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教育與幼兒語言教育

2019-11-26 23:59
兒童大世界 2019年5期
關鍵詞:博物態度事物

王 淼

(北京市朝陽區福怡苑幼兒園,北京 100024)

語言的藝術魅力在于完美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能力具體指用詞準確,語意明白,結構妥貼,語句簡潔,文理貫通,語言平易,合乎規范,能把客觀概念表述得清晰、準確、連貫、得體,沒有語病,得體、清晰、連貫;概括、簡潔、精煉;準確、貼切、犀利;生動、含蓄、明快;觀點鮮明、是非清晰、褒貶明確。幼兒的語言魅力的習得也是很有考究的,他對語言環境的適應以及從特定環境中語言的發展。接下來淺談一下在博物館教育中對幼兒的語言發展。

首先博物教育不只局限在博物館中,而要把“博物館”的外延從固定的場館擴展到更廣闊的時空里,讓幼兒感受到記錄、收藏、愛護無處不在,感知生命的多姿多彩、世界的博大,更讓幼兒體會到“從有限到無限”的博物精神。

所以在幼兒的博物教育中大概理解成三方面:博物意識、博雅情趣、博愛情懷。

博物意識是指幼兒在不斷感受和體驗世界的過程中,有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在豐富的感性經驗基礎上,通過觀察、分類、比較、交流與分享等方式,進行多種探究和學習,最終成為一個具有收藏興趣和探究欲望的人。

博雅情趣是指在與大自然、社會生活不斷接觸的過程中,讓幼兒親近自然、喜歡探究,分享周圍新奇、有趣的事物,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積累有益的學習經驗,培養幼兒主動收藏的興趣與愛好,豐富幼兒的感性經驗和審美情趣。

博愛情懷是指幼兒在大自然和社會中萌發對美的感受和體驗,喜歡自然界與生活中的事物,感知自然與入的關系,從而熱愛、尊重、保護自然。

博物教育對幼兒語言發展的益處:

一、博物教育中的新鮮事物的刺激能夠映射幼兒當下發出的語言可以映射出認知、態度

幼兒的認知是指通過幼兒以他已有的社會認識形成的心理活動(如形成概念、知覺、判斷或想象)從而獲取更多知識、信息。

幼兒在接受新鮮事物時會本能的將他已有的原有經驗相結合,從自己的思考方式中獲得新的認知,那么在博物教育中,帶給幼兒的那種新鮮的刺激會讓幼兒有一定的反應,從而表現出來一種態度,也就是對待當下獲取信息的一種看法和認識。這種態度可以映射出他在某個時刻的某種觀點和看法,在自身道德觀和價值觀基礎上對事物的評價和行為傾向。

當在博物教育中捕捉到了這個教育關鍵點的時候,會發現更深刻的了解幼兒的認知程度以及對世界的認識態度。語言的發展與認知發展相互支撐,像皮亞杰說的“語言具有雙重意義,它既是一種凝縮的符號,又是一種社會的調節。語言在這種雙重意義中便成為思維精密發展不可缺乏的因素”同樣教師和幼兒的語言態度也很關鍵。語言態度是指人們對語言的看法和所采取的行動.這種看法和行動有可能是積極的也有可能是消極的:“幼兒語言態度”是指包括幼兒對自身和對他人兩個方面的語言態度。每個孩子的語言態度都具有一定的傾向性——或是積極的或是消極的,這種傾向反應出幼兒的某種特定情形下的心境,這種心境及傾向性必然對幼兒的語言態度、語言能力和語言面貌起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積極的語言態度是指幼兒通過觀察外界事物,感受外界事物產生的大腦印象并且通過自己的語言表達出來。如果他的語言生動有趣、具有發展性、富于想象力,那么這反射出當下他所切身感受的情景是積極地。

消極的語言態度主要指消極、對新事物的怠慢、信心的缺失的語言等。

無論是積極的語言態度還是消極的語言態度都會從不同程度上反射出教師在博物教育中的一些理解。那么在博物教育下的語言教育也尤為重要。語言教育的定義是:泛指任何語言的教導行為與學習行為。其內容涵蓋文字形態、語音、語匯、語法、聽解、會話、閱讀與寫作等。那么教師在反饋幼兒時候所用的語言態度也極為重要:

(一)博物教育中積極的語言態度愉快的表達。愉快的表達另幼兒對新事物的接受和深入了解就更有探索性。

(二)鼓勵的語言態度支持幼兒進行博物收藏,收藏是博物教育最先發起的活動。在幼兒完成博物任務時要及時鼓勵,加上親切的動作,對幼兒來說是極大的鼓舞。

(三)教師啟發、探究式的語言。能夠使幼兒積極地思考,極大促進了師幼互動,也更深入了解幼兒。

(四)人性化的語言態度。適合的語言態度能使幼兒在他發展水平以及情感需要的同時給予正確的引導。同樣如何更好的辨析幼兒的語言態度,在博物教育中也是一個重點。從而更好的去因材施教,所以說博物教育中的新鮮事物的刺激能夠映射幼兒當下發出的語言可以映射出認知、態度。

