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庭教育與幼兒心理問題

2019-11-26 23:59黃莉漫輔導老師弓云峰
兒童大世界 2019年5期
關鍵詞:祖父母單親家庭心理健康

黃莉漫 輔導老師:弓云峰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廣東 茂名 525011)

一、何為幼兒的心理健康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健康不僅是身體上沒有缺陷和疾病,還要有完整的心理、心理狀態和社會適應能力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質。心理健康是指身體、智能以及情感能夠和諧發展。在今天,心理健康已成為健康的一個不可缺失部分,受到越來越多人們的廣泛關注。家長應該仔細注意觀察幼兒的心理發展問題,而不僅僅只局限于幼兒的衣食方面。心理健康是指個體在各種環境中都能保持一種穩定的,良好的,積極的的心理效能狀態,在這種狀態下,身體能作良好的適應,使其更好地發揮身體和大腦的潛能,學習能力更加有秀。

二、評價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

(一)情緒的持續性和穩定性

不無緣由的發怒,哭叫,不無理取鬧,不會突然暴躁,不摔打身邊的物品。

(二)有好奇心

喜歡問問題并求索答案;說話與行為上與他人無異,能夠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

(三)對自尊和自信有一定了解

對稱贊感到開心,對批評、指責感到難過,希望受人歡迎;不過分畏懼、膽怯。

(四)能夠與同齡伙伴較好的相處

幼兒在與同伴的相處中,既不會過分霸道,比如經常打架霸凌小朋友,但又不能習慣性扮演被霸凌的角色,同時幼兒與其同齡人的交往應正常,不能總是獨自一個人。

三、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目前中國很多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有:

①溺愛,什么事都不讓孩子去做,這使孩子沒有了正常的、樂觀的、有主見的個性,把孩子變成沒有自主性的、懦弱的兒童。

②干涉型,就是按照自己的思想控制小孩,把自身的想法硬強加到孩子身上,要求孩子必須按照自己的要求去走。

③嚴厲型 就是對孩子異常的嚴格,經常要求孩子完成過分的工作,或者對孩子進行訓斥,打罵。

(一)祖父母撫養的幼兒心理健康

當今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幼兒的父母沒有什么空閑時間,就把幼兒完全交給幼兒的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隔代撫養有許多弊端,:1.父母與孩子不能見面,親子關系變壞2.祖父母更容易溺愛孩。3.:祖輩的教育方法和教學理念并不能與時俱進。大數據表明,祖父母撫養的幼兒比較霸道,任性,遇到問題比較沒有主見。

這類幼兒的做事方法與其他幼兒不同,可能比較強勢,也可能比較懦弱。比較懦弱的孩子我們應該多于關注,這類孩子比較不自信,需要我們多多鼓勵!相比于懦弱的孩子,強勢的一般都是被寵溺的,在他們與別的幼兒發生沖突的時候,我們應該及時制止,對其進行教導,幼兒屬于順從期,對成年人的教導是相對服從的。

在教育中,幼兒的祖父母也應該明白,不能過分溺愛幼孩子。多讓孩子和其父母接觸,能讓幼兒心理更健康發展。

(二)過于嚴厲教育下幼兒的心理健康

早幾年有一位“狼爸”蕭百佑備受大家關注。蕭百佑有四個孩子,在他的體罰教育下有三個上了北大,但是,上了北大就能代表心理健康嗎?其實不然。智力水平不是衡量心理健康的標準。作為父母,是具有教養孩子的權利,但是并不意味著你可以隨意體罰孩子,法律法規不允許,作為家長更不應該責打自己的小孩,這會使孩子內心對家長不再依戀,更甚者伴隨著恐懼。

(三)單親家庭幼兒的心理健康。

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因著改革開放,人們對離婚越來越接受,故而出現了很多因父母離異的單親孩子,這些家庭中的孩子通常表現的孤僻、憤怒、自卑、缺乏安全感,作為單親家庭的孩子通常缺少對他人的信任,害怕親近,害怕失去,對得失會變得異常敏感。

0到6歲的幼兒,與父母共同活動對幼兒的心理健康異常重要。在此時期,幼兒能與父母形成安全的依戀關系,為兒童以后的心理發展打下基礎。在離異家庭中,幼兒是缺乏某父母一方的關愛,但是有的單親家庭的孩子有些更堅強。這不是按照是否單親而決定的,更多的是孩子所感受到的愛是否有缺失。

對于單親家庭的幼兒,我們在教學教育中應該給予更多的關愛,日常生活中,對于這一類孩子要有更多的耐心,教育比較敏感的兒童,批評教育的時候要溫柔耐心,不能出現羞辱性的語言,否則會很大程度上傷害該兒童的心靈,并且影響師生間的感情。

總之,家庭教育對幼兒心理產生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良好的家庭教育能為幼兒今后發展打下良好基礎與此同時,人在兒童時期所產生的心理知覺通常會影響其一生,所以家人向兒童傳遞的情感,個性,價值取向及心理品德等,會是幼兒樹立自我觀念的一大關鍵。

猜你喜歡
祖父母單親家庭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我的祖父母
基于需要層次理論的職業學校單親家庭學生教育研究
新加坡禁止家長每天將孩子送到祖父母家
樂于助人的人更長壽
單親家庭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與實踐
單親家庭幼兒在幼兒園學習過程中的個性表現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