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學鑒賞中的地域文化因素

2019-10-30 03:01肖紅梅
大觀 2019年8期
關鍵詞:文學作品心理素質因素

肖紅梅

摘 要:地域文化因素是文學鑒賞中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作者可以通過文學內容表現自己所處的環境,但不同的文學作品中所表達的地域文化信息存在強弱的不同,讀者鑒賞中所感受到的地域文化色彩也有所差異。文學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主要是通過作者對人物、環境、風俗等的描寫與刻畫來實現的,因此文學鑒賞中作者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和地域文化知識累積會對文本的解讀有一定影響。在文學鑒賞中讀者要尊重作者的文學刻畫,從作者描繪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品味作家蘊含的情感,重視地域文化因素的分析,享受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美學盛宴。

關鍵詞:文學鑒賞;地域文化;作者本位;文本本位

地域文化因素是文學鑒賞中必須要考慮的因素,作者可以通過文學內容表現自己所處的環境,提升讀者對于作者所處地域的自然環境與人文情懷的理解。作者在長期的生活積累中,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文化理解,通過在文學作品中的表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心態,使讀者在文學作品的閱讀中不斷積累豐富的地域知識,提升讀者對文學作品的鑒賞能力。

一、地域文化因素對文學鑒賞的影響

(一)文學作品攜帶的地域文化信息

地域文化因素對文學作品的鑒賞有著直接的影響,主要是通過作品中所具有的地域文化特征來實現信息傳輸的。作者自身對地域文化的理解直接反映在作品中,讀者可以從作品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懷。但是,不同的文學作品中所表達的地域文化信息存在強弱的不同,讀者鑒賞中所感受到的地域文化色彩也有所差異。文學作品中所包含的地域文化因素需要被讀者識別與把握,但是多數讀者在鑒賞中對于地域文化因素不能及時把握,只有少數的文學研究學者可以第一時間獲得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并且他們的觀點易于被廣大學者所接受與理解。比如《典論·論文》有關“徐干時有齊氣”的內容,“齊氣”作為一種地域文化,雖然有些學者在該解釋上存在一定的爭議,但是大多數人還是認可該解釋的。

文學作品中的地域文化因素主要是通過作者對對象的描寫與刻畫來實現的,對象主要包含了地域的人物、環境、風俗等。作者則通過自身的情感寄托來表達自己獨特的理解,從而將該理解傳遞給讀者。

(二)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

所有被讀者鑒賞的文學作品,其實都是經由作家創造而成,所以,其中蘊含的地域文化特征,如環境、人物等因素,都是由作家精心選擇、加工、提取、淬煉的結果。若是未以作家的前期創作經驗為基礎,以及在心中對創作經驗進行融合和升華,那么作品便不會攜帶任何同地域文化相關的要素以供讀者品味欣賞。因此,作家自身所具備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對地域文化知識的積累程度,對各類地域文化特征的敏銳程度等,都會對文學作品的鑒賞帶來影響。

對于作家而言,其自身所具備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最初便是源自其幼年和青少年時期的生長地域,源自作者的家鄉、故土。其故鄉的風土人情、自然地貌、歷史文化、風俗傳統等,都會從作者初步了解世界開始便無形之中不斷地對其進行感染和熏陶,從而形成作者最初以及最為基礎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此種心理素質通常表現為故鄉依戀,向外界抒發著濃濃的鄉情,如人們耳熟能詳的《靜夜思》,便是李白表達其個人的思鄉情懷。而在現代文學作品之中,魯迅的《故鄉》則在這方面格外感人至深。人們可以將其稱作故鄉情結或是鄉土情懷,而其也是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的基礎構成和核心要素。也正是如此,在地域文化特征上描寫得特別觸動人心的作家,極少不是從描寫故鄉起步的。

(三)讀者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

作品之中蘊含著形式不同、深淺不一的地域文化因素,這都是作家將個人自身的體驗和經驗刻意或是無意間融入作品之中的結果。讀者們在進行文學鑒賞時,在閱讀之中觸碰到這些因素,對其加以欣賞和品味,從而實現了其與作家之間的精神交流。但是,但凡進行鑒賞活動的讀者內心都并非空無一物,只是單純地容納作品表達的情感與意境,所謂鑒賞絕非只是單方面被動地承受,而是在互相交流的過程中加以選擇,彼此對對方造成影響。從某一角度來看,作家所創作的文學作品中蘊含的地域文化特征被讀者們評價和品評,而換個角度,讀者也在文學鑒賞活動之中使得自身的地域文化知識掌握范疇得到了拓展,同時,還會體會到鑒賞的樂趣。

進行文學鑒賞的讀者,往往也具有屬于自己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和地域文化知識累積。讀者也正是基于這種素質和累積,對文學作品之中的地域文化因素進行理解和體會。在讀者方面,其地域文化心理素質的構成同作家相差無異,首先也是受其自小生活的故鄉熏陶形成,具有自己獨有的鄉土情懷。而讀者所具有的這種素質和情懷,決定著其在鑒賞作品時對其中包含的地域文化因素采取怎樣的態度,同時也是讀者進行選擇和比較的基礎依據。此外,對作品的鑒賞也取決于讀者在進行鑒賞活動之前,對于相關地域文化知識的積累水平等。

