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師角色的現代轉型

2019-11-14 01:56張凱迪河南師范大學河南新鄉453000
新生代 2019年16期
關鍵詞:時代教育教師

張凱迪 河南師范大學 河南新鄉 453000

伴隨著現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傳統的教師角色已不能適應教師崗位的需要,社會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面臨著自身發展的困境,謀求教師角色的現代轉型是教師走出困境、提升自我的關鍵所在.

一、教師角色轉型的背景

(一)"互聯網+"時代的來臨.

"互聯網+"時代的到來是現代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結果,正式提出"互聯網+"這一用語的,是國務院在2015年印發的《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從此, "互聯網+"便成了熱門研究內容.【1】"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引發了教育領域的變革,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師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便利不斷更新教學手段,不斷擴充教學內容."地球村"的理想已然變成現實,在大數據時代下教師能夠超越自身時間與空間的局限,對過去幾千年的教育現狀與未來若干年的教育趨勢有更加明確的定位與了解.同時能夠超越地域的局限,及時了解其他地區或國家的教育情況,有利于教師開拓教育眼界,擴展教育思維,在與外界的各種交流中謀求自身的發展.

(二)"終身教育"理念的形成.

自從20世紀60年代終身教育理念被正式提出至今, 終身學習已然成為21世紀的生存概念, 發展終身學習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2】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和學生發展的引路人,更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對教師個人來說,終身學習有利于教師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素養和專業水平,不僅能夠促使教師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留下更加光輝的業績,也能夠促使教師個體的自由與完善,追求更加理想的生活.對于受教育的學生而言,教師的終身學習所積淀下來的深厚知識與在學習過程中形成的獨特教學魅力都是促使教師更好地引導學生學習與發展的重要保障.

(三)學生的主體地位日益凸顯.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理念中關于學生地位的部分也發生了相應的轉變,由以往的教師主體向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方向發展.學生的主體地位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教師也越來越重視挖掘學生的價值,這也是當今教育文化越來越民主的表現.學生主體地位的凸顯對教師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獨立性與創造性,調整課堂教學方式,建構學生自主參與的民主化的高效率課堂.

二、教師角色轉型的趨勢

(一)從知識的傳授者向知識的引導者轉變.

教師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真理的守護神,而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3】傳統的教師只注重書本固定知識的傳授,教學方法死板,創新能力匱乏,也壓抑了學生的個性,使學生的思維僵化在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內容上.這種教學模式下的教師始終走不出自己的教學領域,難以開拓新的天地.信息時代知識的"大爆炸"促使教師不僅要教給學生知識,更要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這是順應時代對人才培養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師教學業務水平的需要.

(二)從作為"老師"的老師向作為"朋友"的老師轉變.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是課堂的主導者,教師與學生之間存在一種無形的代溝,教師難以放低姿態與學生平等交流,學生也難以向教師敞開心扉,長此以往錯過了很多重要的教學場景和珍貴的情感經歷.我們強調"師道尊嚴",但也強調教師能夠做學生的"良師益友".現代教師越來越關注學生的精神生活,關注學生的情感世界,像個知心的朋友一樣給學生足夠的關心與愛.他們對學生的關心和愛, 蘊含著對學生做人成才的渴望, 蘊含著對祖國興旺發達的渴望, 蘊含著對人類未來的美好向往.【4】

三、教師實現角色轉型的途徑

(一)適應時代發展,提高信息素養.

教師要提高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抓住時代發展帶來的機遇,充分利用信息資源,改進教學手段.近些年興起的"微格教學"和"慕課"等教學模式都是教師教學手段不斷得到改進的體現.教師要樹立"大數據"概念,開拓自己的眼界,積極捕捉來自各個地區、各個領域的教育信息,同時教師要具備合理的信息鑒定與篩選能力,視良好的信息為經驗,視糟粕的信息為反思,合理吸收能為己所用的信息,提高信息運用能力.

(二)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

學無止境,人無完人,我們的一生都應該是一個不斷探索與追尋的過程,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更要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與永恒追求真理的信念.作為一名教師來說,知識是最基本的從業資本,教師要將知識傳授給學生已不能僅僅停留在"一桶水"的層面,還必須是"源頭活水",所以單靠教師職前所學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為隨著時代的發展,教師同樣不能避免知識老化、知識量不足的問題.所以教師要通過不斷的學習來提高和充實自己,從而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有所作為,這也是對學生負責的表現.

(三)轉變教育觀念,追求師生平等.

在學校里,教師是學生最親近最尊敬的人, 學生具有天然的"向師性",教師往往成為學生最直接的榜樣.教師健康、美好的人格,會像一絲春雨"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人格, 且這種影響深刻而久遠,甚至可能影響學生的一生.【5】教師要追求與學生之間的"親近感",真正以平等的姿態融入學生的學習生活,并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的生活態度與理想追求.教師要努力消除與學生之間的思想代溝,從學生的視角來思考問題,關注學生的心靈需求,成為學生的朋友,在彼此的深入交流中釋放學生學習上的壓力,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也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這樣的師生關系是實現師生共同進步、共同成長的重要途徑.

教師角色的現代轉型是教師順應時代潮流、勇于應對挑戰的表現,也是教師對自己的崗位負責的表現.教師的現代化素養是教師能夠培養出優秀人才的可靠保證,也在一定程度上預示著我們教育的未來.

猜你喜歡
時代教育教師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辦好人民滿意的首都教育
e時代
e時代
美育教師
e時代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