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小學數學中年級筆算的教學策略

2019-11-26 23:59
兒童大世界 2019年5期
關鍵詞:讀題筆算豎式

潘 飛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石碁鎮海傍小學,廣東 廣州 511400)

筆算是伴隨加減乘除法運算的出現而出現的,對于掌握加減乘除運算起著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小學中年級階段,學生對于新知識的接收和吸收的能力不夠,本文結合目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筆算教學存在的問題總結以下幾個方面:

(一)看錯抄錯。中低年級學生普遍存在抄錯題的情況。抄錯數字:如“5”寫成“3”,“43”寫成“34”;看錯運算符號,導致運算出錯:混淆“+”與“×”,“-”與“÷”;遺漏重要的信息等。 究其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1.感知不準確。小學生對事物的感知比較模糊,只能注意到一些零碎的部分,無法整體觀察和感知。比如,進行有余數除法豎式計算,寫算式結果時,只看到商,忘記抄寫余數;

2.記憶問題。中低年級學生的記憶還處在發展階段,尤其對于數學計算,出現短時的遺忘。比如進行100內加減法的豎式時,在進位退位問題上,忘記加1和減1,從而導致錯誤的計算。

當然,除了以上因素還有其他非智力因素,如學習態度和習慣等問題,具體問題還要具體分析。

(一)口算不熟,筆算不準。對于小學生的計算,重點是20以內的加法和表內乘除法,這些也是分數四則運算與小數四則運算的基礎,掌握不熟,筆算也會失去正確率的保障。

(二)概念不清、算理不明。數學知識是建立在一系列數學概念的基礎上,如果概念不清,就無法依照法則、定律、性質、公式等數學知識進行正確的計算;算法主要是概況與分析數學概、性質以及定律后形成的一種指導學生計算的基本算理,是計算的基礎。如果忽視算理算法,學生就會盲目計算,就不能理解不通算式之間的內在聯系和潛在邏輯[1]。所以,低年級需要重視算法,算理可以不強調,掌握算法得出正確結果,中年級開始,算法和算理同樣重要,理解算理,才能熟練算法,計算時進行舉一反三。

(三)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家長如果在孩子學習的最初階段沒有意識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話,當孩子一有問題時,就幫孩子讀題,解題,導致很多學生練習依賴家長,平常的作業,老師可能發現不出來什么學習問題,而一旦考試,就暴露出,學生不會讀題,不理解題目,這種問題到了二年級后就會越來越嚴重,學生無法形成自己的計算能力和閱讀審題以及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針對筆算存在的一些問題,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提高學生筆算計算能力:

(一)加強口算能力的培養。

1.老師可以在一些零碎的時間,(比如早讀,課前幾分鐘)進行一個聽算練習;2.午讀時間(20分鐘),口算筆算;3.讀題,練習課上,多給學生讀題的機會,或者讓學生自己說說是怎么想的。

弄清算理,掌握算法。小學數學計算的特點基本上是從動手操作開始,教材中往往從擺小棒開始,然后結合算理,給出豎式計算?!督處熡脮分兄赋?,“筆算是直觀的算理,抽象的算法,學生在操作體驗中,應建立分的過程(操作表征)、口算的過程、豎式的書寫過程(符號表征)以及語言表達過程(語義表征)間的一一對應關系,使學生在理解的同時,進一步理解算理,降低學習難度,此種方法特別適合于中等及中等以下學生的學習。

(二)及時批改,及時反饋。作業的批改時檢查學生對于知識掌握最好的檢驗方式。老師批改作業時,遇到錯的比較嚴重的問題,最好能在當天或第二天課堂上進行糾正和評講,個別學生的錯誤,要進行輔導,及時指出問題并給予鼓勵。

(三)關注學困生。學困生最大的問題就是對計算的不明確和不熟練。因此,在對待有計算困難的學生,可以額外制定一份計劃:每天進行一些口算和筆算的練習,進行強化練習,熟能生巧,計算多了,也能提高學生的數感(乘除法)和計算能力。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計算習慣。良好習慣的培養有賴于家庭培養和學校老師的教育,尤其在低年級階段很重要,老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培養:(1)培養認真審題的習慣;(2)培養認真演算、檢驗的習慣;(3)養成及時訂正的習慣。這些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有效地改正抄錯題的情況。

總而言之,計算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計算教學也是一個反復持之以恒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有計劃、有目的、有實施的長期堅持練習,教師也要有耐心,既要堅持統一方法和要求,也要重視補差補缺,答疑輔導,因材施教,做到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

猜你喜歡
讀題筆算豎式
心愛的讀題貓
由“知識本位”到“能力習得”——“兩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不進位)”教學實踐與思考
豎式趣題
“除數是整十數的筆算除法”的教學實踐與反思
從“法”到“理”悟本質——三位數乘兩位數的筆算的實踐與思考
小學低段數學讀題能力的培養
豎式填數
口算 筆算 估算
小學生數學讀題漏詞現象分析
“讀題時代”報紙新聞標題的語言特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