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于超星“學習通”移動終端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探討

2019-11-17 04:05杜偉華
電腦知識與技術 2019年26期
關鍵詞:信息化教學模式學習通超星

杜偉華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手機、pad等移動終端的快速普及,如今的高校教學中,阻止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也已經很難做到。因此,針對現有高職院校學生心理需求,文中對基于超星“學習通”手機終端的信息化教學模式進行了探討,該教學模式將傳統課堂教學與智能手機終端進行有機整合,既能充分利用智能手機終端的便攜性、開放性、互動性等特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又能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手機使用情況進行有效控制,從而有利于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關鍵詞:超星“學習通”;智能手機終端;信息化教學模式

中圖分類號:TP311?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9)26-0126-02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1 引言

教職成[2017]4號文《教育部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職業教育信息化發展的指導意見>》中明確指出在現代信息技術深入廣泛應用的大背景和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的教育改革形勢下,要不斷推動現代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力爭在創新教學模式改革上取得新突破[1]。

目前,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手機、pad等移動終端的快速普及,移動學習已成為我國年輕一代未來知識學習與信息獲取的重要模式及手段[2]。且在如今的高校教學過程中,阻止學生在課堂上使用手機也已很難做到,因此,針對現有高校學生心理需求,急需尋找一種基于手機移動終端的“教育者精心于教,受教者精心于學”的信息化教學模式。

文章“基于超星‘學習通移動終端的信息化教學模式研究”正是將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與智能手機終端進行有機整合,構建基于手機終端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既能充分利用智能手機終端的便攜性、開放性、互動性等特點,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又能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學習活動及手機使用情況進行有效控制,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此外,對于學生在課堂這種有限的時間和空間范圍內不能夠有效完成的學習內容,還可通過該平臺利用零散的時間和移動的空間來進行補充。

2 移動學習現狀

移動學習于1994年由美國—梅隆大學提出,并于2000年由Desmond·Keegan教授將通過移動終端學習的理念引入中國[3],但目前仍存在很多不同表述,也還沒有一個統一明確的定義。其中,學者Quinn、黃德群、余勝泉等都認為移動學習強調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學者Dye et al認為“移動學習借助移動設備的幫助,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都進行更好地學習,并能夠提供教師與學習者之間的雙向交流,呈現出有效的學習內容。[4][5]”

而基于移動教學平臺的學習在國內的發展主要經歷了萌芽、發展、爆發三個階段。其中,文獻[6]對移動學習的研究現狀進行了分析,文中指出移動學習作為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已無處不在,它能夠使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碎片化學習,并可利用零散的時間進行個性化學習,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習發生在課堂之外,有利于促進學生養成終生學習的好習慣,并給我們的生活和學習帶來了前所未有的體驗。

現階段隨著通信網絡的迅速發展,智能手機以其功能的全面性以及信息交互的快捷性已成為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工具。學生的學習方式也伴隨著智能手機的出現逐步在改變,基于智能手機終端的移動學習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變得愈加凸顯。

3 基于超星“學習通”移動終端的信息化教學模式

3.1 超星“學習通”概況

超星“學習通”是面向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的移動學習專業平臺。用戶可以在該平臺上自助完成學校課程學習、電子圖書查詢、電子資源搜索下載等,并能進行小組討論,能為用戶提供方便快捷的移動學習服務[7]。

目前,高校教師中使用頻率較高的移動教學平臺主要有微信、QQ、微博等。文中所涉及的超星“學習通”也是可以安裝在手機終端的一款教學軟件,其插件多、功能齊全,并具有強大的移動學習支持功能,主要包含資源上傳及共享、在線交流討論、課程統計等。

學生可以在自己的手機上使用該平臺查看平臺中的各種資源,而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對于教師發布的作業、章節測驗及考試中的主觀題也可以通過附件的形式進行上傳。學生上傳后,教師可以通過在電腦上登錄網頁的形式或手機端的“學習通”APP進行修改、批注并返回給學生,既方便又快捷。簡單來說該平臺為用戶提供了一個簡便、高效、一體化的移動交互平臺。

