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功能對等視角下的中國詩歌文體與翻譯

2019-11-14 01:56吳靜貴州大學貴州貴陽550025
新生代 2019年16期
關鍵詞:奈達譯文原文

吳靜 貴州大學 貴州貴陽 550025

1.中西詩歌對比

中西詩歌有諸多不同,兩方根植于迥然不同的文化環境當中,自然會受其相異的文化環境影響,開出不同的花朵.

從用詞來看,中西詩歌差別不大,都是有雅有俗,雅俗共存.從句子層面看,中文意合的特點和英文形合的特點造成了中西詩歌語言的差異.中國詩歌常使用不完整句,在句中缺省主語、謂語等成分.而英詩句追求押韻,否則不會出現成分不全的問題.從篇章結構來看,中國詩歌以"意"統攝全局,場景轉換、話題轉換自如,只要詩人想要抒發的感情能夠把前后文連接起來.這種思想體現在詩歌語言中,導致詩歌語句排列靈活,以"意"攝詩.而英詩則不同,場景話題轉換時必須有自然的過度,或者就直接在同一場景中完成整首詩作.

另外中國在信息的表達和感情的宣發上,中國詩歌注重"隱",常常缺省信息,而西方詩歌注重"顯",情感常常外宣.中國詩歌中常用的"省"和"藏"兩種手段.所謂"省"就是省略,中國詩歌常常省略信息,使語言精煉優美,如中國詩歌常常省去人稱代詞 "藏"就是使用意象、文化負載詞等手段將要表達的感情、事理隱于字里行間,如《夜雨寄北》"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而西方詩歌中無論是信息還是感情都更為顯現,描寫更清楚,留白更少,如《失樂園》(151-190).

2.功能對等理論和詩歌翻譯

尤金?奈達是美國當代著名的翻譯理論家,他提出的功能對等翻譯理論對翻譯界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奈達指出翻譯的過程不是源語言和目標語言在文字層面機械地一一對應,而是功能上達到一致."功能對等"就是指翻譯時不求文字表而的一一對應,而要在兩種語言間達成功能上的對等.根據奈達的翻譯理論,文化差異的處理是與從語義到文體將源語再現于目的語緊密相聯的.只有當譯文從語言形式到文化內涵都再現了源語的風格和精神時,譯作才能被稱作是優秀的作品.

筆者發現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用于指導詩歌翻譯最為適宜.其理論的核心主要有三部分:對等物(指向源語信息)、自然(指向接受語言)、最切近(以最高程度近似值為基礎).這也就是說,此原則將從三方面保證譯文的質量.對等物原則保證了譯文對原文的忠誠性,自然原則保證了譯文對于譯文讀者的可接受性和可讀性,最貼近原則保證了譯文與原文對讀者的效果近似.

中國詩歌和西方詩歌根植于不同文化之內,帶有不同文化的影子.而功能對等是語言和文化并重的翻譯理論,并且以三原則保證譯文的功能對等,適于指導詩歌翻譯的理論.

3.功能對等指導下的詩歌翻譯

筆者發現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用于指導此類文本最為適宜.其理論的核心主要有三部分:對等物(指向源語信息)、自然(指向接受語言)、最切近(以最高程度近似值為基礎).

為了更清晰地闡述論證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在翻譯實踐中的具體運用以及達到的效果和指導性意義,筆者選取了唐詩《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許淵沖譯本和宋詞《釵頭鳳》徐忠杰譯本作為案例進行分析:

3.1 自然

自然(指向接受語言),指的是譯文語言讀起來自然流暢功能對等理論以完全自然的表達方式為目標.奈達認為要使譯文自然流暢,應當充分考慮三個因素:作為整體的接受語和文化、特定信息的語言環境及目的語的受眾.

例1:

原文:紅酥手,黃縢酒

徐 譯:What soft, ruddy hands with a beauty of line, as they pour for me exquisite vintage wine!

中國詩歌常常使用不完整句,而西方詩歌句子成分完整.奈達的功能對等理論認為譯文應當符合譯語習慣,對譯語讀者而言具有可讀性.例1的詩句僅由兩個詞組組成,為了符合詞牌的韻律省去人稱、動詞、間接賓語,若直接翻譯,難免造成譯文讀者的理解困難.根據功能對等理論,在形式對等和功能對等沖突時,可在考究原文功能、語意之后,在保證信息完整的基礎上,大膽突破形式的束縛,以更符合譯語習慣的方式翻譯.據鶴鳴所編《陸游經典作品選》,"紅酥手,黃縢酒"的意義應為"你紅潤酥膩的手,為我倒上黃縢酒".西方詩中完整句占多數,所以譯者根據原詩的意義,將詞組轉換為完整的句字,譯文更合譯語習慣的同時保證譯文信息完整,符合功能對等中的自然原則.這樣對于譯文讀者而言,原文的隱藏信息也能躍然紙上,同時讀起來也優美自然.

例2:原文:俄頃風定云墨色

許譯:Shortly the gale subsides, and clouds turn dark as ink;

中國詩歌詩句精簡,常常一句話中含有幾個主謂或偏正結構.如此例中的"風定"和"云墨色",而在西方詩歌中,每一句通常只含有一個類似結構.功能對等中的自然原則要求譯文符合譯入語表達習慣,譯文自然曉暢.根據這一原則許譯采用切分的翻譯技巧,將文中的一個主謂結構和一個動賓結構劃分開來,變為兩個完整的句子,在保證信息傳達的基礎上,使得譯文自然曉暢,符合譯語表達習慣,同時譯文也兼顧了英文詩歌的押韻方法,在"turn dark as ink"中押尾韻,使譯文更符合英文詩歌中的表達習慣.

