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小學語文高段閱讀的教學策略的探討

2019-11-11 12:25陳輝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高段閱讀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陳輝

【摘 要】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小學生通過閱讀能夠掌握課本知識,能夠理解課文內容,增強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對于哪些較高年齡段的小學生而言,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更成為其獲取知識和解讀知識的一個重要渠道。在新課程背景下的小學語文素質教育,老師應立足于小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的提高,通過合理高效的教學方式方法加強與優化小學語文高段閱讀,不斷提高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對小學語文高段閱讀的教學策略進行探究,通過制訂和優化教學方式方法,提高小學語文高段閱讀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174-01

對于較高年齡段的小學生來說,他們已基本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有了一定的學習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應加強小學生對知識收集與處理能力,高段閱讀教學就可較好地實現這一教學目標。高段閱讀教學,使小學生閱讀能力增強,同時獲取知識的能力也同樣變得越來越強,老師再加以正確的引導他們消化吸收這些知識,就能優化小學語文教學。因此,加強對于小學語文高段閱讀的教學策略探討非常有必要。

一、建立以小學生為中心的閱讀教學模式

在新課標的要求下的素質教育,建立以小學生為中心的語文教學模式,能顯著提升小學語文高段閱讀的教學效果。具體是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應對小學生的知識結構和思維方式等有充分的掌握,以小學生的實際狀況為中心選取閱讀教學內容。在組織小學生閱讀中,教師應以學生為中心組織學生探討閱讀內容,引導他們自主思考與互相探討,這樣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加、思維活躍,視野寬廣。此外,老師應認識學生自身閱讀能力的差異問題,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指導,更多關注閱讀能力弱的學生使其閱讀能力得以提升,實現整體閱讀能力的提高。

二、鼓勵小學生進行多形式的閱讀交流

小學生在高段閱讀教學過程中,老師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和深入探究閱讀內容,還應鼓勵學生間交流彼此的觀點與看法,以使他們獲得更多的閱讀視角。因此,老師應鼓勵學生自發成立閱讀合作小組,開展小組交流閱讀、合作探討、互相辯論等多種形式的合作閱讀活動。另外,老師還應引導學生與老師進行交流,使老師及時探知小學生閱讀認知誤區與閱讀難點,適時給予指導及糾正。這一教學策略能有效彌補小學生自主閱讀的不足之處,還能促使良好的學習經驗的傳播推廣,改善提高小學生整體閱讀效果。

三、借助多媒體技術增強小學生閱讀興趣

語文的學科特點是學生們的思維通常以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能力一般相對較差。針對這一特點語文老師在小學高段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技術,借用多媒體技術呈現的有趣的圖像和視頻變抽象為形象。多媒體技術有很好的輔助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的作用,幫助小學生對直觀形象的理解和掌握課文內容,增強小學生閱讀興趣。多媒體技術集音頻與視頻功能為一體,可全面調動學生的視覺與聽覺等感官,通過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愉快閱讀,從被動閱讀轉變為主動閱讀。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觀潮》一文教學中,語文老師借助多媒體視頻展示觀潮時的人山人海的場景,利用多媒體聲頻來播放大潮如雷般的震撼聲音,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不僅能使小學生們了解課文內容,還能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這時,語文老師可引導讓小學生們進行自主閱讀,在閱讀中想象觀潮人群期盼潮水來臨的向往心情,讓小學生們想象自己身處其境,會有怎樣的心情,這樣帶著思考的閱讀,可使高段閱讀變得方向性和目的性更明確,進而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效率。

四、鼓勵對話提升小學生們的閱讀感悟

語文閱讀教學中老師要引導小學生對課文內容進行思考,讓他們在閱讀中有感悟、有體會,以此來獲得思想的升華,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在課堂教學中,提問可有效激發學生的思考熱情,同時使同學們主動地閱讀。因此,小學語文老師應該結合教材與學生的實際來設計懸疑情境,加強師生對話提升閱讀感悟。例如:部編版小學語文《蟋蟀的住宅》一文中,小學語文老師融合學生的閱讀實際和年齡特點設計提出兩個問題:說出你認為本文中最有趣的段落并闡述理由;選出一段最精彩內容并大聲的朗讀。這樣的對話方式的教學既能讓其感知課文內容,同時還可加強小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掌握課文的寫作特點。

五、科學引導小學生進行課外經典的閱讀

新課標下的素質教育,要求小學語文教學應以提升小學生探究力與創造力為首要目標,引導小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閱讀活動。所以,在閱讀教學中的小學語文教師不只局限于教材中的文章,還需要拓展延伸到課外經典文章的閱讀。講授完一篇文章后,語文老師要引導小學生積極閱讀與此文有關的一些課外經典,這樣互相對比互相促進加深小學生們對課文的理解。例如:在《地震中的父與子》一文的教學中,此文教學完成以后,語文老師可引導小學生閱讀《爸媽不是我的傭人》的課外讀物,讓小學生對比體會父母對自己的愛。有效開展課外閱讀需要小學語文老師科學指導小學生們的閱讀方式,使他們將課內學到的閱讀方式靈活運用到課外閱讀中,掌握高效的閱讀方式能顯著推進小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提升。

總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教師應始終立足于學生,立足于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針對小學生的閱讀實際,進一步優化小學語文高段閱讀教學方法,制訂合理高效的教學目標,在閱讀中引導培養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培養小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科素養。

參考文獻

[1]紀美松.基于部編小學語文教材的拼音教學策略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7(11):233-234.

[2]陳夢璇.接受美學視野下的初中語文個性化閱讀教學研究——以部編本《老王》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8,v.34;No.161(08):171-173.

[3]彭春鴻.“部編本”初中語文教科書自讀課教學策略探究——基于閱讀循環圈理論視域[J].中小學語文教學研究,2018(6).

猜你喜歡
高段閱讀教學策略小學語文
低年級寫話教學策略
探討小組合作學習方法在小學高段閱讀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