二、博物教育在探究中認識周圍事物和現象豐富孩子思維,提高語言詞匯量的積攢

語言的發展需要詞匯量的積累,經常會有人說:哎?這么小的孩子說了大人話!很多時候他是說出了不匹配本年齡段的詞匯,詞匯量多了自然語言就豐富了,語言的學問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多讀、多看、多寫,詞不離句,句不離篇,功到自然成??墒怯變旱恼Z言發展還基本到多讀、多看的階段。

博物館的不再是青少年的瀏覽人群為主,它的受眾人群年齡越來越小,幼兒在增長世面的同時,在激發他們的語言模塊不斷跳躍。因此,博物館也被賦予了對幼兒語言教育的新功能。博物館在努力創辦特色服務的同時,應該將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幼兒教育文化傳播中,利用一些形式活潑多樣的活動,激發幼兒對新鮮事物的敏感度。從而使博物館教育變得更深刻,更有意義。豐富展品、精致的陳列方式、富有游戲性的學習互動體驗,都可以激發幼兒在語言中的詞匯量的迅速增加。

三、博物教育梳理幼兒語言的口頭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語言學習與發展目標中,口頭語言表達為主體,有了一定前書寫、前閱讀能力,那么語言的口頭表達幼兒重要。博物館教育中,博物館通過感知、聽覺、觸覺等一系列的豐富刺激,可以激發幼兒在表達能力的提升。幼兒在參與新鮮事物之后會愿意將自己新奇的事物講給他人傾聽同樣也鍛煉的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平等態度的博物館教育,使幼兒在參觀中沒有任務意識,沒有壓力,在游戲游玩中獲得知識及語言儲備。在一種積極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它更像是個性化自主學習習得經驗,每個小朋友在參觀完一次博物館后,所習得的經驗和語言積累一定是不一樣的。同時陪伴人的語言也尤為重要。教師對幼兒的鼓勵能夠使幼兒更加自信地與教師互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鼓勵不能泛化,應該根據每個幼兒不同的表現予以個性化的鼓勵,這也是引導幼兒進一步思考的一種方式,而不應只用一個“真棒”來敷衍幼兒。同時教師所設置的問題緊扣活動目標、并具有一定的發散性時,教師的問題能夠引發幼兒積極的思考,積極回答問題。當教師所設置的問題與博物館的環境相適宜時,學習興趣將大大提升。有利于幼兒創造性的培養。因此可以看出,教師在博物館教育活動中是否采用啟發式的語言策略對幼兒的影響是顯著的。當教師使用啟發式的語言策略向幼兒提問時,幼兒能夠主動思考,并且思路廣泛,積極性高。因此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應多采用啟發式的語言策略,并且要注意教師所設置的問題要與活動目標相符合。

通過觀察可知,教師的在教學中采用的語言策略也會引起幼兒相應的反饋,進而產生對語言活動效果的影響。相比于教師在博物館教育中的語言技能,語言策略更多地反映了教師的教育觀念,觀念是在長久的教育實踐中逐漸形成的,這就說明教師在教學中所采用的語言策略會潛移默化的影響幼兒,這些影響非一次活動就能體現,但卻能對幼兒產生十分深遠的影響。

四、博物教育提高幼兒創造性語言藝術表達能力與語言邏輯方式

在語言的藝術性上,幼兒從參觀博物館中會習得很多富有藝術性的、邏輯性語言,比如博物最常見的分類、時間軸等,都能讓幼兒更直觀的理解體會事物本身,從而鍛煉了語言的邏輯性。幼兒會表現出對博物館的興趣濃厚,去了一次還想去,去了這個還想去那個。很多博物館之旅連接起來更是相同相融的。

觀覽過程其實就是一種開拓視野、擁抱文化生活的方式,通過這種方式,能夠使幼兒更清晰。更直觀的聲情并茂、圖文共現,并且以一種獨特的形式展示的客觀實物,在觀看之后,往往會產生一種發自內心的對人類文明、民族歷史積淀的崇拜感和自豪感,趣味性和故事性。為語言藝術性的表達基點。

教師在博物館中的語言藝術性對幼兒學習的積極性的提高是有幫助的,有了積極性,習得的效果自然就好。與此同時豐富了幼兒的語言邏輯,也能夠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語言習慣。因此教師的博物館教育中的語言應附有美感和感染力。

如果將博物館教育成為一種習慣,在生活中引導幼兒積累一個事物的由來、途徑、代號、方式、目的等信息的話,五年、十年久而久之不斷擴充、分類、整理,也許他就是下一個博物學家!

博物意識、博雅情趣、博愛情懷。博物館教育是將一種生機勃勃的動力注入到每幼兒的心中,如果將它變成一種生活方式,那么將對幼兒一生的發展有著深刻的意義的!

猜你喜歡
博物態度事物
美好的事物
態度
別人對你的態度,都是你允許的
夏天好煩 懶也能穿出態度
奇妙事物用心看
態度決定一切
Forbidden Money
安吉博物志最美不過長知識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春天來啦(2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