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譜》中的情性觀

2019-11-12 08:20陳鑫淼
藝術大觀 2019年11期
關鍵詞:蘭亭序王羲之

陳鑫淼

摘要:《書譜》是臨習草書的經典范本,同時也是極具思辨精神的藝術理論專著,書中提到的書法美學命題以及作者提倡的藝術審美風尚都在無形中影響著后世的書法創作及評價。本文以《書譜》中提到的美學思想為例,分三個部分論述影響書法創作情性表達的多重因素,第一部分結合原文分析產生佳作的主觀與客觀因素;第二部分從筆法、墨法、字法和章法四方面分析影響情性抒發的形式語言;第三部分為結語對文章論述的內容進行總結。

關鍵詞:蘭亭論辯;蘭亭序;王羲之

《書譜》是一部具有極強藝術價值同時也有重要理論價值的經典之作。就書法藝術而言,它是我們學習草書的重要依據,為后人臨習草書提供了經典的范本;就理論而言,它條理分明文采出眾,全文三千七百余字以藝術創作論為主導,藝術審美論為主線展開論述,既是對前代書法藝術的概括總結,也是初唐書法藝術理論的集中展示。

孫過庭所處的初唐是隋唐美學的孕育時期,一方面漢魏南北朝以來的多元思想文化在此并存,其隨著社會的進步不斷演化、發展、融而未合,另一方面由于經濟繁榮和統治者的重視,使得當時士人的文化心態和精神風貌都有所變化,產生了新的審美和價值觀,這些不僅表現在書法上,在繪畫、音樂、雕塑以及文學等方面都有所表現。

在《書譜》所論述的眾多美學觀點中,單說書法情性觀這一方面,就對后人的書法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提到情性觀,其實早在漢代書法理論家蔡邕所著的《筆論》中,就展開了關于書法與書家情性之間關系的探究,其中有言:“書者,散也。欲書先散懷抱,任情恣性,然后書之;若迫于事,雖中山兔豪,不能佳也。夫書,先默坐靜思,隨意所適,言不出口,氣不盈息,沉默神采,如對至尊,則無不善矣?!辈嚏哒J為書法作品與書家創作時的狀態是緊密相連的,若想達到理想的創作效果,首先就需要書家處于一種平靜、自在的精神狀態?;趯@一理論研究的進一步深化,孫過庭首次明確提出了書法的抒情性,使“達其情性,形其哀樂”成為解讀書法抒情性的重要標志。

一、影響情性表達的主觀與客觀因素

(一)關于影響情性表達的客觀因素

在“五乖五合”中涉及到的有兩個方面:一是“時和氣潤,三合也”“風燥日炎,三乖也”,莊子有言:“凄然似秋。煖然似春,喜怒通四時?!笨梢娙饲榫w的喜怒變化是與氣候條件相通的,時令溫和氣候濕潤是有利因素,相反風干氣躁烈日炎炎便是不利因素;二是“紙墨相發,四合也”“紙墨不發,四乖也”,趙孟頫有言:“書貴紙筆調和,若紙筆不稱,雖能書亦不能善也,譬之快馬行泥滓中,其能善乎?”可見書家選擇得心應手的工具材料有助于其淋漓盡致的抒發情性。

文中孫過庭進一步將這兩種因素歸結為“時”和“器”,提出“得時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所謂“時”是指來自外部環境的影響,所謂“器”是指創作時具體需要用到的工具材料,而所謂“志” 則是針對創作主體自身的條件而言,應歸結為影響其情性表達的主觀因素。

(二)影響情性表達的主觀因素

“五乖五合”中提到的與主體創作有益的因素是:“感惠徇知”“偶然欲書”“神怡務閑”,不利因素有:“心遽體留”“ 意違勢屈”“情怠手闌”。一幅好的創作需要的是愉悅的心情、自在的狀態,要有發自內心的創作欲望,而不是為了應付任務,違背心意強迫而為之。