3.2 引入“學習通”移動教學平臺的教學模式

1)打破傳統課堂教學中記分冊式的點名方式

超星“學習通”教學平臺給用戶提供了很多高效的工具和插件,使用該平臺有利于節約課堂時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相比傳統課堂中的記分冊式點名方式,教師只需使用該平臺提供的多種簽到方式即可完成,例如,手勢簽到、拍照簽到、位置簽到等功能,一方面節約了普通課堂中的點名時間,還可以有效防止學生代簽,同時也方便后期教師對學生出勤情況的統計分析。

2)打破傳統課堂中教師講學生聽的模式,實現課堂互動

教師在使用該平臺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隨時設置提問環節,提問的設置有搶答和選人兩種方式,對于答題的同學,教師則可根據學生的實際答題情況通過打分的形式給予一定獎勵。通過這種方式既給學生帶來了過程中的愉快體驗,又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形成你追我趕的良好學習環境和氛圍。

另外,教師還可以將提前組織好的教學內容通過問答、話題討論、問卷、隨堂測驗等形式的活動按照教學計劃存放到該平臺上,方便課堂中使用。教師根據教學環節發放活動后,學生則可在自己的手機終端上收到該項內容。此外,教師還可根據需要設定活動的時間,實現對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時的有效控制。

3)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及方便的在線互動

通過“學習通”教師可以在章節資料里面上傳文檔、視頻、圖片、鏈接等形式的資源,還可以根據課程需要隨時添加章節測驗對每一個學生的完成情況及掌握程度進行實時查看。學生則可以在自己的手機端隨時查看上述資料,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對于作業、章節測驗及考試中的主觀題也可以通過附件的形式進行上傳。

學生可以通過該平臺進行課前預習、課后討論、完成教師在平臺中發布的各類作業等。另外,該平臺還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豐富的自主學習空間,里面的資源包括圖書、論文、期刊、視頻等,學生還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相應的課程,所以“學習通”真正為使用者提供了一個良好的一站式學習環境。

此外,通過平臺提供的在線交流功能,教師、學生之間可以隨時、隨地進行交流討論、答疑解惑。

3.3 該平臺的優勢

相比傳統課堂教學模式,該平臺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題作用,將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充分體現。平臺所提供的控件功能,基本涵蓋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中的各個教學活動,如簽到、提問、測驗、討論等,激活了傳統課堂,提高了課堂活躍度。

簡言之,該平臺為教師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備課、授課空間;為學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學習、交流空間。通過此平臺既有利于教師掌握學生的實時學習情況及掌握程度,也有利于教師發現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及方法。

4 結語

文中對基于移動終端的超星“學習通”教學平臺進行了應用探討,從一個學期的使用情況來看,讓學生使用安裝在手機端的該應用來進行學習,剛好利用了其課堂上愛玩手機這一特點。另外,通過教師對平臺上控件的合理使用,提高了學生課堂上參與教學環節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活躍了課堂氛圍,增加了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交流。

參考文獻:

[1] 程振林.移動學習研究現狀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2(4):9-10.

[2] 宋雙榮.基本移動教學平臺的精品網絡共享課程的創新研究[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34):137-138.

[3] Blanka Klimova, Petra Poulova. Mobile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J]. Advanced Science Letters, 2016,22(5/6):1111-1114.

[4] 黃德群.國內移動學習發展研究[J].韶關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14,35(2):25-32.

[5] 程振林.移動學習研究現狀分析[J].西部素質教育,2016,2(4):9-10.

【通聯編輯:聞翔軍】

猜你喜歡
信息化教學模式學習通超星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期刊
超星數據庫錄入證
超星學習通在高校計算機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基于移動學習APP的政治理論教學改革研究現狀
應用信息化教學模式實現高職學生自主學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