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動互聯網背景下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探討①
——以“微信+雨課堂”平臺為例

2019-11-19 06:40
關鍵詞:大學微信課堂教學

葉 俊

(浙江工商大學旅游與城鄉規劃學院)

一、研究背景

2019年8月30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北京發布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的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8.54億,較2018年底增長2598萬,互聯網普及率達61.2%,較2018年底提升1.6個百分點;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8.47億,較2018年底增長2984萬,網民使用手機上網的比例達99.1%,較2018年底提升0.5個百分點。政府部門主導推動的移動寬帶“提速降費”使得移動互聯網流量大幅增長,用戶月均使用移動流量達7.2GB,為全球平均水平的1.2倍。與此同時,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中國國內的在線教育應用也有了長足的發展。該報告指出,截至2019年6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2.32億,較2018年底增長3122萬,占網民整體的27.2%,其中很大部分使用群體是大學生。隨著手機終端的大屏化和手機應用體驗的不斷提升,手機作為網民主要上網終端的趨勢進一步明顯。手機作為互聯網移動終端的一種使用方式,已經成為各類用網設備中的第一大上網終端,中國互聯網已經進入移動互聯網時代。

目前,在互動設備終端上應用的即時通信平臺種類繁多,各有特點。國內個人用戶級別的代表性即時通信平臺有微信、騰訊QQ、新浪UC等,國外常用的即時通信平臺有Facebook,Line,Skype等。2018年春節期間,根據微信官方網站統計結果,微信全球月活躍用戶首次突破10億大關,微信及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達9.80億,與2017年相比同比增長15.8%。僅從微信的用戶總量上就可以看出,短短幾年的發展時間,微信即時通信軟件平臺可謂是進行了跨越式步伐的大發展。

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互聯網發展研究部2019年發布的調查統計結果,中國在校大學生中,有99%以上都是網民,且大多數大學生參與上網的設備,都是手機設備,其中又以微信、QQ等即時通信軟件的應用次數最多。社交媒體已成為互聯網媒體中最為流行的媒體類型之一,憑借用戶基數大、信息傳播快、互動功能強等特點,成為網上內容傳播的重要力量。部分高校嘗試將微信、QQ平臺等即時通信軟件運用到大學互動型課堂教學過程當中,推動了大學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取得了良好的教學反饋效果。這也對移動互聯網背景下新時期高?;有驼n堂建設與教學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隨著即時通信平臺的廣泛應用,現階段大學教學工作越來越重視這一方面的內容,部分高校已經成功開通了教學管理微信平臺等,將即時通信平臺與教學工作有效聯系在一起。從目前中國大學教學工作實際運用即時通信平臺的情況看,存在以下三種普遍的現狀。第一,幾乎每個大學生都在使用即時通信平臺,使用頻率和年級也有一定的關系。此外,大學教師與學校管理者自身也是即時通信平臺的使用者,這為大學教學工作應用即時通信平臺提供了受眾基礎。第二,大學教學應用即時通信平臺尚處于初步嘗試階段。目前有高校已經開始利用即時通信平臺在教學工作中進行探索,主要是利用微信平臺在一些通識課程和實驗教學過程中開展翻轉課堂。即時通信平臺具有兩面性,和傳統課堂教學管理相比,運用即時通信平臺在課堂的管理上更難,對教師把握課程整體進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即時通信平臺在大學教學中的應用范圍與應用深入正在逐步加大,近年來各大院校對微信等即時通信軟件的試用與平臺構建等,使高校在教學工作中應用即時通信平臺已經具備了一定的應用經驗,對即時通信平臺的應用更加得心應手,能夠合理地把握應用內容,促使即時通信平臺可以為大學教學提供更加完善的功能服務。

二、相關研究進展

在線教學并非簡單地把課堂搬到網上,而是利用網絡信息化手段更好地實施教學的一種新的方式與方法。對于一線教學單位和實施主體,線上互動型課堂教學由陌生到熟悉,教學實踐過程中不可避免會遇到一定的困惑或挑戰。首先,線上與現下的互動形式有差異。平時的現場教學過程中注重師生互動,經常需要同學間討論,并根據同學的互動效果及時指導。線上互動型課堂遇到的挑戰在于如何把線下互動的內容和教學方法搬到線上,不同學科、不同年級之間差異也較大。其次,線上互動教學過程中如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參與課程互動。學生沉默不回應是當下高校學生普遍的學習態度,當教師講得激情澎湃,對學生掌握知識點情況即時提問時,往往學生反應是一片沉默,或者只有零星回應,大部分人一直都不說話。相比線下授課,線上教學很難看到全體學生當前的學習環境,更難看到他們的面部表情和肢體語言,少了很多的現場參與感。再次,互動型課堂的前提條件是需要教師多方位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在這方面要提高重視程度,去引導和啟發學生做好專業知識學習的課前準備和課后復習。

如何提高課堂的互動性一直受到教育學者和教學實踐者的關注。在對現有文獻分析的基礎上可以看出,部分學者對課堂參與主體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詳細分析更加關注。這一過程又稱為學情分析,近年來相關研究取得了廣泛共識。學情分析其主要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起點能力的分析。主要包括學生的認知基礎、接受水平、學習能力、思維規律等等。(2)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分析。主要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態度、學習習慣等等。(3)對“可能情況”的預測分析。主要包括學習環境、學習時間段、接受學生的方式等。(4)對學生行為的實時分析。主要包括課堂參與度、積極性及線上線下的學習時間和方式。(5)對學生狀況的反思分析。主要包括學習效果評價和課程效率評價。