“五乖五合”采用了對比的方法列舉了影響書家情性表達的主觀與客觀因素,各因素協調統一方能心手雙暢。這些條件的結合需要一定的際遇,即具有偶然性,并非憑借創作主體的主觀欲望就能實現。

就具體創作過程而言,主觀與客觀因素是否相契合影響著書家情性的表達。就整體生命的進程而言,書家的年齡與其情性表達也有著密切的關系。孫過庭在《書譜》中就提道:“若思通楷則,少不如老……時然后言,言必中理矣?!?/p>

人會隨著歲月的流逝逐步的成長、成熟,書家的技藝同樣會隨著時間的歷練越加純熟。孫過庭將這樣的一種狀態稱之為“人書俱老”,這種“老”的滄桑感源自書家對于人生酸甜苦辣的感知與沉淀,表現在創作中便是將這種至純至真的書家情性與爐火純青的技藝完美融合。董其昌《容臺別集》中講:“畫與字各有門庭,字可生,畫不可熟,字須熟后生?!笔軐O過庭觀點的影響,董其昌提出學書要從無法到有法,再從有法到自然隨意的自由之境——無法。

孫過庭提出的“人書俱老”認為書法技藝進步的過程某種意義上也是書家生命的進程,即從“平正”、到“險絕”、再到“平正”。年少時初學書法,遵循的是基本的規則與技法,達到“平正”的狀態即可;在筆法運用相對成熟之后,便可進一步大膽探索,追求“險絕”; 而至老年時,技巧會同自己對于生命的感悟相融合,此時通過作品所表達的情感即使“平正”也蘊含著“險絕”的成分。

(三)主題性格影響

人們自古看重書家的氣質秉性,有“書如其人”的說法。劉熙載在《藝概·書概》中曾提道:“書,如也。如其學,如其才,如其志,總之曰如其人而已?!睂O過庭也認為書家的性格氣質,會對書風產生不同的影響?!稌V》有言:“是知偏工易就,盡善難求。雖學宗一家,而變成多體,莫不隨其性欲,便以為姿?!敝傅氖羌词箖蓚€人在最初接觸書法時臨習的是相同的字帖,最后創作出來的作品也可能具有完全不同風格,究其原因孫過庭認為是由于書家在創作時融入了自己獨特的個性,這里所強調的是隱藏于情感之后的主體性格和氣質。所謂的“筆情墨性”就正是由于書家將自己本身的性情投注于筆墨之中所幻化的效果,而并非指筆墨自身。

文中孫過庭還進一步將書家的性格與所形成的書風做了個分類探究:“質直者則徑侹不遒;剛狠者又倔強無潤;斯皆獨行之士,偏玩所乖?!毙愿褓|樸且直爽的人,作品往往過于平淡缺乏遒力;剛愎自用的人,作品缺少圓潤過于剛硬倔強。每一幅書法作品都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書家的氣質形象,這種情性的表現可能是書家的無意而為,也可能是書家有意識地將自己的氣質與書法創作相融合,借此來抒發情感,寄托情懷。

二、影響情性表達的具體形式語言

(一)筆畫線條的韻律

書家重筆法,歷代書法理論都不乏關于筆法技巧的探究。一幅好的作品筆畫線條的變化定是豐富的,定會在頓挫轉折中蘊藏著無盡的力量變化?!稌V》中歸結為:“翰不虛動,下必有由……況云積其點畫,乃成其字;”由于毛筆具有柔軟的特性,所以即使是單獨筆畫內部也會有起伏變化,所謂欲左先右、欲下先上、一波三折,而情感的豐富又為線條的變化提供了無限的可能。呂鳳子就曾做過關于線的抒情性研究,“凡屬表示愉快感情的線條,無論其狀是方、圓、粗、細,其跡是燥、濕、濃、淡,總是一往流利,不做頓挫;轉折也是不露圭角的。凡屬表示不愉快感情的線條,就一往停頓,呈現一種艱澀狀態,停頓過甚的就顯示焦灼和憂郁。有時縱筆如‘風驅電疾,如‘兔起鶻落,縱橫揮研,鋒芒畢露,就構成表示某種激情或熱愛、或絕忿的線條?!惫P畫線條的韻律傳達的是創作主體的縷縷深情,實現了書家與欣賞者的情感共鳴。

