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率市場化下農村信用社績效和成本管理探析

2019-11-29 11:15
時代經貿 2019年3期
關鍵詞:信用社社員市場化

王 國

國家在發展并壯大,農村信用社因農而生,伴農成長,由小到大,由弱變強,在新中國的各個歷史時期,為農民增收、農業增產、農村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正逐步成為農村金融體系的核心。利率市場化現象隨我國人民幣匯率體系不斷完善而明顯,給農村信用社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在發展的過程中,農村信用社對風險的評估能力較弱,業務結構較為簡單,成本管理方式落后,因此加強農村信用社績效與成本管理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一、績效和成本管理對農村信用社的意義

利率市場化指的是市場決定我國資金的價格,有關金融機構根據已有的資金價格,調整機構內部的組織結構和有關決策,確保能夠及時地適應市場。市場競爭日趨激烈,農村信用社與其他金融機構相比有較為嚴重的核心競爭力不強的特點??冃Ш统杀竟芾砟軌蛱岣哔Y金的利用效率,提高金融的創新能力,避免農村信用社因統籌兼顧不當而導致的虧損增多現象,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不良貸款與資金利用不當等行為,降低短板效應,最終使得農村信用社在利率市場化的條件下走得更穩。不僅如此,完善績效與成本管理制度可以在農村信用社內形成一種良好的機制體系,社員根據準確的經營理念發展,形成一種具有團隊效應的農村金融機構。以短期角度分析績效與成本管理,農村信用社可在此基礎上實現多元化經營模式;而從長期發展角度看待績效與成本管理,農村信用社能夠很好地挖掘市場潛力,實現發展的穩定性與持久性。

二、利率市場化下農村信用社績效和成本管理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合理的績效和成本管理體系

合理的績效與成本管理體系是農村信用社展開金融服務的前提,然而現如今很多農村信用社缺乏規范的績效考評機制與成本管理制度,江西省農村信用社就是一個很典型的案例。這個農村信用合作社沒有以我國相關部門號召的“三位一體”績效考評模式為依據,而是簡單地沿用上一任信用社社員制定出來的績效考評方式,因此在實際的績效考評中,眾多社員感受到考評機制的不合理,績效無法正常反饋出信用社當前的財務及其相關業務的管理情況。不僅如此,物聯網+與信息化技術也沒能引入信用社,績效考評準確性與時效性功能大大降低,指標不合理、技術不達標是江西農村信用社績效管理失敗的重要原因。而成本管理不足體現在信用社內部沒有構成一個規范的管理體系,主體中心較為薄弱,所以在市場競爭越發激烈、利率市場化范圍越發擴大的當代中國,江西農村信用社的發展速度弱于其他省份。

(二)缺乏必要的風險預判能力

利率市場化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農村信用社需要根據市場的變化來調整相應的組織結構。隨著農村信用社參與的市場金融不斷增多,網絡化銀行的逐步滲透,信用社受到的局限性作用越發明顯。因為農村信用社的法人制度尚未完善,風險預判能力也因此凸顯。例如現如今很多農村信用社都存在嚴重的貸款行為,為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生存下來,農村信用社有關負責人回想選擇提高貸款率的方式來提高經濟效益,以貸款率差額所增多的利潤填補市場利率變動而帶來的損失。這種行為動機較為明確,但卻在無形中增加了農村信用社的風險。風險主要來源于貸款需求,持續調整利率使得合格貸款的比例嚴重失調,因此降低了貸款的質量,隨著時間的推移作用,額外損失金額容易增多。

(三)資金約束力不足及社員綜合素質不高

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在不斷推進,農村金融機構數量在增多、質量在提高,資金約束力不足會導致許多不良影響。例如我國云南某農村信用社的利潤主要來自于利息差,業務范圍較窄結構規模單一,資金不能在此前提下發揮出它全部經濟效益。甚至因為農村信用社的存貸問題,這個農村信用社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不僅沒能吸引新用戶,老用戶也大量流失。資金成本管理方式缺乏新意,信用社隨利率市場化推進而逐步喪失資金效益。不僅如此,部分農村信用社社員缺乏必要的專業知識,對績效與成本管理的意義理解不深,目光較為短淺,因此在工作過程中難以選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問題,使得資金約束效應進一步降低。

