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勒門海上風電場建設對南澳候鳥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影響評價

2019-11-22 14:33季芳楊錫濤
綠色科技 2019年18期
關鍵詞:南澳風電場自然保護區

季芳 楊錫濤

摘要:指出了汕頭勒門海上風電場項目距離南澳候鳥省級自然保護區9km范圍外,通過實地調查,分析了風電場對保護區鳥類可能造成的影響。結果表明:風電場址不在鳥類遷徙的主要通道上對候鳥遷徙影響可以忽略;噪聲和電磁輻射對遷徙鳥類影響不大;留鳥主要棲息于勒門列島各島嶼,未見到在風電場場址覓食和棲息,少數低飛候鳥可能存在撞機風險;最大的風險是風電場區域可能會形成鳥類新的覓食地,增加相撞的風險。在此影響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相應的防范措施,以期為海上風電場的選址提供參考。

關鍵詞:南澳;風電場;自然保護區;鳥類遷徙;生態影響

中圖分類號:$759.9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8-0021-04

1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電力需求日益加大。風力發電作為一種清潔的可再生綠色能源,是新能源中極具發展潛力的一個領域。近年來世界風電年均增長超過30%,逐漸成世界范圍內發展速度最快的能源。建設汕頭海上風電場,既是滿足當地電力需求增長的需要,也是符合國家能源發展戰略和規劃、優化調整我國能源結構的重要措施。

海上風電場相對于傳統能源對環境的影響小,但是其規模大,在其建設和運行中,會產生懸浮物、噪聲、固體廢棄物、廢氣等污染物,可能會對周邊生態尤其是鳥類行為產生影響,由于海上風電產業發展在我國起步較晚,雖然目前尚缺乏海上風電建設對海洋環境、生態和資源影響的長期累積效應研究,但海上風電場對海洋生態環境影響不容忽視。海上風電的生態影響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關注。所以在建設之前需要對其環境影響做出詳細分析,盡量減輕負面影響?,F以南澳勒門海上風電場為例,分析建設風電場對鳥類產生的主要影響,并提出一系列相應的防范措施減少項目對鳥類的影響,使風電產業發揮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生態措施,也希望能夠為后期風電項目的建設、施工提供參考。

2自然保護區及其風電規劃

2.1自然保護區概況

2.1.1自然環境特征

廣東南澳候鳥省級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保護區”)位于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汕頭市南澳縣境內,是省內唯一以候鳥及其棲息環境作為主要保護對象的省級自然保護區。保護區由除南澳主島以外的22個島嶼組成,地理坐標為東經116°5444"~117°1852”,北緯23°1319”~23°2917",總面積256.50hm2。其中烏嶼、平嶼、白涵和赤嶼4個島嶼統稱為“勒門列島”,芹澎島(即南北礁)、頂澎島(包括頂澎島、嶼仔、旗仔尾和二嶼4個島嶼)、南澎島和中澎島共8個島嶼統稱為“南澎列島”。按資源和管理將這22個島嶼劃分為3個功能區,其中勒門列島4個島嶼為核心區,南澳主島周邊的10個島嶼為緩沖區,南澎列島的8個島嶼為實驗區。

保護區地處廣東省東端,北回歸線貫穿南澳縣主島,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海洋性氣候明顯,盛行東北風。受臺灣海峽窄管效應影響,風力資源十分豐富,素有“風島”之稱。季風性氣候明顯。冬季大風天數最多;春季次之;夏季最少。春、冬兩季大風日數占全年的67.6%。

