年10月,鄲城縣人民醫院被定為河南省縣域醫療聯合試點縣(市)。經過改革,我們和成員單位已轉變為如今集團管理、抱團發展的一家人;從以往掙多、賺多、發多、結余多,轉變為如今節余歸己、落實兩個允許;從以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隨意轉診,轉變為現在的分級診療、合理診治;從以往的重醫輕防,轉變為現在醫防康養協同、防治管并重……真正把醫共體建設成為集團和各成員單位服務、責任、管理、利益和發展的共同體。

縣域綜合醫改首當其沖的是觀念轉變,其次是從人才選派、制度管理、對口幫扶、資源共享等全方面落實幫扶。我們選拔優秀人才任鄉鎮衛生院院長,短時間內迅速改善了鄉鎮衛生院面貌,業務技術、管理水平、工作質量穩步提升。先后制定、修訂49 個基層醫院相關制度,從各個環節規范成員單位行為,做到人人有職責、事事有制度、執行有方案、工作有流程、績效有考核、失責有追究。選派71 名具有醫師及醫師以上專業技術人員下沉基層幫扶,忙時坐診服務,閑時培訓帶教,幫助培養技術骨干。全力打造6 個醫療業務中心。截至目前,共開展遠程心電7817 例,遠程檢驗413 人次1081 例,遠程會診31 例,遠程影像19 例,消毒供應6 批次,遠程病理成員單位培訓已完畢。先后開展雙向轉診200 余例,異地收費150 余例,業務講座50 余場次,手術會診30 余次,接收免費進修人員6 名。

我們將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工作做實,實行“3+X”的簽約服務模式,組建若干服務團隊,結合延伸醫療護理服務、健康進社區等活動,為簽約居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為群眾開具健康“長處方”,形成“未病早預防、小病就近看、大病能會診、慢病有管理、轉診幫對接”的防治體系。利用我院是河南省“3+2”助理全科醫生培訓基地的優勢,為鄉村培訓合格人才。2017 級26 名合格學員即將畢業,按照“鄉管村用”的原則,由鄉鎮衛生院與其簽訂聘用勞動合同,直接下派到村衛生室村醫崗位工作,履行鄉村醫生職責,納入鄉鎮衛生院一體化管理。

做好清產核資,明確集團架構,成立集團醫保監管中心、財務中心、運營中心,各司其職,加強成員單位運營過程管理。醫保監管中心負責通過每月對9 家成員單位和轄區內15 家民營醫院檢查和抽查,對醫保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報請縣衛生健康委、縣醫保局處罰。掛床、冒名頂替現象已基本杜絕,三合理一規范明顯好轉,次均費用明顯降低。集團財務中心負責對9 家成員單位實行“單一賬戶、分戶核算”。做到院長和會計分離;收入和支出分離;重點支出和日常零星支出分離。集團運營中心負責建立員工績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醫療健康服務集團內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協調聯動 績效先行

近年來,鄲城縣政府制定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醫療健康服務共同體建設的實施意見》等相關文件,建立了部門協調聯動和督查督辦工作機制。充分發揮醫保資金的杠桿作用,醫保局成立后,醫保資金打包支付給醫共體,責權利需要更加協調、明晰。鄲城縣政府從按人頭總額付費方式改革入手,完善醫??傤~預算管理。按照“統籌包干、結余歸己、超支不補”的原則,醫保資金的90%打包撥付醫療集團牽頭醫院,10%作為縣級風險控制金,衛生健康、醫保、人社、財政等部門共同監管。

建立完善《結余資金分配方案》等,將結余資金按照“兩個允許”的要求和多勞多得、優績優酬的原則,合理提高醫務人員薪酬水平,更好的調動醫務人員參與改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建立醫療健康數據中心(總平臺),統一采集和儲存全縣居民醫療健康服務和管理數據,推行一中心、一專網、一卡通,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強醫院管理。

醫共體接受疾控、婦保機構指導,統籌疾控、婦幼保健和慢性病長期照護,做實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做到醫防康養協同,防治管并重,構建分級診療、合理診治和有序就醫新秩序,使醫療健康服務連續化、整體化。

猜你喜歡
醫共體衛生院縣域
藏北農牧區縣域醫共體建設實踐與成效:比如經驗研究①
縣域經濟 綏德“網上貨運港”
縣域消防專項規劃研究
基層衛生院成本核算與績效分配研究
基層衛生院消化性潰瘍內科治療效果探討
鄉鎮衛生院的內部控制管理的難點及對策分析
2019年寧波全面推進縣域醫共體建設
縣域醫共體財務集中管理模式的探討
探討醫共體財務管理
山東縣域GDP排名出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