三、利率市場化下農村信用社績效和成本管理存在問題的解決策略

(一)建立健全績效和成本管理體系

針對績效考評不足與成本管理不當的現象,農村信用社可以從兩個方面分別完善信用社金融機構,以江西省農村信用社為例。這個信用社現如今已經改變原有的單一績效考評方式,而是將考核要點與信用社的經營及審計相結合,積極響應“三位一體”的評價方式,評價的指標與結果與信用社本質上的經濟相掛鉤。不僅如此,江西省農村信用社充分意識到信息技術的重要性,借助互聯網平臺的優勢來幫助完成績效考評工作,將審計相關評價落到實處,確保一年一度的績效考評結果的合理有效性。除此之外,農村信用社改進管理模式,將成本管理全面化,即成本管理內容覆蓋薪酬管理、差異性管理。管理體系在制定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市場經濟的發展,充分發揮靈活性的特點,以責任為職責重心,結合制度流程發展成具有強化成本并約束成本的管理體系。

(二)加強風險控制機制的建設

加強風險控制機制的措施有很多,農村信用社可以從很多個角度完善風險控制極致。例如現如今很多農村信用社選擇建立健全監管機制的措施來合理規避風險,信用社先劃分出監管部門,該部門獨立于財務部門而存在。監管部門實時監察信用社發展狀況與市場變動情況,并借助這種措施提前發現市場變化趨勢,以此來給信用社爭取更多的改革時間,達到降低風險的目的。除此之外,完善資金定價體系也是規避風險的主要措施,信用社工作人員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幫助下對內部網點及部門發展分析、成本核算,以更加精準的數據作為決策的依據。在此之后,農村信用社可以成功建設一個動態監察機制,達到實時監控風險的目的。加強風險控制建設是現如今農村信用社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農村信用社應當時刻跟隨國家發展的腳步,對基準利潤分析定價,重視風險預判,仔細辨別可能發生的風險問題,進而有針對性地做出應對措施,保證信用社的穩步發展速度。

(三)提高資金約束與社員的綜合素質

加強資金約束力的措施有很多,農村信用社首先要以合理有效的制度為依據,切忌生搬硬造,因為制度好與壞取決于適合與否。就提高資金約束力以鞏固績效和成本管理角度,農村信用社可以采取增強權力約束的具體措施,農村信用社在具有完整的財務機構前提下,發揮社員的主觀能動性來充分發揮工作效益。與此同時,相關負責人應當科學規范管理流程,確保事前預算,事中管理,事后監督的工作得到落實,全面完整地管理績效與成本,保證所有支出盡可能科學合理、令人信服。除此之外,信用社可以號召社員學習相關知識,自上而下形成一種不斷學習的風氣,內部人員充分意識到績效和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工作中才能更加重視利率市場化。

(四)強化內部收益管理

降低成本費用率和提高利潤率是強化內部收益管理的重點。首先,應按照市場化原則科學確定向客戶提供的服務及金融產品的價格,執行統一規定,合理定價。其次,經營上必須力求把資金成本控制在低于或等于市場利率的水平,努力推行低資金成本的經營策略。再次,合理控制費用,科學編制預算,統籌收入支出,該花的費用一分不能少,不該花的費用嚴格控制好。對于利率市場化給農村信用社的經營造成的影響要引起決策管理層的重視,早籌謀、早介入、防風險、抓機遇,深刻認識健全完善的績效與成本管理體系對增強行業競爭實力、促進行業穩定健康發展、規避利率風險的重要意義。

四、結束語

農村信用社績效與成本管理要隨著利率市場化的推進而不斷完善,要根據市場的變化情況與信用社內部組織框架的改變而不斷調整,最后形成一個具有風險規避、成本約束力的現代化農村信用社,為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美麗鄉村建設做出貢獻。因此,農村信用社必須健全完善的績效與成本管理體系,借此來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猜你喜歡
信用社社員市場化
工程造價市場化改革下定額的再認識與建議
讓文學激揚青春
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 推進資本賬戶開放
人民公社女社員
“營改增”視角下的農村信用社管理發展
歌劇藝術市場化運作的可行性研究
以市場化改革做強做優做大“全民財富”——國企改革頂層設計回應六大關切
新時期創新信用社經濟管理的方法與手段探索
Comparison of plasma microRNA-1 and cardiac troponin T in early diagnosi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農村信用社改革中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