3.2 最貼近

最貼近(以最高程度近似值為基礎)指的是接受語讀者的反應與原語讀者的反應高度近似.奈達所提出的功能對等并不是嚴格意義上的逐字或逐句對等.它追求譯文對讀者產生的影響,強調譯文讀者對譯文的反應要基本上與原文讀者對原文的反應一致,并把這一點作為評價譯文好環的標準.衡量翻譯成功與否的最高標準是使譯文讀者在讀譯文時獲得與原文讀者讀原文時基本一致的感受.

例3:原文:東風惡,歡情薄.

徐譯:The dowager lorded o'er our married life;She killed our happiness as husband and wife.

東風本是復蘇萬物帶來生機,但在此詩中東風卻是"惡"的.句中 "東風惡"暗指陸母迫令陸游休妻一事."惡"字生動刻畫出封建家長的冷酷和可憎.陸游以 "東風惡"暗指其母殘忍拆散了這對有情人,使他們從此天各一方.根據功能對等中的最貼近原則,譯文與原文的讀者反應應當類似.在此句中"東風惡"一句文化內涵深厚,所以為了保證譯文讀者能像原文讀者一樣理解詩句中所描述的事件以及詩人無可奈何的悲哀,徐譯在文中以"dowager"一句解釋了造成愛情悲劇的原因以及"東風"的真正身份,還在譯出"歡情薄"時以"husband and wife"巧妙地補充了詩人和女主角的關系.

例4:原文: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譯文:Urchins from southern village know I'm old and weak, They rob me to my face without a blush on the cheek.

功能對等的最貼近原則要求譯文和原文讀者反應相似。在此例中,原文中“南村群童欺我老無力,忍能對面為盜賊”體現出作者晚年的悲涼和無可奈何及作者對頑劣兒童的責備,譯文中恰到好處的體現了這種情感,如將“忍”翻譯為“without a blush on the cheek”,將中文中的一個字譯為英文中的一個短語,打破了原文形式的束縛,并直接采用譯文文化中所具有的表達,雖然和原文形式有所不同,但原文譯文讀者都能明白詩句含義,引發譯文讀相同的情感反應。目的語讀者更能達到情感共鳴,收獲和原文讀者類似的感受.

3.3 對等物

對等物(指向源語信息),指的是與原語信息一致,即:從內容上講,譯文忠實于原文信息,而譯本全篇整體上本著忠實原文信息的原則,無論是采取何種翻譯技巧、翻譯方法或翻譯策略,都必須保持忠實原文的原則.

原文5: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徐譯:Though for me, our vow of love for e'er still hold, How could I write you love-letters as of old?

此句中的"山盟"和"錦書"都有其隱藏意義."山盟"就是"海誓山盟"在此句中意為:男女相愛時立下的誓言,表示愛情要像山和海一樣永恒不變."錦書"也叫錦字書.多用以指妻子給丈夫的表達思念之情的書信,有時也指丈夫寫給妻子的表達思念的情書.所以"山盟雖在"指的是詩人對妻子愛意不變,而"錦書難托"一方面指出詩人對現狀的無可奈何,一方面指出詩人和女主人公的關系.根據對等物原則,譯文應忠實于原文,忠實并不是字對字的忠實,而是對原文所表達的內容、思想感情的忠誠.此例中兩詞的這些含義都是出自歷史典故,所以僅僅譯出其字面含義是遠遠不夠的.徐譯將"山盟"譯為"vow of love",明確表達了詩人對女主人公的愛意,傳達了原文的思想感情,符合對等原則.而"錦書"中透露的詩人和女主角的關系雖在這里沒有明確體現,但徐譯在3.2中提到的"husband and wife"已說明了兩人曾是夫妻,并且在翻譯"錦書"時徐譯使用"love-letters as of old",足以傳達"錦書"的內涵.

例6:原文:下者飄轉沉塘坳

許譯:Some swirling down and sinking into water foul.

此處的"下者"一詞是在描述北風吹走的茅草,往上飄的飄到了樹上,而往下的則沉到了水塘中.所以"下"在原文中雖然是形容詞,但卻描述的是茅草飄轉的動作,但英文中卻難以找到相應的對等詞匯.功能對等中的對等原則,要求原文和譯文信息對等,在追求信息對等時,可以大膽突破形式的束縛.此處為追求忠實,必須突破形式,許譯將"下者"一詞拆分,將者譯為"some",再使用詞性轉換的翻譯技巧將"下"變為副詞"down"描述"飄轉"趨勢,忠實于原句所傳達的信息.

結語

以對等物、自然、最切近為核心的功能對等理論可以成功指導詩歌翻譯.功能對等中的三原則成功地從三方面保證了詩歌翻譯的質量:對等物原則保證了譯文對原文的忠誠性,自然原則保證了譯文自然流暢,易讀易懂,最貼近原則保證了譯文與原文對讀者的效果近似.這為筆者今后的詩歌翻譯研究和實踐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猜你喜歡
奈達譯文原文
弟子規
弟子規
弟子規
功能對等視角下的《生活大爆炸》漢語字幕翻譯研究
奈達翻譯理論關照下的翻譯策略
譯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