2.1.2鳥類資源

保護區地處亞洲候鳥遷徙東亞線上,是每年亞洲候鳥南北來回遷徙經過我國東南沿海的必經之地,保護區天然的海島礁石環境和海島植被,為候鳥提供了良好的棲息、覓食環境,是候鳥遷徙線路中的重要“加油站”,具有豐富的候鳥資源。保護區歷年來的鳥類調查結果見表1。保護區內鳥類116種,隸屬13目40科。保護區及南澳主島調查到的鳥類則共16目48科146種。其中包括國家I級保護鳥類2種,為白腹軍艦鳥(Fre-gataandrewsi)和白尾海雕(Haliaeetusalbicilla),國家Ⅱ級保護鳥類16種:分別是斑嘴鵜鶘(Pelecanusphil-ippensis)、紅腳鰹鳥(Sula sula)、海鸕鶿(Phalacro-coraxurile)、黃嘴白鷺(Egrettaeulophotes)、巖鷺(E.sa-cra)、鶚(Pandionhaliaetus)、普通鵟(Buteobuteo)、灰臉鵟鷹(Butasturindicus)、赤腹鷹(Accipiter soloensis)、松雀鷹(A.virgatus)、白腹海雕(Haliaeetusleucogaster)、黑鳶(Milvusmigrans)、紅隼(Falco tinnunculus)、燕隼(F.subbuteo)、褐翅鴉鵑(Centropussinensis)和小青腳鷸(Tringaguttifer)。

保護區的鳥類中,非雀形目的種類和數量均較多,為67種,占57.76%,鵒形目為最,有26種,此外隼形目和鸛形目分別有10種和8種。在居留型方面,留鳥45種,占總數的38.79%;夏候鳥21種,占總數的18.10%;冬候鳥46種,占總數的39.66%,迷鳥或旅鳥4種,占總數的3.45%。南澳主島上物種數量最多,有86種。其次是南澎列島18種,案嶼16種,烏嶼14種,鳳嶼13種,白涵嶼和獵嶼12種,赤嶼最少只有4種。南澳島及其保護區各島嶼物種數量對比見圖1。

2.2風電規劃概況

南澳島的風能資源的開發利用已取得了較好的成績,成為全國第二大風電場,亞洲海島最大的風電場。此次新建的華能汕頭勒門海上風電場位于汕頭市東部、南澳縣南部海域的勒門列島附近,距離北側南澳島最近距離約18.5km,距離西側汕頭市陸地最近距離約14km。規劃容量為400MW,擬布置67臺6.0MW風電機組。用海面積約56km2。項目區域位于廣東南澳候鳥省級自然保護區南側、建設區域不涉及保護區范圍,距保護區白頸嶼最近距離9km(圖2)。本工程規劃的海上風電場址,水深在16~22m之間,海底地貌形態較簡單,海底地形相對平緩。陸上運維基地設有宿舍樓、辦公綜合樓、外委宿舍樓、活動中心、倉庫、GIS樓等,圍墻內總占地面積約3.3hm2。

3風電場建設對鳥類生態影響預測與評價

海上風電場的建設和運行對鳥類生態的影響集中在鳥類的棲息、覓食、飛行等行為。其影響程度受多種因素限制,比如風電場產生的噪音、電磁輻射與風電場周圍的環境特征,氣象特征,物種特別是鳥類的數量和種類,鳥類生活習性等息息相關。

3.1風電場選址對鳥類的影響

3.1.1遷飛路線

南澳地區鳥類的長距離遷徙通道為“勒門列島一澳大利亞”、“南澎列島一澳大利亞”(圖3),風電場場址不在這兩條遷徙通道的主方向上;此外,施工期間運輸航線不在保護區的主方向上,對鳥類遷徙路線未形成隔離,有少量的鳥類可能在遷徙過程中,穿越風電場施工區域,施工所產生的噪聲將導致飛越風電場場址的鳥類因不適而改變飛行路線。因而對鳥類遷徙路線的影響甚微。

南澳地區鳥類的短距離遷飛通道,主要為以勒門列島為中心到東南南彭列島的東南通道,以及以勒門列島為中心到北部官嶼、北官嶼的南北通道(圖3)。而風電場場址主要位于勒門列島的西部區域,且距勒門列島最近距離9km,且該區域不是鳥類的覓食區和棲息地,偶爾有鳥類飛過該區域,但個體數量較少,因而對鳥類短距離遷飛的影響甚微。