通常而言,作者寄托于作品之中的地域文化特征愈是鮮明、生動,便愈是能夠吸引更多的讀者。讀者會被文學作品之中的地域文化因素吸引,往往是以下幾類情況:其一,讀者在鑒賞作品時發現了其同自身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較為接近,又或是在部分關鍵點上存在互通的關聯,此時便常常會勾起讀者的相關記憶,有可能是山水景色,有可能是事件場景,有可能是某種情感意象;其二,作品之中同地域文化因素交織為一體的作者表達的鄉情,使得讀者深受感動,激起讀者內心深處濃烈的鄉思;其三,盡管作品內的地域文化因素在讀者的過往經歷中是十分陌生的,但是由于作者描寫得十分成功、獨具特色,此時讀者便會被作者構造出的異域風情牢牢吸引,讓讀者的獵奇心理得以滿足,幫助讀者的地域文化知識得到擴充。

二、基于地域文化因素的文學鑒賞途徑

基于地域文化因素的文學作品鑒賞主要是從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與作品描繪著手進行自然與人文景觀的結合來實現的。

(一)從作家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著手

作家本人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主要是受到自身成長環境的影響,這種成長環境使得在作品中充分體現了當地的自然景觀、文化傳統以及人文情懷等。在作者逐步成長的過程中,隨著其理解與感知能力的加強,能夠不斷將所見所思加以融會貫通,實現現實世界對作者的熏陶與滲透,這種熏陶在潛移默化中使得作者形成了自身的地域文化心理素質。古往今來,很多文學家在地域文化心理素質上的表現較為明顯的就是鄉土依戀,這種情懷使得在作者的作品中很多都表現了思鄉情,比如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充分表達了作者的思鄉之情。

基于作者的情感,很多文學家在文學作品中都是從寫故鄉開始的。比如,《楚辭》作為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文學作品,其地域文化色彩濃重,是很多學者研究楚文化的主要參考資料,還有屈賦中的執著與糾纏,正是當時作者“美政”思想的直接表達,充分反映了當時作者的追求與憧憬。

《談談風俗畫》中作者寫的主要是蘇北的地域文化與風情,在這種文化的不斷描寫與仔細品味中,讀者才能發現在這種文化背景下陶虎臣真善美的品格。作者從自身獨特的視角,不斷用自然與人文景觀的描寫去表現地域人群的獨特品格,進而表達蘇北風情的美好,使得讀者可以充分享受到美的盛宴,創造一種自然與人文融合的良好景觀,為讀者營造一個相對美好的地域特色意境,使讀者樂在其中。

(二)由作品描繪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品味作家蘊含的情感

地域文化因素是一種外部因素,其包括了自然與人文景觀兩種類型,借助于一種文學的情調與氛圍,可以描述和表達作者當時所處的環境。讀者在進行文學鑒賞時,可以通過自身的理解,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增強讀者的審美效果,刻畫了作品當時所處的環境。比如,魯迅《藥》中對于秋天的后半夜的文學描寫等,《故鄉》中對于海濱月圓夜、沙灘等其他實物的描寫等,這些作品既描寫了當時的自然人文景觀,也表達了當時人物心境,進行作品鑒賞時很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

文學作品在鑒賞過程中,不僅需要鑒賞其中的環境等這些外在的東西,更要注意對其中人物情懷的理解。文學作品很多都是以景抒情,借助于環境、景物描寫,烘托作者當時的心境,從而向讀者傳遞自身的情感。比如“鐘靈毓秀”,“鐘”一般理解為“聚集”的意思,“毓”是“產生,孕育”的意思,也就是說一方山水靈氣聚集到了人身上,從而在該地域內的人具有獨特的文化心理、風俗等。因此,從一定意義上來講,文學作品中通過地域文化因素的渉入,可以充分調動讀者的情感。

通常情況下,作者在文學作品中所賦予的地域文化色彩越濃厚,越容易引起讀者的共鳴,讀者更能夠充分體會到作者的情感,讀者能夠在這種文學作品中身臨其境。從作品自然與人文景觀的融合體會作者的情感,主要包含了幾種情形:讀者可以從作品的鑒賞中發現與自己地域文化心理素質相一致的東西,或者是某種共通的東西,引起讀者的回憶或者遐想,這種情感觸發可能是作品中的山、水等景觀、或者是某個特定的場景;讀者可以從作品的鑒賞中感受到作品與地域文化結合所表達的作者的情感,比如作者的思鄉之情,引起了讀者的情感觸動,勾起了讀者對家鄉的回憶,引起了作者與讀者在思鄉情感上的共通,是讀者情感宣泄的出口,極易引起讀者的共鳴;最后一種就是作者作品中所表達的地域文化因素對于讀者而言是陌生的、不熟悉的,但是卻描繪得極為成功,讀者能夠身臨其境,樂在其中,沉浸在作者所營造的那種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之中,勾起讀者的好奇心。

三、結語

文學作品鑒賞不僅要注重作品中景觀、文化等外部環境的描繪,更要注重發掘作品中所蘊含的人物情感,將自然人文景觀與個人情感結合進行鑒賞,充分體會文學作品的魅力,享受文學作品中所蘊含的美學盛宴,重視地域文化因素的分析,提高讀者的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譚麗華.地域文學與地域社會結構的實證研究[D].陜西理工學院,2016.

[2]李小紅.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概況及意義:以地域文化為視角[J].新疆社科論壇,2013(1).

[3]曹詩圖,孫天勝,田維瑞.中國文學的地理分析[J].人文地理,2003(3).

作者單位:

郴州廣播電視大學

猜你喜歡
文學作品心理素質因素
本期話題:如何有效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我們為什么要文學
淺談心理素質課程的重要意義
幼兒心理素質與良好行為習慣、問題行為的關系
文學作品與電影文學作品間的對比分析
地方高校學生干部心理素質提升探析
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關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
關于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
文學作品與數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