國內外專家對學情分析的研究,也主要采用以下幾種常用的方法。如經驗分析法、觀察法、資料分析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等。不管是哪種方法,本科教學中的兩個主體——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關系,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各相關研究也是基于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來進行分析再得出相關評價結論的。

三、即時通信平臺類型在互動型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雨課堂是一款利用微信和Power Point插件進行師生互動的平臺。上課前,教師把選擇、投票等互動環節插入PPT課件中。學生上課時掃描二維碼,就可在手機上同步顯示教室屏幕上的PPT課件,同時進行互動。

基于雨課堂的混合式教學是一種輕量級的翻轉課堂,也是一種新型的混合式教學模式,將傳統教學、E-learning(網絡學習)和M-learning(移動學習)融為一體。目前,已經在城鄉規劃專業“城市建設史與規劃史”“城鄉空間結構與形態”“城鄉社會綜合調查研究中”三門專業課中開展雨課堂互動式教學模式的應用。范圍包括課前預習、課堂講解、考勤、課上互動(彈幕)、習題測試、投票調查、實務精英進課堂反饋等。

教學組織上本研究采用了BOPPPS教育理念的“有效教學”方法,對上述課程進行綜合改革試驗,以提高專業課程的課堂互動性,進而提升學生課堂參與體驗,最終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BOPPPS教育理念是指遵循教學活動的客觀規律,以盡量少的時間、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盡可能多的教學效果。浙江中醫藥大學教學發展中心主任來平凡教授對有效教學提出了自己的觀點,主要內容有三重含義:一是課上有效果,教學活動結果與預期教學目標的吻合程度;二是教學有效率,教學效率等于取得的教學效果和教師的教學投入之比;三是學校有效益,即教學單位實踐主體的教學目標與特定的社會和個人的教育需求的吻合程度,亦反映出學生畢業后在專業技能和綜合能力的認可度。

四、關于課堂互動調查的反饋

本研究于2017年12月、2018年3月分別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在大一至大三本科教學班級中隨機抽取部分人員進行關于課堂互動的調查。調查目的在于了解學生對互動課堂教學的認識情況,找到影響師生有效互動的相關因素,力求從教與學的雙方探索出師生互動的有效策略。本調查研究的關注點在于課堂教學現狀、影響因素、學生對互動型課堂的期待。通過雨課堂平臺面向大一至大三169名學生發放在線問卷,共113名學生在當天內完成在線問卷。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如下:

表1 課堂互動調查情況

在學生被問到是否曾經關注過互動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作用時,調查得出學生反饋的結果是基本上非??隙?,即需要課堂的創新與互動。分析大二學生中還沒有參與體驗過互動式課堂的原因可能有兩個:①不了解(翻轉課堂、在線互動、慕課等);②確實沒有。調查還發現學生在如何對待老師的課堂提問這一選項時,一半左右學生認為自己認真回答,還有1/3的學生表示回答問題這種互動形式比較被動。

表2 各年級學生對互動型課堂重要性的認識程度

圖1 學生對課堂提問的態度

本研究還從對利用微信平臺作為教學輔助手段的認同感進行提問,結果顯示一半以上的學生都對微信平臺在課堂互動的嘗試期待較高,總體上對新嘗試的效果有一定的期待。大部分學生對互動型課堂教學效果抱積極的態度,大二學生表示還需引導。

圖2 學生對互動型課堂教學效果的期待

從交互式統計結果來看,對于已找到學習興趣、成績相對好的學生,即對課堂知識學習滿意的學生更期待互動型課堂教學效果,同時課堂中在能安排師生互動的情形下學生更期待互動型課堂教學效果的比例較高。

圖3 學生學習成績收獲感與其對互動型課堂教學效果的期待

五、結論與建議

以“微信+雨課堂”為代表的互動型教學模式,在我國大學教學工作中的應用越來越頻繁,如何有效利用即時通信軟件來提升大學教學工作效率,已經成為高校管理者與大學教師普遍關注的內容。以“微信+雨課堂”為代表的即時通信平臺在高校教學工作中的應用,有效轉變了傳統的大學教學觀念、教學方式、教學內容,增進了師生之間、學校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積極推動了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本研究通過對學生的問卷調查,了解和把握移動互聯網背景下以“微信+雨課堂”平臺為例的互動型課堂教學模式,提出了互動型課堂教學的策略和建議。

(一)加強即時通信軟件在大學教學中應用的監管力度

隨著即時通信軟件在眾多高校中的應用,如何確保即時通信軟件發揮其積極作用,推動大學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已經成為高校管理者、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必須要對大學教學工作中即時通信軟件的應用加以監督與管理。

(二)有針對性地完善即時通信平臺在大學教學方面的功能

即時通信軟件的研發與運營商,可以與高校之間展開教學合作,有針對性地根據大學教學要求,推出專門的大學教學即時通信軟件,完善相關教學軟件功能,從而提升大學教學工作的效率。雨課堂只是在線互動教學的一種方式,功能也相對較為齊全,期待還有更多的平臺選擇,便于滿足不同的課堂需求。

(三)回歸本源更加需注重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注重形式的同時,還是要回歸本源,更加需要注重教學內容。合理利用雨課堂設計教學內容,可以很好地控制教學節奏,而學生對于課堂的認可程度還是取決于授課內容本身是否真正有實質的內容。

猜你喜歡
大學微信課堂教學
“留白”是個大學問
《大學》
48歲的她,跨越千里再讀大學
大學求學的遺憾
微信
微信
微信
對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初中歷史課堂教學的導入法
把“三個倡導”融入課堂教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