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信平臺對腸造口出院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效果

2019-11-04 17:25龍艷
健康必讀·下旬刊 2019年11期
關鍵詞:腸造口健康宣教延續護理

龍艷

【摘 要】目的 探究微信平臺對腸造口出院患者進行延續護理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腸造口術后患者,分為兩組,每組50例。對照組進行常規出院健康宣教;療程結束后對觀察組進行出院健康宣教普及,除此之外,還安排網絡微信隨訪,通過手機移動客戶端對出院患者進行延續護理。觀察對比兩組出院1、3個月復查時的造口并發癥自我觀察能力,自我適應水平及焦慮抑郁程度等指標。結果 在1個月復查時,觀察組與對照組均無明顯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3個月復查,觀察組自我適應水平及抑郁焦慮程度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造口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通過微信平臺延續護理腸造口患者效果良好,值得推廣。

【關鍵詞】微信平臺;腸造口;健康宣教;延續護理;造口并發癥

【中圖分類號】R32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11-03--01

腸造口手術是最常實施的腸道外科手術,據資料,每年國內平均有十萬名患者要進行該項手術,且當前國內造口患者逐年上升[1]。還包括因腸道梗塞等的需進行臨時造口的患者及腸道外傷引起的一些急診手術患者。臨時性和永久性的腸造口患者進行手術后均需要經過一個漫長的康復過程。造口護理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出院后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各方面的適應困難,從而對下一階段造口回納及生活質量造成影響,需專業人員進行指導[2]。 因此我院運用微信平臺對出院患者進行相關延續護理,取得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 材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療的100例腸造口術后患者,將其分為兩組,每組50例。納入標準:(1)18周歲以上;(2)腸造口手術實施超過1個月;(3)患者具有清楚的意識及語言溝通能力;(4)患者或親屬具有初中以上學歷;(5)自愿參與調查研究。排除標準:(1)不能配合工作;(2)主動退出的患者;(3)有其他嚴重性疾病;(4)出院時患者已出現造口周圍皮膚問題或造口,需采取針對性治療護理。兩組的性別、年齡、學歷等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出院前填寫基本情況調查表且簽署知情同意書。 造口治療師在出院時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1次常規出院健康教育,包括造口袋的更換方法、心理護理;社會交往:聚會、外出旅游及工作;生理需求:飲食、睡眠、衣著、運動、洗澡;造口局部排便及腹部的情況、觀察與預防造口并發癥、造口局部及周圍皮膚情況,造口復診及預約情況,使患者及親屬充分了解疾病相關知識。

1.2.2 觀察組 出院前先填寫基本情況調查表以及簽署知情同意書,在常規的出院健康宣教外按患者具體情況增加微信平臺對患者的延續護理。方法如下:(1)微信隨訪組包括2名初級責任護士、1名國際造口治療師以及2名護理組長,協商和表達能力良好。 (2)提前組建微信聊天群,以便于與患者及家屬聯系,宣教腸造口疾病知識。(3)保持良好的溝通,住院期間全程護理,包括:心理指導、術前護理、責任護理、造口定位、造口門診及出院延續性護理、健康宣教等。確認患者及家屬入群,改為患者真實姓名且備注病案號,以便查找。(4)造口治療師編寫發送的內容,包括腸造口相關知識等,持續1個月。具體如下:第1 周進行心理疏導,更換造口袋的方法,生理需求:運動、著裝、飲食及洗澡;社會交往:聚會、外出旅游、工作等;第2周后:觀察和預防發生造口并發癥,造口局部及周圍皮膚情況、造口排便及腹部情況、指導腸造口擴口的方法及預約復查時間和方法。上半個月發送完全部內容,下半個月循環。(5)每天定時查看群聊,及時解答有關咨詢。1周內未參與群聊的患者,及時電話聯系,鼓勵其參與交流。

1.3 觀察指標

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出院1~3個月復查時的造口并發癥自我觀察能力,自我適應水平及焦慮抑郁程度等指標。

1.4 統計學分析

選擇spss18.0進行數據統計,采用()來表示計量資料,分析采用t檢驗,[n(%)]表示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當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出院及復查時焦慮抑郁亞量表(HAD)評價:出院及出院1個月時兩組的調查結果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3個月時,觀察組評價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兩組自我適應水平比較:出院時兩組適應水平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1、3個月時,觀察組適應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2.3 兩組造口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出院及出院1個月時兩組并發癥發生率無顯著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出院3個月時,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3 討論

隨著科技發展,微信為人們溝通提供了一條重要途徑,我院借助醫院互聯網,通過微信將腸造口的相關知識發送給患者及家屬,讓患者及時獲得腸造口健康宣教資料,此外,通過群聊中患者及其家屬與醫護人員的溝通,使患者對醫務人員的信任感得到提升,使醫患矛盾減少,使患者對醫療機構的滿意度提高。

本研究顯示,使用微信可對患者進行有效心理疏導,使患者抑郁焦慮情緒降低,腸造口手術使正常排便通道改變,使患者生活質量嚴重降低,患者心理壓力巨大,常出現自卑、焦慮等不良狀態[3]。有研究發現出院前對造口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可使患者的抑郁狀況有效緩解,盡快掌握腸造口的護理知識和技巧,使抑郁程度顯著降低[4]。微信使醫護人員與患者及其家屬方便溝通,幫助鼓勵患者積極配合治療。進行微信隨訪的患者復查時造口自我適應能力顯著較高,通過微信發送的健康宣教涵蓋了出院后患者在疾病相關、生理、社交等多方面。早期干預能使不良刺激對患者的影響有效減少,使患者自我適應能力得到提高。

周圍皮膚并發癥在腸造口并發癥發生率中最高 ,多數患者就診時均有皮膚疼痛、破潰、瘙癢等癥狀,使造口袋無法穩固地粘貼在腹部、導致患者自卑[5]。在院外護理腸造口時出現不適,患者及家屬可及時通過微信聯系治療師,通過照片或視頻及時找出問題進行治療,可使造口周圍皮膚發生并發癥有效減少。

綜上所述,微信能讓患者進一步了解疾病,鞏固相關知識,也能及時將造口情況發送給醫務人員,及時了解造口情況,讓造口治療師依據患者具體情況有效選 擇造口袋及輔助用品,值得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袁春華,康振華,劉濤,等.網絡平臺對腸造口術后患者遠程隨訪的應用研究[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33(1):139-141.

葉道麗,汪秀云,許輝瓊.家庭式造口護理和個性化心理輔導在結腸造口術后化療患者中的應用[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7,14(5):695-697.

鮑玉新,邵麗萍.結直腸癌造口患者感知控制與自我護理效能分析[J].解放軍護理雜志,2018,35(13):25-28.

杜華,李曉芬.綜合護理干預對膀胱腫瘤手術泌尿造口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7,21(18):72-74.

李思思,楊敏,段靜.防漏膏預防回腸造口周圍皮膚并發癥的效果觀察[J].全科護理,2017,15(27):3403-3404.

猜你喜歡
腸造口健康宣教延續護理
腸造口結腸癌患者應用圍術期加速康復外科護理的效果及并發癥發生率評價
腸造口患者健康教育體會
腸造口患者健康教育體會
直腸癌術后乙狀結腸造口的臨床護理
臨床護理路徑在開顱手術患者術后健康宣教中的應用
產后延續護理對初產婦產后抑郁及生活質量的作用
多元化健康宣教模式對護生關鍵能力的影響研究
加強宣教對提高房顫患者抗凝治療依從性的影響
對輸液室患者實施圖片式拔針宣教的效果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