(二)干濕濃淡的張力

《書譜》中關于墨法這樣提道:“留不常遲,遣不恒疾……自可背羲獻而無失,違鐘張而尚工?!蹦ㄊ菦Q定筆畫線條表達情性的另一個重要因素。中國繪畫講究墨分五彩,中國書法的墨韻雖不及如此,但歸納起來也可以分為濃淡和燥潤兩種,而這燥潤的變化正是與書家用筆息息相關,少則燥,多則潤,行筆速度萬不可一成不變,速度慢時注墨相對就較多,反之亦然。燥濕合度,濃枯遂意,快慢的交替中極盡豐富多樣的筆墨效果。

筆法和墨法的結合將線條的千變萬化的姿態凝聚在筆端之上,同時也凝聚了書家的情趣格調。行筆速度快慢的交替相應,墨色濃淡枯潤的不同變化,都使得書家的情感可以在這種富有節奏感的韻律中肆意揮灑、盡情表達。

(三)結構章法的魅力

點畫的組合決定字的結構,字的排列構成了整篇作品的章法,書法創作就單個字形來看講究筆畫的和諧,就整篇章法來看又尋求整體布局的和諧,《書譜》有言:“至若數畫并施,其形各異……違而不犯,和而不同;”當黑色的墨在白色的紙上縱情揮灑,二者產生強烈反差的同時也產生了有與無的對立統一。在空間的布局上,一筆一畫的組合形成了單個漢字的形象結構,而進一步將每個漢字加以組合就最終形成了完整的作品。

“一點成一字之規,一字乃終篇之準?!闭w章法是否和諧、連貫、具有美感是衡量一幅作品優劣的重要原因。單個字有筆畫的連接,全篇有筆意的連綿,張懷瓘在《書斷》曰:“字之體勢,一筆而成。偶有不連,而血脈不斷;及其連者,筆脈通其隔行?!边@里提到的氣脈是摸不著也看不見的,如同一根無形的線貫穿作品的始終。正如孫過庭對于點畫線條、墨法、結構以及章法提出的總要求是:“違而不犯,和而不同”,即作品既要表現出形式多樣,又要整體和諧統一。

作為書法抒情達性的形式手段。筆法、墨法、字法和章法這四個方面在創作時既有著獨立的技法規范,又是彼此相關的和諧整體。點畫是創作主體情性傳達的使者,墨色的變化使作品更富有層次的韻味,結構章法則是空間上的協調者,書家便是在這豐富的語言中“任情恣性”。

三、結語

《詩經》的大序中說:“情動于中,則形于言”,《書譜》中說:“豈知情動形言,取會風騷之意;陽舒陰慘,本乎天地之心”。藝術的開始往往“情動于中”,人們對于事物的有感而發,構成了藝術創作的動力。漢字的書寫脫離了實用的母體,多了以情生文、以書見性的特性,是其之所以能夠區別于其他民族的文字,走上獨特藝術之途的原因。影響書家情性表達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一幅佳作的產生必定是多方面因素相契合的結果。

參考文獻:

[1]崔爾平.歷代書法論文選[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2]季伏昆.中國書論輯要[M].南京:江蘇美術出版社,1988.

[3]孫過庭.孫過庭書譜[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2011.

[4]董其昌.容臺別集[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5]崔爾平.歷代書法論文選續編[M].上海:上海書畫出版社,1979.

[6]蔣勛.藝術概論[M].北京:三聯書店,2000.

猜你喜歡
蘭亭序王羲之
《蘭亭序》對初唐楷書風格構造的影響
王羲之送字
王羲之送字
王羲之和鴨兒餃子鋪
大書法家王羲之
你會背《蘭亭序》嗎?
與國寶面對面——故宮博物院特展《石渠寶笈》
書圣王羲之
《蘭亭序》的命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