3.1.2飛行高度

南澳地區風電建設采用海底電纜,因此最大風險在于鳥類與風機相撞,根據多年鳥類觀測統計結果,鳥類在直接的長距離遷徙飛行高度約為300~500m,而風機葉片通常高度為30~130m,可見風機安裝對候鳥遷徙影響不大。鳥類在當地短途活動(如往返于休息地與覓食地、飲水地等),以及不良的氣象條件下,如大霧、降雨或強逆風時,鳥類會降低飛行高度,從而增加與風電機相撞的概率。也有專家認為,鳥類在極端天氣下能避開風電場區域。因此項目對鳥類飛行影響較小。

3.2風電場建設和運營的影響評價

3.2.1大氣和水污染影響

風電場對大氣污染主要來自來于施工、維修和拆除過程。風電場樁基作業由液壓打樁錘施打,樁基作業結束后采用抓斗挖泥船拋塊石護底,而在風機材料運輸和組裝主要由船舶和起重機完成,電纜布設也以鋪纜船鋪設完成。該過程使用的機械設備主要以柴油作為燃料,柴油機排放的有害物主要有:碳氫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氧化硫及顆粒物質等。該區域空氣流動速度快,在施工過程中所產生的有害氣體隨海風經過9km擴散后,氣體濃度不具有危害性,對保護區的空氣幾乎沒有影響。

施工和拆除中的水污染源主要來源于兩方面:一是海底泥沙再懸浮,二是機械漏油。風電場場址距保護區最近距離約9km,海底泥沙隨洋流逐漸沉淀,不會造成9km外的區域出現泥沙懸浮現象發生;泥沙和漏油的影響可以通過工作質量的控制加以改善。

3.2.2噪聲影響

在施工、維修和拆除過程中,噪聲污染主要來自以下兩方面,一是在風機材料運輸和組裝過程中,運輸船和起重機所產生的噪音;二是風機塔架基礎結構采用鋼管柱直接打人海底,與鋼管柱四周鋪設塊石或碎石碰撞產生的噪聲。噪聲可能將導致飛越風電場場址的鳥類因不適而改變飛行路線,但從長期觀察來看,每天飛越該區域的鳥類的個體數量很少超過100只。所以,受此影響的鳥類的數量低于0.1%,是可接受的。

在運行過程中,噪聲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風機的機械傳動噪聲,二是氣流噪聲。隨著制造技術水平的提高,風電機組噪聲的強度也在不斷下降。鳥類主要活動區域勒門列島,距離風電場9000m,運營所產生的噪聲隨距離的增加而消弱,小于海浪背景音。因此,風電場運營階段所產生噪音的影響可忽略。

3.2.3電磁輻射影響

風電場的輻射主要來自發電機、電動機、變電所和輸電線路。發電機、電動機的輻射一般比較小?,F代化的風機設計都對電磁輻射做出了嚴格的限制標準,風電場電磁輻射的影響將越來越小。輸電電纜的電磁場可能會對海洋生物帶來影響,因此多采用多導電纜系統以防止產生強磁場。海上風電一般采用海底電纜,對周邊電磁環境影響很小。目前的風機葉片材料大都選用玻璃纖維,風機正常運行發電時,無電磁波產生因而也就不會形成電磁干擾,只有當風機欲停止運行的制動過程中,金屬葉尖甩出,才會產生電磁波,風機對以150m外范圍產生的電磁干擾很小。風電場距離勒門列島最近距離為9km,因此風電場所產生的電磁輻射的影響可忽略。

3.2.4視覺影響

風電機組設備高度較高,在日光照射下會產生較長陰影,而且在機組轉動時,不僅會產生光影晃動,而且還將反射光線,鳥類的視覺將受到影響。但在風電場區域,鳥類個體數量不到總量的0.1%,不會影響鳥類群落及物種種群的正常發展。

不同的鳥類其視野范圍和敏銳度也不盡相同,外界物體大小與物體在網膜上投影的大小有關系。用公式表示為:H=H/L×D。其中,H指網膜投影的大小,H指物體的大小,D眼球直徑(常數),L為眼睛與物體的距離。即網膜投影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成正比,而與距離成反比。施工期間的建筑高約200m,距保護區的最近距離為9000m,H為0.02。運營期間的風機高度約150m,H為0.01。風電運營期間,鳥類對新出現的風機相對較為敏感,但因其距離遠,相對降低鳥類對風電場的敏感度,經過一定時間是能夠適應風電場的運營。

