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是學生作文的源泉

2019-11-11 12:25袁曉菊
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 2019年23期
關鍵詞:修改積累寫作

袁曉菊

【摘 要】寫好作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僅要勤于閱讀與書為伴,更要走進生活,體驗感悟,在文化積淀厚實的基礎上,去拓寬思路,讓感性生活與理性生活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讓學生的個性和獨特的體驗在文章的寫作中得以張揚與體現。

【關鍵詞】寫作;閱讀;積累;修改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23-0187-01

語文是工具,更應該是生活、工作、交際的智慧工具,聽、說、讀、寫的能力是衡量一個小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標志,其中文章的寫作尤為重要,從寫作中能體現學生獨特的人生體驗和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學生的個性特點在文章寫作中也能得以張揚。雖然習作前老師指導了半天,講了很多,可是作文交上來往往還是不盡人意。習作后老師辛辛苦苦地改出來的作文,發到學生手里,其實根本沒有多少學生看。如何讓學生寫出自己的東西來,寫出學生的獨特的體驗,還需要老師恰當的引導,結合作文教學的實踐。因此教學中既要注重對學生作前指導——注重引導學生積極參加實踐活動,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讀寫結合,激發學生寫作的欲望,又要注重作后指導——看看哪些地方不足,哪些地方還需要修改等,本人根據多年來的教學實踐與探索,我做了以下嘗試。

一、善觀察,勤閱讀,豐富文化積淀

教育學家葉圣陶先生說:“生活猶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水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潑的流個不歇?!雹偃~老的話,其實就是給我們指明了作文教學的方向——學生要有充實的生活,豐富的積蓄。要讓學生在作文走進生活,飛出課堂,傳統的兩課時完成一次習作是不現實的,可以在作文前一天,甚至幾周前讓學生到生活中去搜索信息,精心構思,充分擬稿。要從學生的觀察、感受,生活入手,記下自己的生活見聞、所感,把寫作與生活融為一體。一次我讓學生寫自己的家人,在學生的筆下大都寫爸爸媽媽,而且內容千篇一律,針對這個問題,評價作文時,我把他們的作文讀給大家聽,然后問問同學們,怎么你們的爸爸,媽媽都那么相似呢?大家面面相覷,啼笑皆非。此時學生才知道原來沒細心觀察,連自己朝夕相處的家人外貌都不清楚。于是我引導學生在寫人物之前要用心觀察,這樣才能寫出人物的特點。如:寫老師,因性別、年齡不同,容貌、神態、姿態、服飾等也不同,因此要求學生認真觀察科任老師上課姿態、動作,對待不同學生有何方法,怎樣處理一些事情,他們生活狀態是怎樣的?這樣引導后學生有了寫作的范圍,興趣也會提高,寫出的人物才會有個性??傊?,作文就是生活,只要平時善于觀察,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就會妙筆生花寫出好的文章。

二、親近自然,走進生活,增加生活體驗

有的學生一提到寫作就感到頭痛,究其原因就是他們的生活單調,缺少體驗,感到無東西可寫。每學期我都結合學校的活動,引導學生親近自然,走進社會,謹記“生活即教育”(陶行知語)的名言,通過植樹節植樹,清明節踏青,五一節勞動,中秋節收獲,新年聯歡,送溫暖手拉手等活動,讓他們領略大自然的美好風光,盡情享受藍天白云、落日余暉的無窮魅力......親身體驗人生的冷暖,享受家庭的溫馨,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的深刻內涵。為了進一步激發學生習作興趣,提高作文水平,我讓學生在生活中處處留心觀察。天氣很冷,學生看到一些現象感到新鮮有趣,我就讓學生以“今天真冷啊”為題起句,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和親身感受寫一段話。學生聽到后,寫作熱情很高,于是結合自己的親身感受,認真地寫了起來,很快就完成了寫作。一個學生這樣寫到:“今天的天氣真冷啊,刺骨的西北風想發了瘋似的,吹的大地飛沙走石,大樹東搖西晃。水盆里盛的水全變成一個大冰塊,我雖然穿著厚厚的棉衣,還感到渾身冰涼,腳凍得又木又麻,簡直像掉進了冰窖里一樣……”我把這個片段寫在黑板上,讓學生品讀,這樣學生的寫作興趣更濃了。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保ㄖ祆湔Z)“作文原是生命的一部分,生活就如源泉,文章猶如溪水,泉源豐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躍地流個不歇?!雹谶@樣學生再也不愁無東西可寫了,寫出的文章不僅有真情實感,更重要的是語言也厚實多了。

三、訓練有序,修改有方,做到有的放矢

有人說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改,就是打磨潤色。且不說“春風又綠江南岸,”“僧敲月下門”的字句錘煉,而古典名著《紅樓夢》也是增刪五次,披閱十次而著成。文章的修改是作文教學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小學階段作文教學應循序漸進,訓練有序,不能有隨意性。從造句到仿寫,從片段練習到篇章結構,從一般應用文到稍復雜的記敘文,作文訓練要有梯度,由淺入深,命題要貼近學生生活。尤其在作文修改方面我著實下了一番功夫。在多年的語文教學中,我將指導學生修改作文的訓練納入課堂教學,利用學生習作,有目的、有重點、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發現習作中的問題,分類指導。通過教師示范——學生試改——教師點撥——學生自改(互改)的循環往復,幫助他們改正各種類型的錯誤,發現規律性,掌握“增”、“刪”、“改”、“換”、“補”等一些修改符號,利用修改符號改正自已文章中的錯別字、病句、標點和其它方面的毛病或不足,達到語言的通順流暢,把文章中語句、段落、情節“改美”,使得自已的文章生動感人,讓學生樹立起修改作文的信心。這不但激發了興趣,提高了作文修改的能力,而且使學生受用終身。有些錯別字、漏字、筆誤及不通的句子,只要學生多讀幾遍,借助聲音的刺激,憑借語感的幫助,就能發現并糾正過來。鼓勵同學互改作文,同學之間彼此修改,互相取長補短,對雙方都有好處,既培養了學生強烈的責任心,又提高了修改作文的能力。往往有的學生對別人的文章修改或提意見都能說到點子上,然而動手改自已的文章反而不知所措,但一經同學指點,也會豁然開朗,這樣學生的習作能力就會大大提高。通過有序的修改訓練,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了,學生的獨特感受與個人體驗也得以表現出來。

當然寫好作文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不僅要勤于閱讀與書為伴,更要走進生活,體驗感悟,在文化積淀厚實的基礎上,去拓寬思路,讓感性生活與理性生活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從而愛上寫作。

注釋:

①摘自葉圣陶《論集(文章例話)》.

②摘自《教師的詩意生活與專業成長》.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教師的詩意生活與專業成長》新華出版社.

[3]《教材疑難問題研究與解決》東北師大出版社.

猜你喜歡
修改積累寫作
淺析行政訴訟法受案范圍的現狀及困境
試論小學生作文能力的培養
如何讓小學生寫作返璞歸真
淺談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素材的積累
小學經典詩文誦讀與積累的實踐與思考
積累,為學生寫作增光添彩
高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有效結合
“以讀促寫”與“以改促寫”英語寫作教學對比研究
寫作教學策略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