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核心素養的體態律動音樂教學

2019-11-11 12:25吳少華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體態律動音樂教學核心素養

吳少華

【摘 要】新課改下,對于中小學生的教育重點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主,全面實現學生健康發展,體態律動音樂教學通過對學生肢體行為與音樂的結合訓練,提升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本文重點從中小學律動教學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上的重要性、基于核心素養的體態律動音樂教學方式兩大方面進行了闡述,旨在為中小學體態律動音樂教育獻計獻策,促進中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關鍵詞】核心素養;體態律動;音樂教學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124-02

一、引言

當今,一些地區的中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方式上依舊是以教師講臺講課為主,而忽略了學生的課堂主動性,這種沒有將學生作為真正的課堂主體的教學違背了對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培養。國際三大音樂教學法之一達爾克羅茲體態律動的創始人達爾克羅茲指出:如果身體能有節奏、有韻律地感受和表達音樂的基本元素直至音樂的精神內涵,那么對于任何人來說,音樂就不僅僅是聆聽而是充滿全身的體驗。體態律動注重對學生的音樂行為和意識的培養,從音樂入手,讓學生去聆聽音樂,引導學生通過身體運動去接觸到音樂的各個要素。通過多種多樣的動作來展現對音樂的理解。它充分將學生融入到教學課堂當中,有利于對學生的核心素養加強培養,這種教學方法正在逐步于國內音樂課堂中擴散開來,但尚未形成一個完善的教學體系,接下來本文重點對基于核心素養的體態律動音樂教學重要性和方式進行相關研究。

二、中小學律動教學在培養學生核心素養上的重要性

中小學生處于心理和生理都在成長的關鍵時期,在該時期的學生多活潑好奇,在基礎課程的學習之余,對音樂課堂充滿激情活力,但是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卻一直遲遲提高不上去,這不利于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課改要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學生核心素養建設,實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所以,實行音樂教學中的體態律動教學模式以學生自身的肢體動作來表達對音樂的情感理解,有助于培養中小學生的音樂素養,提升中小學生的高尚情操,豐富中小學生的音樂情感,提升中小學生的音樂鑒賞水平,實現學生心理健康發展。體態律動教學模式符合新課改下對培養學生核心素養能力的要求,在做好中小學生健康培養的教育之路上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基于核心素養的體態律動音樂教學方式

1.用律動來表現音樂的速度和力度。

音樂的學習過程中需要掌握音樂的速度和力度,因為音樂的不同速度代表著一定的音樂情感,例如稍微快一些的速度通常表達的是十分快樂、可愛、歡愉、開心的音樂情緒,讓人容易于音樂的快速中實現舞步跳動的激情,帶來輕松愉悅的歡快之感;對于音樂里的速度較為中緩的情形,會令人感覺到些許豪邁、前行和舒緩的感覺,容易使人蕩氣回腸、思緒萬千;而對于音樂中速度較為緩慢的情形,就會顯得更加低沉、凄涼、悲傷和嚴肅。所以說,當中小學生能夠把握住音樂中的律動就足以對音樂想要表達的情感有所深刻的理解,這也是學習音樂的最基礎但卻十分關鍵、重要的一步,即懂得音樂所表達的感情。

中小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是十分歡快和放松的,學生都十分配合老師的教學工作,而音樂教學正需要學生們的高度配和與互動,學生們的這種激情玩轉于音樂課堂的氣氛十分有利于體態律動教學方法的實現,讓學生真正體會到音樂之聲,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在進行體態律動的音樂速度感知練習時,老師可以播放不同速度的音樂,讓學生跟隨緩慢的音樂緩慢行走,跟隨輕快的音樂小跑起來,讓學生的腳步與音樂的腳步同步起來。

體態律動除了音樂的速度之外,還表現于音樂的力度,較強力度的音樂能夠傳達出一種激情澎湃的心緒,力度較小的音樂則展現出的是一種安寧。課堂上老師可以通過輕重不同的指揮來帶動學生一起感受音樂力度的不同所表達的不同情感。

同時,速度與力度的結合表達出的更是豐富多彩的情感,通??焖購娪袆诺囊魳繁磉_的是堅定不移的信念和不屈不撓的精神,我國國歌就屬于快速強力度的音樂;快速的但是力度較弱的音樂表達的往往是詼諧、輕巧、敏捷的感受。速度和力度的結合都可以通過老師的指揮表現出來,讓學生體會到律動帶來的音樂享受。

2.用律動來表現音樂的節拍與節奏。

音樂的節奏是進行音樂欣賞的最為明顯也是最關鍵之處,當學生能夠感受到音樂的節奏他們就能抓住音樂的情感。人的肌肉支持我們進行各種運動,學生能夠利用肌肉的不同動作來展示出音樂的節奏感。通過學生的肌肉表演就可以直接抓住其對音樂節奏的理解。以最簡單卻最經典的體態律動表達音樂節奏教學例子來講,老師可以播放或者彈奏一曲輕重節拍相間的曲子,節奏很強的時候讓學生拍手,節奏弱的時候讓學生拍腿,通過這種強弱的節奏體驗來培養學生對音樂情感的把握和理解。

在循序漸進的練習中可以鍛煉學生在任何形式的音樂下針對其不同強弱的節奏,通過自身的動作將節奏展現于人們面前,不僅能夠展示出體態律動教學的良好積極效果,更能培養中小學生的舞臺展示與表演能力,可以根據音樂自由發揮舞步和舞蹈的起伏變化,提升學生的自我創新能力,體態律動讓音樂和人變得更加融合。

3.用律動來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體態律動教學是將肢體語言與音樂、情感融為一體,完全調動起人們的聽覺、思想和行為,實現學生對音樂的自我陶醉和欣賞。在音樂課堂上,在令學生掌握了以上兩個最基本的音樂的速度、力度和節奏之后,就可以讓學生全方位地感受音樂的魅力。音樂老師可以播放一首協奏曲,讓多個學生用肢體語言表達其所聽到的音樂感受,并可以指定一個學生專心聽一種樂器彈奏出來的感情,另外一個學生專心聽另一種樂器彈走出來的感情,兩個人都用自己的行為語言共同演繹出音樂間的對話,培養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

四、結語

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培養很重要,音樂教學中體態律動的教學模式對于增強中小學生的核心素養意義重大。做好體態律動音樂教學,就要求老師在音樂教育的方法上多鉆研,結合學生自身的實際理解情況,于音樂課堂上因材施教地采用合適的體態律動的方式對學生加以引導,學會用自身的肢體語言來表達所聽到的音樂的情感,促進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萍.論體態律動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考試周刊,2016(29):179-179.

[2]高嵩,李彥青.基于核心素養的探究式教學[J].物理教學探討,2015,33(8):1-3.

[3]孟曉波.體態律動教學在中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應用[J].贏未來,2017:135.

猜你喜歡
體態律動音樂教學核心素養
利用體態律動,提高小學低年級階段欣賞能力
初中音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探究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多媒體在高中音樂教學中的應用
音樂教學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