3.2.5對鳥類繁殖棲息地和覓食地的影響

鳥類繁殖棲息地主要為勒門列島的赤嶼和烏嶼島,這兩座島距風電場場址最近距離分別為10km和14km。國際上已建有的海上風電場對鳥類產生的最大影響范圍為800m,繁殖鳥是300m,根據多年的調查,在島上繁殖棲息的鳥類,主要活動區域為以島為圓心,半徑約1km的范圍,因此海上風電場風機、輸電線路、變電站產生的噪音和電磁干擾隨著距離的增加而逐漸消弱,因而對棲息地的影響非常有限。

保護區中鳥類的覓食地主要位于勒門列島周圍水深20m以內,嶼外至南澎列島水深20~30m一帶。但是風電場建成一段時間之后,部分鳥類會對風電場內的環境產生適應性,風電場又形成的魚礁效應,吸引更多的鳥類。比如Horns Rev海上風電場區域的黑海番鴨的出現的頻率要高于風電場建成之前,這也一定程度上增加鳥撞的風險。

4減小影響的應對措施

本項目雖不在保護區內,為了將風電施工期與運營期對區域環境的影響和對生態平衡的破壞降到最低,在建設過程中務必采取環保措施和生態恢復對策,促進風電場與自然和諧共處。同時,在項目實施前、施工期、運營期應積極做好生態監測工作,以期掌握生態環境及生物多樣性動態變化情況,為后續風電項目的選址建設提供數據支撐。

4.1在項目建設之前。建設方案的優化

確定風電場區域內的動植物種類、鳥類遷徙通道、棲息地方位、生態環境保護區域的范圍,形成準確的生態環境評估結果,并將評估結果應用于風電場設計工作中??紤]整體環境和周圍因素,優化風機機位布局,將風電場景觀與當地城自然地貌景觀等有機地融為一體。避開高風險區域、采用警示色的風機葉片,減少對候鳥遷徙的影響:在設計時可通過改變轉速和風機排列布局來減輕噪音問題。

4.2項目建設過程中。環境保護

合理安排施工時間,避開鳥類遷徙季節。合理布置施工路線,與同區域其他風電場同時施工,減少施工期對鳥類的影響。在施工期進行嚴格的污染控制,按規定處理生活垃圾及施工垃圾,同時在施工期間的設備、船只的大氣排放物必須滿足相關的法規要求。

4.3在項目建設完成后。生態監測

建立并完善海洋環境保護預警機制。積極開展海洋生物、鳥類、海洋漁業資源的相關跟蹤監測,要做到將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加強鳥類監測。協同保護區管理處組織專業人員,開展風電場區域鳥種類和數量監測。在鳥類繁殖季,特別是燕鷗繁殖期間(4月30日至6月15日)需停止施工,并在候鳥大規模遷徙季節(春季3月20日至5月30日、秋季8月1日至10月30日、冬季11月10日至次年3月5日)密切觀測候鳥動向,做好觀測記錄。風電場的鳥類監測全部納入保護區監測計劃中,監測結果由保護區相關科研人員統一分析和評估。風電場建成后,必須進行1~3年的鳥類死亡率監測研究,一旦發現與夜間徙候鳥或白天集群遷徙、覓食的鳥類撞擊率較高的風電機應立即移走或拆除。對風電場的管理人員進行鳥類知識的宣傳和相關指導,并和保護區建立必要的工作聯系,發現珍稀保護鳥類受傷時,應盡快通知保護區人員救治。

猜你喜歡
南澳風電場自然保護區
風電場集電線路單相接地故障特性分析與保護
基于自升式平臺的某海上風電場風機安裝施工方案
林業野生動植物保護與自然保護區管理策略
三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體規劃獲批
風電場低電壓穿越能力對電網穩定性的影響分析
閱讀理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