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館如何為特殊群體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

2019-11-16 04:30劉蘊茹
藝術大觀 2019年36期
關鍵詞:特殊群體公共文化服務文化館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民眾的物質生活也越來越豐富,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大。特別是社會中的特殊群體,主要指老年群體,對于文化資源的獲取有一定困難,文化館作為開展群眾文化的機構,有責任和義務為特殊群體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滿足他們對文化的需求。

關鍵詞:文化館;特殊群體;公共文化服務

一、前言

文化館在為人民大眾提供文化服務時,面對不同的年齡段,多個社會群體。其中,老年人口這一特殊群體越來越多,作為社會群體中相對弱勢的群體,能夠獲取的文化資源有限。文化館的發展應該更加關注這些特殊群體,積極響應文化部門出臺的政策,不斷滿足老年人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為他們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務。

二、辦一所適合老年人群需求的老年特色大學

在文化館創新發展模式的過程中,創辦老年大學是從實際出發,考慮到我國老年人口眾多的現狀。創辦老年大學能夠豐富老年人的日常生活、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既順應歷史潮流,又滿足了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但是在創辦老年大學的過程中需要注重健全完善各項教學管理制度、整合教學資源,提升師資水平、積極探索文化系統老年大學的特色辦學模式。

(一)健全完善各項教學管理體制

完善的教學管理體系是老年大學正常運行的重要前提,合理的教學管理體系能夠更加貼合老年人的學習和生活,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文化服務。在文化館的引導下,引進先進的管理理念,為老年大學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氛圍。

(二)整合教學資源,提升師資水平

師資力量是衡量老年大學質量的重要標準之一,在老年大學的創辦中,積極聘請社會專業人士擔任教師壯大師資力量。重視離休老干部,他們既是接受老年教育的主體,又是老年大學創辦和發展的重要力量。

(三)積極探索文化系統老年大學的特色辦學模式

老年大學在創辦的過程中,需要打破傳統的辦學模式,創辦具有特色的教學模式。激發老年人的學習興趣,舉辦各種文化活動,為他們搭建展示風采的平臺。通過這些活動,為老年大學生創造交流溝通的機會,增加他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由文化館牽頭,讓老年大學與當代大學生相結合,為老年大學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利用互聯網技術,把豐富的文化資源引進網絡平臺。在網絡化服務平 臺建設過程中,要盡可能把館內現有的各種文化資源與服務內容都納入平臺,為群眾提供便利 [1]。

三、夯實基礎,不斷創新發展

(一)自編自選,創新教材

加強文化館與老年大學的聯系與交流,根據老年人的興趣愛好,把握老年人的接受能力,自己編排教學內容,豐富課堂內容??梢栽O立有關大數據的簡單課程,積極鼓勵一些老年同志使用電子產品,這樣可以讓他們學到更多的知識,讓他們感受時代的變化與進步。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將學習的教材融入實踐中去,讓老年大學充滿知識性和趣味性。

(二)班會、活動,創新課堂

為了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可以采用班會活動的形式,開展不同主題的活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由于學習對象的特殊性,在活動的舉辦中,把傳統的活動模式融入創新元素,讓老年同志可以快速適應這種學習方式。有些老年同志擁有豐富的人生閱歷和大量的知識儲備,在課堂上可以讓他們自由發言,他們在課堂上既是老師,同時也扮演著學生的身份。

(三)加大對廣場舞領隊的培訓,推動群眾文化大發展

文化館在開放文化資源過程中,對廣場舞這一時尚的文化形式進行指導,它的技術要求比較簡單,并且能夠強身健體。在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的過程中,要從老年人的生活實際出發,關注他們的心理變化與情感需求,讓他們在文化活動中感受到快樂。對廣場舞領隊進行排練和訓練,進一步規范廣場舞文化的內容和形式。文化館可以為廣場舞訓練提供固定的場所,讓他們可以長期進行這項活動。同時,還要定期舉辦一些關于廣場舞的比賽,激發他們對廣場舞的熱情。

四、不斷加強文化基礎建設

(一)改變“服務工作到位,硬件設施落后”的窘況

對于那些特殊群體,他們的基礎設施相對不夠完善,硬件設備不夠齊全。即使文化館重視對特殊群體的文化普及,但如果基本設施不完善,那么也很難讓老年人享受到良好的文化服務。文化館應該與當地政府多溝通交流,讓政府為特殊群體的基礎文化建設投入更多的資金。同時,采用募集等方式向社會人士征集資金投入到硬件設施的建設和完善上。打破原本服務工作到位,但硬件設施落后的局面。不斷加強對文化基礎的建設,讓特殊人群真正享受到優質的文化服務。

(二)專業技術人員緊缺

在為特殊人群提供文化服務的過程中,出現了缺乏技術人員的問題。這對加強文化基礎建設是非常不利的,文化館積極吸引有關人才,建立專業的團隊進行操作完成。不但能夠提高文化基礎建設的效率,而且也能夠保證基礎設施的質量。

五、結語

文化館要不斷完善特殊群體的文化基礎設施,為了使文化館發展更切合時代發展需 求,我們必須將信息技術與數字技術更加合理地應 用到文化館工作當中[2]。讓當今時代的科技技術成為文化館發展的動力,為特殊群體提供優質的文化服務。

參考文獻:

[1]馮延軍.淺議數字化服務時代背景下的文化館建設[J].中國民族博覽,2016(02):54-55.

[2]周姍姍.新時期背景下數字文化館建設的創新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9):100-101.

作者簡介:劉蘊茹,遼寧省營口市鲅魚圈區公共文化服務中心文化館。

猜你喜歡
特殊群體公共文化服務文化館
作品賞析(6)
太陽第一家
作品賞析(6)
作品賞析(2)
政府公共文化服務的法理分析與法律構建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評價指標的國際經驗與啟示
搞好公共文化服務,推動藝術普及
打造內外兼修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遲開的花朵也能飄香
普通高中特殊群體學生體育教學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